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话台湾影视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话台湾影视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您与国内同行的交流合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两岸交流的情况是怎样的?当时的合作契机是什么?合作方式是怎样的?

记得是2002年,我公司是美国BandPro公司中国区的商,当时北京电影学院给我写信,想要购买蔡司的高清镜头,问我感不感兴趣,我当时觉得这个市场前景很好,就开始了国内市场的开拓工作。那个时候,两岸交流已经很频繁了,第一批从台湾到国内来从事拍摄影片工作的大约是在1987年,到了2002年,两岸的影视方面的交流至少也有15年的时间了,像上海,广州几个大城市都有很多台湾人,在北京,当时有份数据显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北京的台湾人大概有6万。

您的公司主要针对哪些客户群?

我们现在主要是为片场提供设备器材。和国内很多公司不同,我们的产品都是独家的,而且没有同类型的产品,所以在我们的产品之间竞争性很小。另外现在我们80%的客户都是拍胶片的人,但是拍胶片工序繁琐,成本又贵,所以我们也会随市场的变化来调整产品客户群。每年我们都至少参加两个展会,像NAB、IBC,每年都参展BIRTV,从展会中了解这个行业未来的脉动趋势。根据未来影像制作IT化的大趋势,我们会更倾向于数字摄像机相关方面产品的推广。

大陆的设备器材在台湾是否有市场,公司目前有这项业务么?

公司有这项业务,其实我们早在2002年的时候就开始在台湾销售大陆的电池等设备了。因为大陆生产的电池质量非常好,价格却比国外产品低,也就是所谓的性价比好,国外的电池价格要比国内高出至少2倍,根本卖不动,所以在国内现在除了和摄像机困绑销售的原装电池,其它国外品牌的电池很少见,而电池这一现象相信会扩展到其它影视器材设备,所以中国的影视器材设备在未来的十年内肯定会占据国内以及国际市场一个相当高的份额,只是需要给它一定的时间,相信它在质量和市场方面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您所了解的现在两岸影视文化交流现状,整体环境是怎样的?

现在两岸交流日益频繁,许多国内的广告影片都邀请台湾人来参与做导演或是摄影师,也有越来越多的台湾演员到国内发展甚至扎根在这边了;另一方面,台湾也越来越开放,今年7月两岸周末包机启程,两岸直航又有了新的突破,就我个人来说,今年7、8月这两个月内我已经往返台湾3次了,两岸交流通道越来越通畅,相信两岸的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

对于台湾电影萎缩的现状您是怎样看待的?

其实台湾还是有很多国际知名度很高的导演的,像李安,侯孝贤,蔡明亮,当然像李安,他代表的已经不止是台湾导演,而是华人导演。不过现在即使这些知名导演也面临同一个困境就是:电影只能在商业片和艺术片的夹缝中求生存,一部片子商业化不强则很难生存,因为艺术性太强的电影大部分的观众看不懂,看不懂当然就卖不了座,电影谋求发展只能依靠商业化,拍电影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上了院线不卖座就没利润,没有利润电影就拍不下去,而现在成本少又卖座的片子太少了,能做到像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这部片子一样的,以很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票房纪录,这样的片子太少了。

近几年,许多大陆电影及电视剧走向台湾并热播,像《大宅门》、《康熙王朝》、《还珠格格》等,您是怎样看待这个现象的?您觉得两岸影视双向交流前景如何?

两岸影视方面的双向交流主要基于一个互补性,首先从拍摄场景来说,台湾具有很大局限性,因为台湾地方小,像《康熙王朝》,拍摄故宫的场景是台湾导演明显做不到的,不实际;其次人员方面,国内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大场景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群众演员,这方面国内很具有优势:另外在市场和资金方面,国内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台湾拍一集电视剧大概只有20~30万的制作费,而国内可以达到70~80万,这是资金方面的差距;另外还有像国内的导演,他们所受的教育及文化熏陶使他在历史人文等方面更具有深厚度,当然这跟成长过程及生活环境有绝对的关联。《康熙王朝》这几部片子都是历史题材的,所以就这几方面来说,台湾没法跟国内比。正是由于这些局限性,所以台湾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会很少,而时尚偶像剧和娱乐节目会很火。而台湾有的是什么呢?是优秀的制作人才,丰富的制作经验,所以国内制作的片子会邀请台湾人来参与,许多台湾演员到国内拍电影,拍电视剧。所以两岸影视方面的交流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对于两岸电影走向国际您是如何看待的?

国家应该大力扶持中国电影电视投入到国际市场,电影电视是一种文化输出。像美国好莱坞大片进军中国市场,就会将美国人的说话方式,思想观念等无形的植入到中国观众的脑子里,尤其是年轻人,再有像韩国政府为什么大力支持影视产业的发展,现在有许多哈韩,哈日族就是他们成功的例证。而中国的电影在国际上还是有广大的市场的,因为外国有很多人迷恋中国的文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两岸同行的交流会有什么样的困难,如何进行磨合?刚开始来大陆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不习惯,因为国内那时候还是相对保守,而台湾与大陆本身在思维上就有一些差异,比如国内人说话比较含蓄,而我们就比较直接,当然这些是可以克服的,时间长了就互相了解,彼此习惯了,因为本身我们同为中国人,有着同样的历史,同样的文化,所以在交流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在如何更好的促进两岸影视交流合作的问题上,您个人有什么样的想法或建议?

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是大势所趋,是水到渠成的事,我个人认为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