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基德电影主题探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基德电影主题探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韩国导演金基德电影主题总是以关注少数边缘人的生活状态而著称,并通过暴力或性等极端方式来表现他对人性或社会问题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而这类主题和表达方式的出现,必有其深刻且复杂的原因。

[关键词] 金基德 电影主题 原因

韩国导演金基德从他的第一部影片《鳄鱼》开始。其描绘的故事情节就一直围绕着、囚犯或不为世俗所理解的边缘人物展开,所要表达的主题或是对人性深层次的探究及人望本源的挖掘(如《雏妓》、《漂流欲室》、《坏小子》),或是对社会历史问题的深情关怀及沉痛反思(如《海岸线》、《收件人不明》、《撒玛利亚女孩儿》、《时间》)。或是对现代家庭伦理的自省以及对美好感情的追寻(如《空房间》、《呼吸》),亦或是在追求为人望挣脱牢笼而进行的一种宗教救赎(如《春夏秋冬又一春》)。

由此不难发现,金基德很擅长由、囚犯等卑微的人或妓院、监狱等下贱的地方中去寻找某种高贵甚至值得人崇尚的情感。他更喜欢用暴力或性等不为道德伦理所接受的方式进行一种极端的解读与探讨,此类故事主题的选择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虽然存在着争议,但纵观韩国社会历史及金基德本人的经历,亦有其存在的必然原因。

韩国已故总统朴正熙在《我们国家的道路》中曾说:“如果我们的历史是一部受难和外国入侵的历史,那么这是由朝鲜的地缘政治环境造成的”。“这个被称为‘亚洲巴尔干半岛’的国家,多少年来都在遭受侵略和蹂躏的屈辱中挣扎。”尤其近代以来在结束了日本对其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后,又在东西方冷战的大背景下,面对美国苏联的强力控制,陷入了祖国分裂的痛苦之中。金基德曾在他的影片《海岸线》的开头铺垫了这样一层字幕:“朝鲜半岛是地球上唯一分裂的国家,朝鲜战争之后南韩在海岸线用金属网环绕着以此抵御攻击,即使现在。无论谁在日落之后进入海岸线,都会被当作间谍处以死刑”。“分裂”对于朝鲜半岛上的每个韩国人而言是一个隐忍至痛的名词。众所周知,韩国是一个拥有着自立自强、坚忍不拔民族品质的国家,而金基德“唯一分裂”一词足以表达其渴望统一、渴望独立存在却不能的无奈,这也是其整个民族的矛盾所在,难怪包括金基德在内的很多韩国导演都会以此为主题展开叙事。

“在面积仅有22万平方公里的朝鲜半岛上,朝韩双方部署了175万正规部队,其中70%部署在军事分界线两侧的前沿阵地上,再加上3.7万驻韩美军,朝鲜半岛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集中也最为密集的地区。”、韩国特殊的地缘使其国民一直处于一科紧张的参战状态。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暴力是一种纯生物渴求安息的要求,是想摆脱‘有机体’生存痛苦的一种本能,以期皈依原始无机体的纯粹的永恒、毫无紧张的状态中……”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金基德本人以及他赋予其作品中的人物甚至整个大韩民族内在所具有的某种暴力倾向。有人曾评论韩国“是一个情绪化的民族,朝鲜人会失去理智般地狂怒,甚至不要命。将生命置之度外的状态,使其摇身一变为青面獠牙的动物,口中飞沫四溅。脸变得像野兽一般”。追其根源,他们只不过在追求得以永恒独立生存的松弛状态,当这种生存状态受到威胁之时则很容易通过暴力方式发泄或寻求一种新的平衡。

金基德拍摄《海岸线》、《收件人不明》等影片的宏观角度与其民族情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其影片中对于韩国当代社会敏感问题的探讨,对于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物的关注,对于人望本源的挖掘则与其本人的性格和经历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金基德1960年12月20日出生于韩国庆北奉化,因家境贫困15岁辍学走进工厂,20岁应征入伍。1990年前往法国深造了两年的美术后归国,此前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处于“距离文化生活遥远”的状态,并且接触的大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此种出身的背景使其自然而然地关注与他相同命运的人和事,意识到被世人认为身处卑微地位的他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渴求和希望,却由于偏见的势力使得这种希望变成了奢望而被隐匿或剥夺。金基德在创作《弓》这部影片的意图时就曾指出:“每个人都有不能实现的渴求和希望,通常大家都会把这些愿望藏起来。而我想表现的是,这些隐藏的愿望有多卑鄙、高贵、悲伤和美好。所以用一个不能被人控制的少女来讲述老人的渴望。”

此外,欧洲求学的经历对金基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使其转向对于人性深层次挖掘的理性思考与关注,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承:《漂流欲室》中哑女用电触击鱼以转嫁自己痛苦的情节,正是他小时候发泄情绪的一种表现,只是他影片中对于这一情节的处理已转变成一种理性的思考――“那些能够代替我所受痛苦、烦恼的东西是什么?难道就是对更弱小东西的攻击性?”答案在他的影片中不言而喻。与此同时。欧洲文化的熏陶也使这位天才导演的创作敏感度得到了提升。韩国文化从表面看来似乎是实现了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在、现代与后现代的彼此融合。“而事实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和矛盾一直从未消失”。金基德敏锐地感触并拍摄了《撒玛利亚女孩儿》、《时间》等多部影片,对这种文化意识的;中突进行了某一方面的探讨与批判。

金基德的电影主题始终保持着深刻、丰富、内敛的韩国魅力,而这些作品的背后是一个民族在统一遥遥无期地等待中所显示的沉静却又焦虑,决绝而不失优雅,温和但更刚烈的矛盾心结。作为个人,金基德有着既同于更甚于民族情结的内心纠葛,事实上,对于人性自身的探寻一直是一个无休止的课题,这也许是金基德最喜欢阅读《圣经》的原因,由他的作品《春夏秋冬又一春》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意图通过宗教来救赎灵魂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被期予在导演所留有的“空白地”中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警醒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