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验,让品德教学成为学生道德生活的过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验,让品德教学成为学生道德生活的过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思想品德学科应落实创新教育,着眼于打破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状态,重视“活动教学”、“体验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主动思索为特征。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发展学生的道德智慧,达到以动智促德、动情促德的完美结合。那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该如何发挥体验的独特功能呢?现就浅谈一下本人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道德情感。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特定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热情,让学生在设身处地、推己为人的主体体验中实现认知内容和个人价值标准的共鸣,加速对道德观念的认同。如在教学《同学之间》时,我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了几个学生课间生活的场景,如让同学表演课间几个男同学围在一起给班里的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的场景;两个同学在课间因一点小摩擦争吵起来的场景……这些场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现搬到课堂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淀评判学生做法的对与错,从而让学生看清给同学起侮辱性的绰号给同学带来的伤害,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宽容大度。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学生很轻松的明白了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重要原则。

二、鼓励学生积极到生活中体验,获得道德情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担负着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标准的基本线索就是回归生活。这一核心理念不仅体现在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更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品德教育观,在品德教育方面坚持生活德育的理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将品德与生活、道德学习与生活学习有机地统一起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儿童。以往的品德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在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所以品德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如在教学《生活不能没有他们》时,让学生说出生活中有哪些普通劳动者,这些劳动者为我们生活做出了哪些贡献?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交流学习,学生认识到身边的劳动者的重要,生活中离不开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懂得了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课后让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和父母一起走出家门去体验劳动的光荣,让他们更加了解劳动者的辛苦,这样就把课堂枯燥的讲解和学生亲身感受到的一切融为一体,在体验中激发道德情感。

三、课堂延伸,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道德智慧。

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光靠一堂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课上形成的道德观点、产生的行为冲动,除了在课上进行必要的课内操作、表演等当堂见“行”外,还必须依靠课后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来巩固。生活是学生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实践体验是促进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养成的最佳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将思想品德教育置身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课内外结合,把课堂中初步的学习成果植入平时的日常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自觉地把道德观点内化为自己的“应当”的行为准则,并外化成具体的行动,从而发展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选择能力。

四、树立榜样,在榜样学习的体验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形象的道德体验是与直观、具体的道德形象密切相关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性思维向抽象性思维过渡阶段,伟人、英雄模范形象,容易引起他们情绪上的共鸣,并激发模仿之心、敬仰之情。

如教学《不妒忌别人》一课,为了培养学生“为朋友的进步而高兴,为别人的荣誉而喜悦”的情感,我这样进行:(1)引导:妒忌的过程是酸的,妒忌的结果是苦的,怎样才能战胜妒忌、远离妒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和高士其在共同的学习中是如何相处的?你佩服谁?(多媒体出示故事内容)(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体验。(3)多媒体出示《李斯特巧荐肖邦》并提问:听后,你最感动的地方是什么?(在学生心目中,深度强化道德形象)(4)巧治妒忌的良方:①妒忌是人类进步的大敌,老师这里有一个心理保健箱,“可偏偏没有治疗妒忌的药方,小组讨论看怎样给妒忌开个高明的药方?②小组讨论后,上交药方。③宣布良方,发获奖证书。④名言激励,升华情感。(老师小结:同学们,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嫉妒这严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毁掉人们的好东西!只要我们正确对待超过自己的人,并诚恳、谦虚地向他们学习,就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理念和道德情感,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和其他活动来体验和感悟;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正确的道德认知,也需要通过体验来加以巩固和深化,才能形成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的内驱力,增大道德行为实施的可能性。

总之,体验将传统的说教、灌输变成了心灵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变成了无形的激励、自觉的行动。我们要全面关注学生的道德体验,鼓励学生在体验别人的认知和情感中,学会理解、关心、尊重;在体验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活动中,认识自我、提高自主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和场景,才能让品德教学真正成为学生道德生活的过程并使学生在道德生活的过程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