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漫谈清照词意境之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漫谈清照词意境之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李清照是中国诗歌史上颇有才情的女词人,她的词被誉为“婉约之冕”。在婉约词中清照借自然之景抒写着或欣喜或忧愁的情愫,由自然美、凄美、壮美下纷繁的意象营构了独特的审美意境,情景交融达到极致。

关键词:清照词;意境;自然美;凄美;壮美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65-01

李清照,宋代济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才气横溢,“直欲压倒须眉”,以其独特的风格屹立于文坛,为中国的诗歌长廊留下了璀璨的一笔。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称“若本朝妇人,当推辞彩第一”,胡仔则在《渔隐丛话》中说道“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从中可见李清照的词在当朝已是远近闻名,又以斐然的词彩获得好评。而给予李清照极高评价的是王世G(明)在《花草蒙拾》中称赞“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这肯定了李清照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后人也因此将李清照与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李清照多才多艺,目前留下来的词作有七十八首,此外还有诗作,散文,辞赋以及理论作品《词论》。在《词论》中,李清照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不用典,“诗言志,词抒情”等理论主张,而其词作也以婉约之情独成一家。李清照的词以建炎元年为界分为前后期,前后期的词作虽都充满着婉约的风韵,自然之景的描写尤其是对菊梅等花木的情感贯穿在其前后期的作品中,但因生活境遇的迥异婉约之中又赢溢着异质的美。

无论是前期的婉约还是后期的凄美,清照词中都营构着灵透的意境,彰显着女性诗词特有的哀婉。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极为重要的审美范畴,在传统的抒情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无不体现着作家对意境的追求,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作家们的感怀。清照词中充溢着月、雨、黄花、杨柳、梧桐等繁多的意象,在这交织的意象中词家追求的是“思之于心”的意境。

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中洋溢着清新雅丽的自然之美。这时期的作品清新灵透散发着自然生命的气息,格调活泼欢快,表达了深闺少女的天真无虑情怀以及婚后对丈夫的无限思念。秦观、贺铸虽也专做闺怨诗,但他们是以男性之心揣摩女性的心理,有代人立言之意。相比之下,李清照则是在抒自“我”之情,真切地关照女性独有的内心世界,情感更加细腻,这情感又与自然之境水融,别具风格。脍炙人口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李清照前期的一首游行词,小词语言自然纯朴,明白晓畅,意境玲珑剔透,人物、荷花、水鸟动静相生,形成一幅自然惬意的日暮图。作者“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正当焦急时却是“惊起一滩鸥鹭”,至此由酒醉沉浸在自然之醉中。全词虽着墨不多,但词人的尽兴之情,自然的醉人之景(藕花红、鸥鸟白)在平淡中铺叙开来,正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走出闺阁,沉浸在自然中,感受自然的美韵使李清照的词作别具一格。中国自古文人多悲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李清照的《怨王孙》也写秋,但其中透露着对自然的依恋,流露出喜悦之情 。虽是“秋已暮,红稀香少”但词人并没有因此悲叹,而是满心的愉悦“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山色与人亲,是李清照向往自然与自然相容的内心感受,进入了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心境。“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早归”,词人将自己舍不得离去的心情转嫁到鸥鹭恨人早归,鸥鹭与人之间有了绵延的感情,这情正是词人对自然的眷恋。 《如梦令》、《怨王孙》两者都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着自然之景,景与情相容,跃动着自然的生命和情感,隐藏着词人超逸、欢愉的情愫,情景交融的意境如画蔓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建炎元年,随着金兵的入侵,李清照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丈夫的病逝,小人的诬陷,在这一时期的词作中抒发的是愁肠百结抑郁难解的苦闷之情,虽有自然景物的描写但多表现的是愁美、凄美。此时期的词大多借景抒其孤独、哀怨的愁绪。这种愁美在李清照的词作中以动态的具象化表现出来,形成独特的艺术美,开拓了意境的空间。“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虽然是万物复苏的春天,词人已没有了那份欢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载不动”以流走灵动的姿态表现了无限的愁绪,原是抽象的哀愁,在李清照笔下却成了具体可感的,有质地、有分量,又如“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满庭芳》),“从今更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这种动态具象化的愁思表现可以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媲美。“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新来瘦”,李清照将“瘦”字用到极致,“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在“瘦”中绵延。“绿肥红瘦”虽出自早期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但其中有着深深的悼花情节,一夜雨后叶茂而花残,词人怜花自怜的情感与外在自然物联系起来,将情感作为过程表现出来,更加含蓄、委婉。“人比黄花瘦”写尽了愁容满面的李清照瘦弱不堪的形象,以花比人,这也是女性独有的细腻心理,花中蕴含着人生苦短,好景不长的浓重伤感,容颜易老,青春易逝的愁绪。这种愁绪在《声声慢》中达到顶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以短句强有力地道出了词人晚年的彷徨,无所依靠,极度的忧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又以花自比,感叹逝去的容貌,为晚年的孀居又增添了几分愁绪。

在前期的作品中,李清照向往自然,融入自然,感受自然的生命气息,“淡荡春光寒食天”一切生命都在复苏,词人的心情也如春天般灿烂,这时期除思念丈夫的作品有丝丝愁意,他者多是清新明快之作。后期的作品却充满着愁绪,写到自然之景时也多是黄花,秋风,愁雨,既有丧夫的悲痛,又有国破、居无定所的哀愁以及自怜的情愁。词人的愁绪借客观物象流淌出来,多了一份凝重,一份凄美。自然之物成为清照心情的指示灯,也由此营构了前后期迥异的意境,或空灵或沉重,但都真切反应了清照的心之思。

婉约、凄美是李清照词的主要风格,“人比黄花瘦”是李清照瘦弱的写照。李清照以其词文明于诗坛,以词之婉约冠冕,而她是个性复杂的词人,在婉约、瘦弱中还流露着丈夫气概,诗作中洋溢着悲壮之美。

李清照的诗大多作于南渡之后,是爱国爱民,关心国家时局的悲愤之作,主要讽刺赵构集团的卖国投降的逃跑主义。诗歌以慷慨激愤的情感抒写着作者面对国破家亡的忧愤,寄予着收复失地的希望。“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的婉约不现,而以雄浑壮阔的格调喊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呼声,将批判的矛头直指苟安的皇帝,呼唤时代英雄。“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诗人以宏伟的气象展现了宽广的胸襟,这之后也蕴含着诗人的愁思,愤慨如此壮丽的河山赵皇帝竟自顾逃命,辜负了故国的山山水水,愁思,愤慨中抒发的是对逃跑主义者的不满。身为女儿身的李清照虽不能上战场杀敌,但她用柔弱的笔写出了壮美的诗篇,鼓励爱国的将士。在《上枢密使韩肖胄》中,分别运用五言七言作诗,格调阔达,气度非凡,对将士的舍身救国的忠义行为大加赞赏,流露着诗人的一腔爱国之情。“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g土”,这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哀怨,是为国牺牲的大气凛然。

李清照以其特质的风格成为三千年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用实践创造了“易安体”,独成一家。自然风物的描写是清照词的一大特色,在梧桐细雨、遍地黄花、玲珑明月中流露的是的她情思,她的愤懑,情景交融的意境在她的词中成为绵延的画卷。

参考文献:

[1]金诤.宋词综论[M].巴蜀书社.2001年版.

[2]杨守森.艺术境界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刘碧珊:婉约词意象的多义性与意境特点分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