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植物生理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植物生理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对植物生理学重点课程建设必需重点建设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指出课程建设应与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并分析了重点课程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的关系。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重点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18-02

课程是构成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基本单元,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素,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具有理论性强、基础要求高、抽象难学等特点[2],它是现代生物科学中发展较快的一门前沿学科,也是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及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我校,植物生理学是农学、园艺、林学、草业科学、动植物检疫、应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作物生产、园林、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生理生化)11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对实现各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借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启动,植物生理学立项成为重点建设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了以提高该门课程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修订教学大纲

课程建设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紧密结合原来我校的农学、园艺、林学、作物生产等专业开设植物生理学课程,园林、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植物生理生化课程。由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修订,从第14届本科生开始,园林、植物保护专业将植物生理生化课程改为植物生理学,课时由原来的70学时压缩至64学时。由于学时数的压缩,在修订教学大纲的时候就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取舍,合理安排各章节的教学时数,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要兼顾学以致用。我们针对各专业修订了新的教学大纲,调整了理论与实验学时,并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积极改革探索,以适应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

二、整合教学内容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因为有些内容植物学学过,我们主要采用回顾的方法复习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重点讲解细胞壁、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胞间连丝,强调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关系。矿质与氮素营养一章中氮同化的相关内容,如硝酸盐的还原放到实验课测定硝酸还原酶时讲解。有机物运输分配合并到光合作用一章作为光合产物的合成与运输分配一节来讲,既顺理成章又减少了学时安排。呼吸作用与生物化学重复的内容采用复习法将呼吸代谢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理顺,重点讲解植物呼吸代谢多样性的意义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植物生长生理一章的内容繁杂,仅安排45学时,所以我们以种子萌发生理、生长的基本规律、外界条件对生长的影响为重点,将光形态建成纳入此章节的内容进行讲解,植物的运动因其简单而有趣所以安排学生自学,老师归纳总结,对机理性的问题答疑。植物的生殖生理与成熟衰老生理合并成一章,从成花诱导、花器官到授粉受精形成种子、果实,紧接着讲述种子和果实的成熟、休眠与衰老脱落,将植物生殖阶段所发生的事件形成一个有序的理论体系进行论述;植物的逆境生理主要讲述新疆最常见的温度逆境(低温、高温)、干旱、盐害以及病虫害,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强调植物抗逆性的重要性。教学内容的整合是结合我校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就业要求等实际情况的,也是符合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

三、更新教学观念

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广大教师开始对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普遍认识到了“灌输式”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弊病,提出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模式,如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研究型教学、案例教学法、多媒体网络教学法等[3],但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老师的教学手段先进了,都采用了多媒体授课方式,教学内容信息量增加了,但教与学的互动性差了。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老师成了讲解员和放映员,常常忽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民族学生,由于存在汉语水平的较大差异,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授课相结合,适当将重点、难点的地方以板书的形式加强和突出。在多媒体授课的过程中,将多种教学方法贯穿其中,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并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教书与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受之于鱼不如授之予渔”,这才是教育的精髓。

四、调整实验教学内容

植物生理学实验内容非常多,我们从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入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实验,并与大学生的本科论文设计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挂钩,尝试开设相关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调整。如园林专业的学生不再开设改良半叶法测定光合速率的实验。农学、园艺、林学等专业的学生,有机化学实验课已经开设了柱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所以我们将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实验与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合并为一次综合性实验――叶绿体色素的定性定量测定,既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又将两个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改为综合性实验,选用不同植物的种子,用不同实验方法进行测定,比较不同测定方法的优缺点;“逆境对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我们采用不同温度或人工模拟干旱处理植物材料,同时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保护酶活性,使之成为一个设计性实验。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但与生产实际又有一定差距,如何在实验中让学生了解所测定的生理指标有什么意义非常之重要,否则就会出现实验做完了,不明白为什么要做。实验教学有待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因为实验班级多,实验室少,学时安排有限,为了提高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将植物生理实验课与理论教学分开,适当增加实验学时,使之成为一门单独的实验课程显得十分必要,也是值得探索和实践的。

五、建设课程学习网站

为了适应现代植物生理学的发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建立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学习素材和资料,便于学生课后复习、主动学习并进行自测;通过网上丰富的教学学习资源,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认识植物生理学是“合理农业的基础”的精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我校植物生理学重点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打造精品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取长补短,切实提高植物生理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水平,为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孟辉,刘三灵.浅议地方农业高校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7):175-176.

[2]阮燕晔,等.提高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质量的实践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400-402.

[3]王华.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加强教学方法手段改革[J].科技信息2011,(20):140,143.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质量工程项目(TDZGKC09066)

作者简介:王海珍(1971-),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