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族管弦乐队低音乐器改革的新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族管弦乐队低音乐器改革的新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民族管弦乐团的低音声部乐器长期使用的是西洋大提琴与倍大提琴,这与民族风格极不协调。四川音乐学院在吸收传统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优点后,研制出民族低音乐器“拉忽雷”,这将对乐团的民族风格建立与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族低音乐器;“拉忽雷”;乐器改革

中图分类号:J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2-

建国以来,国内民族管弦乐团借鉴西洋管弦乐团的建制,确立了以吹、拉、弹、打等四组基本乐器分组来构建民族管弦乐团的乐队编制原则,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民族乐器改革实验,推出了不少改革或改良的民族乐器,为完善现代意义的民族管弦乐团建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仍有不少的民族乐团使用西洋大提琴和倍大提琴作为民族乐团的低音声部乐器,无论从外观造型还是音色融和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与民族乐团所具有的民族风格极不协调的状况,亟待改变。

在确定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外观的问题上,以四川音乐学院陈泽教授为为首的乐改小组从浩瀚的民族乐器大家族中,筛选出共鸣箱长度与线条近似大提琴的民族乐器“火不思”和“忽雷”作为研究对象。“火不思”是土耳其语的译音,它是唐代从中亚传入的一种弹拨乐器。现在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考姆兹”、哈萨克族的“荷不斯”、云南纳西族的“苏古笃”等乐器在形制上与古代的“火不思”极为相似。蒙古族马头琴的前身“潮尔”,据考证,其祖先乃是“火不思”,在演变过程中由弹拨乐器变为拉弦乐器。《元史•礼乐志》这样记载:“胡琴制如火布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这是古代记载用马尾做成弓和琴弦的拉弦乐器的文字记载和描述。忽雷是我国古代弹弦乐器,在唐代极为盛行,在古代又称“胡琴”、“二弦”,通常在马上弹奏,《文献通考》把它列入琵琶类,叫作“忽雷琵琶”。最初流传在西南地区,称为“龙首琵琶”,盛行于唐代。 公元8世纪时,在我国的南诏(古代云南大理一带),曾流传着和忽雷相像的乐器――龙首琵琶。这种棒状梨形的龙首琵琶,于贞元年间经四川成都传入长安。

从上述资料中受到启示,以“火不思”和“忽雷”造型为基础的研制方案就此确定下来。后经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冯光钰和乐声先生的建议,将新研制的乐器由“火不思”更名为“拉忽雷”(“拉”这个字在这里是指弹拨乐器演变为拉弦乐器)。

在具体设计民族低音“拉忽雷”时,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 外观造型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琴头采用琵琶的如意造型,共鸣箱上半部采用与古代忽雷相近的线条,下半部线条基本与大提琴一致。通过油漆色彩拉开与大提琴传统色彩的距离。

二、 借鉴并保留大提琴科学的声学结构和关键数据:如面板长度、有效弦长、张四根弦。有指板及码桥、音柱、低音梁等,包括共鸣箱的空气容积等均尽量保持一致或接近。这样,在音响质量和演奏方法上不会出什么问题,实用性能得到保证。

三、 研制重点放在共鸣箱。将经过其它乐器实验成功的技术运用到拉忽雷的共鸣箱,主要包括侧板新材料和复共鸣管技术,以保证乐器的音质、音色和音量实现预定的目标。

在外形设计和演奏方法上,考虑到在民乐团的低音乐器演奏者大多是通过大提琴专业训练出来的,他们都具有大提琴专业演奏者的左、右手技法和听觉习惯。要设计出在功能上赶上大提琴,音响质量、音色和外观造型具有民族风格特点、有别于西洋大提琴的高标准新型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因此,在造型上借鉴了大提琴的基本特点,演奏方法与大提琴演奏方法基本一致。多年来,众多的专业作曲家、指挥家已介入大型民乐作品的创作、排练和演出。他们大多是通过西洋作曲技术理论、指挥技法训练出来的,其配器方式往往在西洋管弦乐配器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民族风格而构成其基本的创作思维方式。大型民族器乐作品的不断涌现,使民乐的表现力大大扩展。民乐的“交响化”要求乐队具有更大幅度的强弱力度变化、丰满的和声织体、配器的音色对比和交织的复调思维等。因此,对民乐低音乐器在功能上及声学品质上的要求和期望值比以前更高,更严格。

“拉忽雷”在研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的关键技术和创造点。

1、 “拉忽雷”借鉴并保留大提琴传统制作技术的关键数据及科学的声学结构:琴体总长750mm,指板长590mm,有效弦长690mm,低音梁长580mm,共鸣箱上摆最宽处340mm,中部腰最窄处238mm,下摆最宽处435mm,音柱12mm,侧板高120mm,侧板厚度110.8mm。

2、 “拉忽雷”和倍低音“拉忽雷”在外观造型上具有东方民族的神韵。琴头采用了琵琶上已有的如意造型。演奏方法上和现有西洋大提琴相似。在外观造型设计与油饰色泽方面尽量使之具有突出的民族风格和特点。除琴头用如意造型外,共鸣箱采用了古乐器忽雷的线条,正面远视线条像古花瓶,上部两肩外露竹簧材料本色,色泽光润如象牙,形状上像蒙族帽子,F音孔圆珠改成了鹅头。

3、 “拉忽雷”共鸣箱侧板改薄至1mm,内侧板加贴新材料,取其声辐射值及传振性能。传统提琴制作工艺是用枫木长薄板(厚1.8mm)顺纤维方向弯曲成形。由于材料纵向和横向纤维传振速度相差5倍,故传振性较差。传统提琴制作工艺对侧板的作用也未予重视,认为对声音质量和音色影响甚微,可以忽略不计。采用侧板内贴的新材料,纤维方向为纵向,传振速度加快5倍以上,加上材料密度大、硬度高,声辐射常数值极高,效果非常显著。这种新材料及其使用方法符合乐器声学要求,可加快加大声能辐射扩散,增大音量,从而将侧板功能发挥到极致。

4、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了我国京剧主要伴奏乐器“京胡”中声学结构独有的复合共鸣原理,并加以借鉴。在共鸣箱内靠近振源处加装一新设计的极其轻巧的“双管复共鸣装置”,使其共鸣形式由单腔体共鸣变为复共鸣的乐器声学结构。弦乐器共鸣箱可以突出某些频段声音能量,不仅可以扩大音量,而且可以改变乐器音色。因此,弦乐器共鸣箱的声学性能对于乐器音质影响至关重要。由于采用了这两项创新技术,研制出的高胡、二胡、中胡、低音拉忽雷、倍低音拉忽雷,拥有了传统民族弓弦乐器所不具有的声音品质。

在实施了这两项新技术后,拉忽雷独具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音量大增、音色优美动听,二是高、低音区统一,在乐队中和二胡等弓弦乐器音响协调性极好。

1993年2月9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文化部科技司召开了民族乐器改革研讨会,会上确定《解决二胡高音区音量严重衰减难题》、《民族低音拉弦乐器研制》等两项课题为文化部重点攻关课题任务,均由四川音乐学院承担组织完成并取得丰硕成果:1、《二胡系列高音区音质、音量的改良》,1999年在北京顺利通过文化部部级科技成果鉴定,同年获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民族低音拉忽雷》2004年6月在北京通过文化部部级科技成果鉴定。

两项成果现已进入向国内外民族乐团广泛推广应用阶段。在四川音乐学院民族乐团、西安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四川省歌舞剧院民乐团、成都市民族乐团等单位已经实际使用,获得广泛好评。

当然,在今后的试用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将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之上,将“低音拉忽雷”和“倍低音拉忽雷”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尽快投入生产,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