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案课堂:时间浪费在哪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案课堂:时间浪费在哪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背景

增效减负的主阵地在课堂,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把学案制作为增效减负的突破口。这里,笔者把以学案为载体的课堂称之为“学案课堂”,评价它的标准为:一看课堂上的教与学用不用学案;二看学生学得是否高兴、主动、深刻,学案的每一个栏目都是师生学习过程中走向高兴、主动、深刻的创造和创新天地;三看教师教得是否轻松,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合”、“分”的动态过程,教师不能去抢学生的活,要善于把“皮球”踢给学生,在课堂上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做好主持人;四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强调教师教学发扬民主,要把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是否根据学情灵活使用学案,作为评价“学案课堂”的关键指标;五看教师是否关注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六看教师是否有开拓创新意识,是否让学生学有成绩,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加强“双基”,建构思想方法,形成迁移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学案课堂”要求教师及时写出学案使用后的反思与点评,并在学案上加以批注,同时引导学生保存好学案资料,利用学案进行复习、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

二、案例描述

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和“学案课堂”评价的标准,笔者以学案为载体开设了一节语文课,课题为《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过程按“观眼前景”、“思英雄事”、“辨文章旨”三个板块进行。学案中的文本研习部分内容分解为如下学习任务:

1.这首词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的?能否用词中的一个短语来概括眼前之景?

2.写景句中哪些句子典型地反映出如画江山特征的?哪几个词突显了那画面感?

3.换成“乱石耸空,波涛冲岸,涌起千层浪”行吗?讨论,从不同角度谈你的理解。或补充或说出不同的理解。

4.赏析这三句景物后,感觉这眼前之景美吗?在美前加个字可以是哪一种美?

5.这壮美景象中的人物形象在词作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6.古人写战争一般不写美女,而苏轼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7.“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

8.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9.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感受苏轼的抱负与词作的豪迈风格。

10.齐读全词,感受苏轼词壮美之景、风流之人、旷达之情。

以上学习任务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进行着,问题2、3、5、6、7、8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解决,学生探讨深入,尤其是对问题2、3、6、7的探讨掀起了课堂的一个个高潮,成为精彩之处。而且听课教师的评价表明课堂的效果体现了增效减负的课题研究目标,符合“学案课堂”的评价标准。

课后,笔者对本节课进行了认真反思,感觉不足之处在于对学案中的难点第8个问题只是匆忙解决,本节课是在第9个、第10个任务的解决中草草收场的。也就是说,学案设计的最重要的任务没有在本课中很好完成。那么时间浪费在哪里呢?

三、问题反思

课堂教学应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尤其是在增效减负的课堂上要坚决杜绝课堂浪费,这是教师直面课程改革、进行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课后与同组教师一起对本节课进行了诊断,发现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不够紧凑,时间浪费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语言单一罗嗦 语言是教学的主要中介。但教学中常常只会听到这样的语言:“答得很好,真了不起”。这种毫无启发性的语言过多,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这种表扬与夸奖的滥用,导致学生思维浅尝辄止和输出的随意支付。

2.学习活动泛滥无序 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服从教学目标,以利于知识的讲授和学生的发展。但课堂上经常遇到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如本节课安排了6次小组讨论活动,每次活动时间在半分钟到2分钟之间。教室里看起来热闹无比,实际上略显秩序混乱。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活动多、目的性差、设计不周全。这样的活动只能是一种无效的浪费。课堂活动应该在教学目标的限度内让学生形成一些体验,发现一些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小组合作有形式而少内容 课堂上教师往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时机及过程缺少认真细致的设计。这种讨论表面看来学生获得了自,注重了探究性学习,但实际上随意性大,容易变学生自主学习为放任自流。另外,探究性学习成了唯一,不能超越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

四、问题解决

1.简化教学过程 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张骏祥先生对电影的内容结构与节奏的关系作过一个比较说明。他说,小说的内容结构是一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方式,其节奏基本上是直叙、连贯、平稳的;而电影的内容结构则是一种“一、三、五、七、九”的方式,其节奏要求既明快、跳跃,又连接、贯通。张先生的话道明了从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浓缩提炼的创造过程。语文课堂教学作为艺术的再创造,它点点(即训练点)成线,连线成流,其形态也应该是高低起伏,动静相生,疏密错落,张弛有度。而要把握好它,首先要“集中目标”,分清“教学目标”的主次轻重,忌平均用力,对于重难点要“重锤敲打”,对次要、一般处则“轻轻叩击”甚至“忍痛割爱”。其次要“简约环节”,就是环节设置做到该取则取,该省则省,需详则详,可略则略,坚决摒弃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善用“减法”使每一个教学环节有效有用、趣味迭出、充满吸引力,做到“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作为”。

于是我根据“三点式”教学法,按照怀古词作的一般体例: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怀,重新设计了学案的文本研习的问题:

(1)信息点:这首词作被公认为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风格是如何通过景来具体体现的?试做具体分析。

(2)兴趣点:“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古人写战争一般不写美女,而苏轼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3)质疑点:如何理解“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中的“笑”与“人生如梦”?又为何要“酹江月”?比较阅读苏轼的《定风波》,从准确表达作者情感和心态的角度思考词作主旨。

经过调整,目标集中则内容紧凑,环节简约则节奏明快。再次执教时,诵读贯穿始终,把复杂教学过程简缩,通过问题探讨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运用对话教学理论,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知、体会、理解词作气势磅礴,恢弘高远的意境。通过讨论、比较等方法使学生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科学地品评词作,辨析文章主旨,真正领悟作品对于当代读者的人生启迪:在珍惜生命、奋发有为的同时,只有摆脱患得患失的羁绊,才能获得一个欢乐的人生。这样就有意识地避免了评价语言罗嗦和小组活动多而无效的现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恰到好处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2.拓展“实践课堂” 课堂是实施增效减负的主渠道,这里的“课堂”不仅指“学案课堂”,还应该要包括“实践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主旨的、在传统的教室那个小天地里实施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无法全部承担起增效减负的重要使命的。因为增效减负必须通过两类知识的教学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一类是人类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所谓“间接经验”――课本知识的教学,一类是“直接经验”――实践活动的教学。为了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扩大课堂的外延,将传统的“知识课堂”扩展到学校有效组织实施的校内外“实践课堂”。当我们把节假日、周末还给学生以后,我们减轻的只是学生过重的知识性学习负担,而我们要加强的是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能力,这一任务要通过“实践课堂”来完成。

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语文教学要大视野、多渠道、大容量、全方位,要解放学生学习的时间,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由此,我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后,结合必修一《赤壁赋》,要求学生到常州的东坡公园去实地感受苏轼,并写出相应的随笔。

“学案课堂”教学通过简化教学过程,避免浪费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展“实践课堂”活动,从而做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这也是增效减负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觉地抓好教学的全过程,做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使课堂教学做到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讲练结合、知识迁移与转化能力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获收益,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与服务。

[作者通联:江苏常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