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庸》对大学生情感问题的当代启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庸》对大学生情感问题的当代启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庸”作为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思想境界,在传承了近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仍不失风韵,以其温润君子般的高尚品性和人格修养规范充满内蕴而又恢弘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从当代出发,针对大学生的基本情感问题,用《中庸》中的不失时代性的思想加以阐释和启迪,从而挖掘出《中庸》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所作出的价值引导和行为规范功能。也即所谓中庸思想的普世价值与精神。

关键词:中庸;大学生;情感问题;当代启迪

“《中庸》所确立的就是天地之间的生活境遇,它教导人们如何在天地之间堂堂正正、顶天立地地做人。”①今天,我们从大学生所普遍面临的几大情感问题入手,用中庸的方法作为指导,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去粗取精,保留精华,寻求中庸思想文化的当代启迪。

一、亲情问题:“孝道”、“悌”的当代取舍

在当代社会,“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想法。根据教育部门的调查,现代的独生子女普遍具有“四二一综合症”。即在特殊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得到了长辈太多的关爱,因而使他们自幼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处世哲学。而大学生们对于“孝”的意识越来越薄弱,这主要表现为:出现不孝现象越来越多;认为“孝”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的人越来越少……如此一来,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重提“孝道”变得迫切且极具现实意义。

在《中庸》里面,孔子提到:“贱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虽然这里提到的是先王,不过按照现在的社会秩序来理解,换作“父亲”、“母亲”、“长者”也未尝不可。这样的孝是一种先人已死,但仍然崇敬其崇敬,厚待其厚待,爱戴其爱戴的行为道德与秉性。虽然我们现在不必行礼、奏乐,但《中庸》所提倡的“敬”与“爱”却是必须去遵循的。孝乃仁德的根本,是传统道德中最为重要的道德质量。孝的基本要求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生则敬仰,病则奉侍,死时哀丧,三年守孝,不改父道,以时祭祀。孝道一向被认为是百善之首,天经地义,百行之先,罪莫大于不孝。后来出现愚孝,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父要子亡不敢不亡。可是,这并不是《中庸》当中儒学的本义。儒家有“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和“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的说法,而且主张“父慈子孝”,父子双方都有道德责任。“这样的儒家道德并不能直接拿来使用,不仅它本身需要改进,取精去粗,重新诠释,而且根据时代的特征,还要吸收新的道德因素,综合古今中西,才能形成适合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新道德体系。”②

在现代社会,孝道不再是道德的首位,父母与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相同的,可是儒家乃至《中庸》所宣扬的孝道是不能废除的,但是其中的封建性和落后性,我们应当结合现今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去改造和重塑,保留优良的尊老爱幼的传统及儒家思想,注入互相尊重的风尚,继承孝道中的精华。回顾历史,我们能看到,古代社会注重“亲亲”和“尊尊”,“亲亲”衍生出来的是对于人性之间本能生发的一种爱,“尊尊”则是在封建社会里,人对等级关系的一种顺从,儒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重视“尊尊”多于“亲亲”,今天我们重新阐释孝道,则更多地发挥“亲亲”之爱,“将子女对父母的爱作为孝的本质。”③

“悌”通“弟”,是幼对长的道德态度包括弟敬顺兄和晚生后辈敬顺年长辈高者。兄弟同辈,有骨肉之亲,但在家族社会里面,在继承权和发言权上面,兄长有着特殊的优先地位,仅次于父,故常并称。“父兄”,在道德上则并称“孝悌”,“入则事父兄”,“入则孝,出则弟”。而悌德的基本要求就是敬,有了敬也就有了道德秩序。悌德对于当今大学生的品德塑造和礼仪修养养成有着基本规范的作用,长幼有序,在社会上和学校里乃至家庭生活中,便会形成一种礼貌敬让的风尚。宣扬悌德,让大学生真正懂得尊长爱幼,对自己行为负责,对自己的社会形象负责。

二、在人际方面的问题:提倡“诚”和“德”的内省以及忠恕的处世态度

马克思曾经写到:“人本质上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它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不管在哪里,身处何方,交友都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和人类必不可少的交际关系。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身心素质较成熟,文化修养程度较高,朋友是校园和社会上大学生的主要接触对象,而如何交友,怎样对待朋友及如何约束自己便成了大学生所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中庸》提倡“诚”、“德”和“忠恕”。

诚信,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孔子这样说道:“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由此可以看出,“诚”是孔子所提倡的立身之本,真和诚是社会与生的大道是无法分离的。真诚既是天道运行的法则,又是人道运行的法则。只有为人真诚才可以说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也才能够得到人生的智慧,从而拥有成功的人生。真诚、诚实、诚信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是达到中庸的境界的基础。作为普通人,《中庸》也提出了“诚”的具体做法:“其次致曲,曲而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名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唯能化。”即通过后天教育明白道理后才真诚的人,通过教育和修养,通过:“形、着、明、动、变、化”的阶段,同样可以一步一步地达到圣人的境界:化育万物,与天地并列为三。“中庸的诚有三个维度:(1)连结天和人,天命之谓性,诚是天人合一的一种规范,既重天又重人,体现了从礼到仁,从天到人的重要历史转折;(2)诚是贯通天、地、人的一种普遍规范,使天和人、地和人、人和人、人和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理想状态;(3)诚强调个体和群体的关系,诚既是道德本体,也是道德实践,既是个我自身的修养,也是人际关系充分协调的原则,更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的准则。”⑤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取第二、三点为准则。真诚、诚实、诚信是我们从《中庸》在“诚”的论述上所提炼出来的所应当学习的部分,待人待物,以诚信为标准,才能够更好的结交朋友和完善品格。

对于“德”的提倡,《中庸》提到:“曰:‘德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所谓用礼来约束,可以不施暴力。儒家的学说,就是用礼来行法律的效果,用礼来行法律的范畴。这样,就可以在礼的范围内加大社会良序形成的可能。通过礼的约束,同样可以使人民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里活动,生活。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声严厉色的。如果,我们有一天,“礼”――“法”施之于我们的身上,竟然如鸿毛之轻时,那是一个怎样高的境界啊。这里所附属的礼法是现代社会所摒弃了的,我们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应该着重落在对于“德”自身的修养和内省上。“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这些礼仪等待圣人出现以后才能实行,假如没有至高的德性,他要把伟大的事业做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这几句话在《中庸》中非常重要。“尊德性”,开发自己内在的光辉的德性,这是对内。对外要好好地去“道问学”,要努力请教学习探讨,把自己的内德和外学结合起来。“致广大而尽精微”,追求广大――上天入地对整个宇宙天地万物了然于心,但是对极其微观的世界、极其微小的事理也要“尽精微”,用心思去穷尽它。“极高明而道中庸”,在接物待人处事方面,要达到极其高明,就是思维、思辨、明辨极其高精澄明,但做人在言谈举止和行为措施上,要实行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文质彬彬。只有温习过去的那些经验教训,才能够知道自己未来怎么做。把自己修养成拥有敦厚的德性,才能尊崇礼仪。这样才能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都显示出一个君子的光辉形象。如此一来,对外待人,内省自身。大学生才能有一个更加表里如一的道德形象。

一个人的义利观对他的价值观起着一定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影响着他对一些事物和某些行为的选择“一个人的义利取向当然也会影响到他对人际交往的看法和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具体的行为”义利取向的偏失必然会阻碍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在人际交往方面突出的表现就是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忽视了人际关系的情感功能,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此时,“忠恕”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庸思想,可以正确指导人们走出不当的义利观。在《中庸》中孔子认为:“忠恕违道不远,并从己和人两个角度论述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首先,尽己之心为忠“忠”的本义是发自内心的忠诚,人应该坚守此忠!烙尽此忠,忠于己体现了一种道德的自律,在自己的想法未付诸行动之前,就应该为他人考虑,将心比心。“忠恕是基于一种现实人际交往的互动关系,即你怎样待人,人就怎样待你,是一种自利利他的道德自律法则,因而也是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⑥

三、对待学习的情感问题

在《中庸》当中,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其中所提倡的五步学习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靠的是渊博的学识、缜密的思辨、执着的行动。学当博,问当审,思当慎,辨当明,行当笃。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这不仅是学习情感和学习动机的强烈所表现的出来的学习方法,更是我们应当遵循和利用的学习方法论。而儒家思想不仅把学习理解为狭义方面的获取知识的简单层面,更把他当做修身养性乃至政治意义上的治国的一大重要内容和途径。“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之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所以之所以治国”当今社会,我们仍然提倡这样一种态度,好学、力行而知耻,则近乎仁义智勇,此谓修身之要旨。最后,还提到了积累的作用,今夫地,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蚊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点滴之水,可以汇成大海;细微之土,可以聚成高山。人的道德修养,学文技能也能考一点一滴的积累。李斯的《谏逐客书》中,“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务必要注重积累。

中庸之道既是本体论又是方法论。中庸之道不仅成为儒家的思想准则,而且在中国思想史上成为很多哲学流派的思想方法论。大学生在面临情感问题时,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运用中庸的方法论进行理论指导,约束自己,提升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李广良:“中庸”的智慧深度―― 《中庸》和中庸研究的新动向.[N].玉溪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②牟钟鉴:儒家的伦理观与当代的取舍,[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p187

③张践:与时俱进话孝道.[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p290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一4卷[M8]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⑤王岳川:《中庸》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12月,56

⑥张向任: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基于中庸之道的当掘.[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5月: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