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课程。本文依据“行动导向”的课程改革理念,探究了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和方法,对适用于该课程的“活动”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了“活动”教学模式的四种主要类型、六阶段的教学过程和三个基本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教学模式 “活动”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德育必修课程,它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共同组成了职业院校的就业服务体系。深入探究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对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学办学理念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对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思考

当前,各高职院校都普遍开设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但由于课程的功能没有定位于职业素养的提高和就业能力的训练上,因此,其教学模式常采用传统的“讲授讲解”式,使本课程成为了一门以知识灌输为主的课程。期间,虽然也有部分教师设计了某些实践性教学的项目,但总体上只是作为教师课堂讲授的补充,并没有成为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由此导致对学生实际的就业能力培养不足,不能满足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的现实需要。

选择什么样的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依据是该课程的功能定位和教学目标的设定。当前之所以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课程中,积极倡导“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些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现实的职业能力而设立的,其课程功能和教学目标都定位于培养岗位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由此各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就成为了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主流。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虽然属于具有文化课程性质的公共课,但其课程功能和教学目标却定位在培养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的规划管理能力。因此,其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积极借鉴专业课程“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其具有明显的“实践”特点。

二、对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该采用“活动”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各种形式的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行探究为主要方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过程。

1.“活动”教学模式的主要类型

围绕着课程功能和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的内容涉及“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就业准备与求职技巧”、“职业适应与工作礼仪”、“劳动安全与职业保障”和“个人创业与经营管理”等七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都是指向某一学习任务和行动过程的主题单元,有着不同的学习主题和内容。因此,“活动”教学模式也就具有了以下四种主要类型。

第一,对于涉及概念、规则、原理等理解和应用的内容,如就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等,可采用直接认知模式(如材料分析、知识竞赛等)。通过学习相关材料和开展竞赛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有意识地进行反思,达成对抽象理性知识的理解和意义建构。

第二,对于涉及操作性、应用性的内容,如就业信息收集、就业材料准备等,可采用模拟训练模式(如主题作品、现场模拟等)。通过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或作品,学生们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中完成模拟,并相互交流展示,从而掌握程序性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对于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领域的内容,如职业道德、就业观念等,可以体验感悟模式(如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活动)。在学生活动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在情感的生成过程中适时、适度地进行价值引领,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第四,对于涉及联系主体自身状况,意在培养自我意识的内容,如就业心理调适、职业适应等,可以采用自我探究模式(如社会调查、心理游戏等)。组织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开展实验、调查、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相对独立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和寻求知识的再建构。

2.“活动”教学模式的步骤和特点

“活动”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视为在任务驱动下学生个体主动参与的体验感悟、探究认知、训练实践的过程。其教学过程的步骤包括“创设情境”、“提出任务”、“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评价反馈”和“总结提升”六个阶段。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能力本位”。课程的教学目标追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发展。讲究结合学生个体已有的经验,在自我探究与实践中学习,强调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是“活动载体”。课程的实现形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而非书本知识、间接经验。这种实践活动既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又包括在教师所设计的主题下完成某一实际任务项目的过程,还包括在教师所创设或引导的情境中的体验、感悟和熏陶的过程。其本质上就是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

三是“任务驱动”。任务驱动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方式。因此,“任务驱动”是和学生“自主学习”紧密相关的。在“活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作为“辅导者”的身份出现,课堂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情境、活动区域。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地感受外界影响,对它们或吸收,或排斥,或改造,藉此实现自身认知结构的重建与改造。通过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辅导,主动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发展和完善自身。

三、“活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实践性特点

“活动”教学模式是一个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学生实践为载体的新型课程。它既不是“课外活动的课程化”,又不是配合传统“学科课程”的课堂活动,而是基于活动基础上的课程系统。这种系统性是指活动主题与教学目标的内在一致性,活动与活动之间的逻辑性,以及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和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因此,教师要整体把握课程的结构和内容,特别是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点,从学生的就业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且能体现多学科整合的主题,以主题扩展的方式展开活动。在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手段和学生已有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和使用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模拟训练、讨论辩论、案例分析、参观调查等,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重教育性

“活动”教学模式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只是教学的载体和手段。教学内容的选择仍要依据课程教学标准,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不能因注重从学生自身出发展开活动,而淡化了活动的教育意义;也不能因学习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学习结果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而对学习过程不加以引导。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观察、思维、想象、分析、综合、记忆、理解及情感体验等都要注意指明方法、点拨引导、精心施教,让学生会学、学会。并注意及时捕捉和搜集教学反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灵活地控制教学过程,对学生和活动过程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帮助完善其完成任务的路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表现为学生在活动中是否感受到情感上的愉悦,全心全意喜欢并主动积极地实施。二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表现为学生在活动中能否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三是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表现为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是否在活动中得以显现。

总之,“活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组织方式,既体现了“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精髓,又很好地包容了“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主体性”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非常适合于类似《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样的以培养实际的应用能力为主,理论和知识宽泛而浅显的相应课程,因此,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Z].2007-12-28.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1-16.

[3]张志华.课程论视野下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发与辅导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08,(1).

[4]乔志宏,张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问题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