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那些长久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那些长久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这样的快节奏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维持长久的、稳定的关系,实在是种让人安心的状态。

就让我们探访一下老主顾和老员工们,听听他们怎么解释这些长久的秘诀。

A.喜欢老主顾的感觉

很多人常常都会自然而然地当起老主顾——那天在这家买的水果,如果品质没问题,只要没什么变故,可能接下来几年都会在这家买。在变化如此之快的世界,这份买卖之间淡然而又微妙的情感,值得回味,值得珍惜。

顾客视角

小九,女,29岁,行政

自打我上班开始,就一直在公司附近的一家老式理发店里理发。回想第一次去的时候,并非自愿,而是被一个朋友拉过去的,当时我就担心这种老派理发店无法理出当下流行的样式来。我只记得我和朋友走进门,一位微秃但样貌和蔼的大叔对我点点头,笑一笑,我就想,让他剪吧。大叔的动作很利索,像我这种短发,大概十五分钟就修剪完毕,照照镜子,要层次有层次,要立体感有立体感,收费也便宜。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中,大叔从没有向我推销过任何服务,唯有我提出一个修剪要求,大叔说我的发质不合适而已。

因为这种自在而舒服的感觉,我几乎认定了这家理发店,也认定了那位微秃的大叔。我本身并不是擅长交流的人,也无意去多挖大叔的八卦,但这几年下来,我还是知道了大叔的儿子在什么学校读书,这种缓慢而踏实的感觉,真的很好。

我记得大叔的当班时间,而现在只要我进店,大叔就会自动把下一位顾客引给另一位理发师傅,我说短一点,大叔就明白大致多短,我说不要太短,他也明白大致多长。虽然老派理发店的造型比较单一,但我想,我会继续光顾的。

店主视角

张阿姨,女,50岁,照材店店主

我做生意有20年了,当然认识了不少老主顾。可能因为我这人比较实在,我觉得那些时常来光顾的客人,也都是特别实在的人。实话说,在这个照相器材城开店,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本事,卖的东西不算独一无二,价格也就是个平均水平,但我生意还不错,我想大部分都是靠老主顾。

有些人第一回来我店里买东西,我给他们介绍产品,他们总是怀疑地看着,这我明白。现在我年纪大了,就越是觉得老主顾们特别宝贵。他们不会用怀疑的眼光看我,大家最多尽情地聊聊产品,就算不买,也只是各有所好。有时候有些老客人只是路过,我也希望他们进来聊聊天,只要一有老客人来,我就特别开心,好像老朋友似的,人一点不紧张。

是的,别看我做生意这么多年,但现在有新客人来,尤其是年轻人,我还是会有些紧张。现在的人要相信别人是很难的,比我们以前难得多,年轻人会跟你说网上怎么说,和你说的不一样,我一听就头大,网络我是没他们懂,但我也知道网上很多话是随便说的,这种情况下我就很难解释,如果他们不相信,而相信网络,那我也没办法。

老主顾关键词

信任

信任和时间是彼此依存的,因为长久而信任,也因为信任而长久。对于客人和店家,信任的建立基础是不以自利为导向,而更看重双方的共同利益,取其折中。

默契

著名社会学家卢曼说,我们的生存需要很多的简化系统。简单理解来说,默契就是这样一种简化系统,这也就是为什么去相熟的店里买东西会感到更轻松的原因。

链接:《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

靖大爷是一位87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他是一位从旧社会走来的老剃头匠。这位家住北京什刹海景山西街附近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解放前在地安门开理发馆,接待过不计其数的主顾。解放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繁多的发廊相继兴起,而像敬大爷这样凭着传统手艺吃饭的却越来越少,古老的剃头匠们已被时尚人类抛弃在穷街陋巷之中。敬大爷每天穿梭各个胡同之间,登门为那些相识几十年的老主顾理发刮脸。这群老人中有的健谈、有的沉默、有的达观、有的已是弥留……20多年时间里,400多位孤独、无名的老人离开。而敬大爷则怀着一颗平实达观的心,以仪式般的郑重送走每一个相伴多年的老主顾。

B.十年以上的长期员工

曾几何时,单位就等于一辈子,人人都是长期员工。而今大不相同,跳槽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是家常便饭,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会看到一些特别稳定的人,他们与公司的关系有如笃定的婚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长期工作的动力

Sam,男,33岁,银行柜员主管,工龄12年

“每个人都在找自己的一条路,这条路不仅只是工作8小时走的路,它连接了一个人的生活、情感等各方面,讲穿了,它是人活着的一部分。“在银行工作了12年的Sam对此特别有感触。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也没想过什么喜欢不喜欢,只是觉得这份工作待遇挺好的。一路工作下来,回头看看,才发觉自己已经走过了这么长的路。前一年Sam通过了单位内聘员工考试,顺利升职为柜员主管,在庆祝的酒桌上,这个一米八的大高个第一次对这同事们动情了一回:“想到我10年前,也是从一个小柜员慢慢做起来的,突然很感激这份工作,这感觉就像领证了一样,让人心安,不仅生存问题解决了,就连我的老婆,都是柜面上认识的,之后有了孩子,有了车子,可以说,自从学校毕业后,我的人生大事都和这份工作捆上了。”

Sam说之前也想过这份工作发展有限,但老婆觉得稳定点挺好,而一直到现在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情感这么深厚,还有种更强烈的感觉是——会在这里干一辈子。

事业才是真正的长期工作

李浩,男,35岁,国际环境组织志愿者,工龄15年

李浩是以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的,以他的资历,可以找到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说自己怕是做不久吧。他记得自己读书的时候,就和国际上各个环境保护探索科研中心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与各类全球性的志愿者勘探计划,因为那是他最爱的大自然。

最终,李浩和这些环境组织“签订”了一份终生协议——只要是对环境有利的项目,无论是否有收益,也无论过程多艰苦,即刻启程。他去过最冰冷的南极,眼见一整座冰山在眼前轰然倒塌,也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常驻过,看土地沙化,尘土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