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徐中玉与中学语文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徐中玉先生上世纪五十年表了一系列论述语文教育的文章,言辞恳切且切中要害,给由来已久的语文问题把脉开药,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上海市一期课改在上世纪末启动,由徐先生主编的H版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引领“一纲多本”时代的第一批教材,顺应了潮流,开创了革新之风。时至今日,徐中玉先生对语文功能、中学教材编写、教师作用及有效学法等方面的思考与见解,对当前的语文课程和语文教材改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徐中玉;中学语文教育 ;H版高级中学语文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3
已逾期颐之年的徐中玉(1915-)先生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语文教育家、作家,由他撰写、编选的教材、教学用书达千万余字,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无疑是已修订至第十版的《大学语文》以及在文艺理论上的不凡成就。而徐先生在中学语文教育上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却鲜少被提及。
徐中玉先踏上文艺研究道路的缘由也与他在少年时期对中学语文课的一个疑问有关 “国文老师讲课时总是连连称赞课文写得好,还读得抑扬顿挫、不亦乐乎。可是这些文章究竟好在哪里呢?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呢?老师不怎么讲这些,这个疑问就一直存在我的心里。”少年时的困惑也成为他所钻研的方向,始于此的上下求索造就了他的一身学问。徐先生在撰写发表文艺理论文章之外,也不断思索着中学语文教材、教学问题,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参与、主持了上海市高级中学《语文》(H)版(实验本)的编辑工作,H版教材于1991年起付梓出版。
纵览徐先生的中学语文教育思想,包括教材编选在内,他对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有一番独到的深思和见解,这里从H版教材、教师、教法及学法这四个层面进行简要概括和梳理。
(一) 教材之用
上海市在1988年5月成立了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负责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全面改革,并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适应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和条件较好的学校使用的中小学教材。H办教材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由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徐中玉出任教材主编。
H版教材采取分编合册的做法,把阅读、写作、语文知识、听说等集中编排在同一套教材之中,各项内容分进合击,旨在逐步培养学生的能,以注重积累,培养习惯,指导学法,训练思维为教材的编写理念。同时,也重视文学因素,强调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教材以练阅读能力为主线。每个学期都集中训练了三种阅读能力,意图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训练要求包括理解、鉴赏、评析三个层级,形成了由易入难、相互关联的序列,属于螺旋式的编排方式。下面以阅读模块为例,对教材特点进行概述。
1.选文系统
H版教材分为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两类,讲读课文供教读训练,自读课文供学生自主学习。一般来说,一个阅读单元中的前两篇文章为教读课文,后面两篇为自读课文,或者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相间。H版教材的编写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体现出训练阅读能力为重点的编写策略。
2.知识系统
H版教材的知识系统分为文化常识(1-5册)和文言知识(第6册)两大板块,其余则分散地穿插在阅读和表达体系之中。文化常识的单元从现实主义的《诗经》一直延伸到近代爱国诗文,展现了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也发挥着涵育情感的效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助读系统
H版教材的助读系统中包括教材说明、单元标题、文话和自读提示四个部分。其中,单元标题标明了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文话紧跟单元标题单独成页,设在文章之前。自读提示设在自读课文之前,以问题的形式对重要内容与写作进行提示,从引起学生对关键性的问题的思考,进而帮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课文。
4.作业系统
H版教材的作业系统分为课文作业和单元作业两部分。讲读课文后大多设有5道练习题,前3题侧重于启示性思考,具有提供教学思路与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导向作用,后两题反复前一单元训练要求,检测基础知识。
5.插图系统
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插页中的彩色图片,二是选文中的黑白插图。
一般来说,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又一种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的导入方式。
(二) 教师之功
“文艺教师应当是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教育家”, 担负起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任务文,具体来说从以下四个方面下足功夫:一要每天抽出时间阅读文学书;二要在教学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吸收历史资料,不能离开文艺作品另外来谈一套历史;三要进行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审美教育;四要在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具体分析概括时,培养学生的美感。 教师要在透彻理解咀嚼文本后带领学生领会语言之美和蕴藏于其中的力量。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与学习材料发生有意义联系,实现这种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指导、点拨和启发。
(三) 教法之思
徐中玉先生的文章和专著中多次对语文教学和教法问题作出论述,他从方法、构思、思维、准备和学习内容等五个方面论说了学好语文应具备的条件。他主张基于作品的教学方法,意在传授基本知识和进行读写训练,将堂课内外、生活和文学进行有机结合。
1. 分析形象,感受形象
“为了要从文艺作品中吸取教育意义,就必须从‘体验’其中‘生动的形象’入手,这才可以使学生进入‘生活内部’”。做到这一点不能落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窠臼,而最佳方式是进行创作性的叙述,创造性的叙述就是进行读讲和具体的分析。 在叙述和讲授的过程中,通过朗读的方式,指导学生从自身感受出发,做到与文中的形象感同身受,当然,教师也要进行理性总结。
2. 生动、清晰地阐述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所起到的感染,不可小觑,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关注中。徐先生对此曾阐述道“教师一定要正确地、易懂地、生动地把作品分析给学生看,教师对作品的情绪态度,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可以发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准备中应该入乎其中,并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作出生动丰富而清晰深刻的讲解及说明。
3. 不能脱离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授课如若只是自说自话,会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文学教师应该不脱离学生,应该知道他们的程度和情绪,需要和困难。他应该接近学生,运用各种积极的办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习惯。” 教师应该眼里有人,富有热情和亲切感,知道了学生的症结所在才能加以帮助,促进学生的长足进步。
(四) 学法之得
徐先生认为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以下也从学生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来介绍先生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
1. 阅读
作为阅读包括教材在内的各种作品时“如果只知道爱好故事而不能通过故事去欣赏和接受更重要的东西,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读者。” ,而欣赏中最大的难关如何摒弃个人偏见,带着负面情绪学习语文,自不会有所得。
“学语文一定要下苦工”,徐先生学了一辈子文学,他的话语重心长,“具有以下粗浅的感性的知识并不等于已能完全懂得别人的作品。这中间一定要经过一个苦学苦练的过程。” 语文学习可以进行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在生活的大语文环境中的有意注意,这是一个日生日成循序渐进的过程;二是在语文课程经由教师指导进行集中训练,学好语文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速成的,要引起教和学生足够的重视才行。
2. 写作
作文要去陈言,使文字读来让人觉得清新自然。空话废话客套话流于形式,读着如味同嚼蜡,获得清新的语言则需由内而发,体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滋味,也就是眼处心生句自神。“如果有正确的见解,真挚热烈的感情,和丰富的生活滋养,他的文字就可以触处生姿色,而且无往而不稳当妥帖。” 而如欲达到这样的境界还要有创造的能力,不仅是语言上的陌生化也是情感上不同于一般人的真心真意。
万樊榭有语“多作不如多改”,尤其对于中学生而言,在成文之后加以修改完善是重要且必要的,这也是提升作文能力的良机。徐先生也对文章的修改作出过指导“文章修改要达到两个目标,第一,就是要把不正确或不够整齐的内容改成尽可能的正确,进一步还要改成尽可能的深刻;第二,就是要把不具体生动的表现形式改成为尽可能的具体生动” ,这也就是说,文章的修改可从两点入手,一为内容,二为形式。
大道至简,徐中玉先生的文章平白如话,当我们翻开书页时就好像能听见一位长者亲切的谆谆教导,他浅易却生动的文字却总能一针见血得指出一直存在却难以言明的问题。徐先生学养深厚,为文求其真美,为师则如春风化雨,也无怪古语有云大德必得其寿,再读先生文章及编纂的教材,获益亦颇多。语文学科在新时期以来有很大发展,H版教材在现在看来虽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印记,但教材中所凝聚的编者智慧仍熠熠生辉,其以学生为本,重知识也重能力的编写特色仍值得我们研究借鉴,H版教材敢为人先的编写理念成为沪教版教材勇于创新的滥觞。我们不仅要秉承前人严谨治学,勤于思考的精神,更应师其意不泥其迹,结合当下现状,为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及教材的合理编写提出新方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徐中玉.论文艺教学和语文问题[M].东方书店,1954
[2]徐中玉.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写作[M].东方书店,1955
[3]徐中玉.徐中玉文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