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认知视角看汉语名量词的隐喻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认知视角看汉语名量词的隐喻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认知语言学的出现,将隐喻现象纳入了语言研究的范围。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汉语名量词的隐喻现象出发,深入名量词词义的内部结构,挖掘其词义本身蕴含的隐喻特征,从而发现量词与名词的深层搭配规律。

关键词:名量词 隐喻 认知 语义

隐喻概念最早由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人类的认知规律。首先,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概念来体验和理解另一种概念;其次,隐喻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最后,隐喻以人类经验为基础,源于日常经验中两个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或相似之处。

一、汉语名量词的隐喻现象

黎\熙、刘世儒在《汉语语法教材》中将名量词分为专用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两类。从语法意义上看,临时名量词和专用名量词都是一种计量事物的单位,但是两者在表达中所体现的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内容有所不同。

(一)临时名量词的隐喻

临时名量词多是从名词借用过来的词,其量词功能比较弱。它们并非使用于某一固定对象,而是在特定场合中,认知主体对某一特定对象产生比较特别或强烈的感知时,会临时地、即兴地选择这些词。例如“一叶小舟”,“叶”本身是名词,但为了体现“小舟”轻小的外在形状,便用“叶”来计量“小舟”,义为“像叶子一样的小舟”。临时名量词不仅具有专用名量词的认知特征,还有其独特的、心理的和临时性的认知特征,能更加形象地传达出所计量事物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情态。

再如名词“季”,它的名词性义项主要有两个:1.一年的四分之一,即春、夏、秋、冬四季;2.一段时间,季节、季候。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它的语义特征为[+个体上的独立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当名词“季”转化为量词用来计量事物时,这些语义特征也随之扩展,奠定了“季”的认知基础。“季”用作量词通常出现在传媒领域,比如用“第X季”称呼同一系列的电视剧(尤其是美剧、英剧)、综艺节目等,这些传媒名词与“季”相搭配,是存在着认知上的相似性。

首先是个体上的独立性。例如国内的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拍摄了四季,每一季都邀请不同的嘉宾,去往不同的地点体验生活,从而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

其次是在时间上被计量名词都有延续性的特征。例如美剧《吸血鬼日记》从第一季播到了第六季,每一季都延续了上一季的剧情发展。这些传媒概念和“季节”概念的相似之处正是“季”由名词作临时名量词的隐喻基础。

临时名量词在计量事物时有三个特征:首先,临时名量词是“量位”概念。它所计量的单位一般是以整体集合的方式出现的,并非一个个可数的对象,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是否可以重叠上。例如可以说“一件件衣服”,但不能说“一身身水”,原因在于专用名量词“件”可以计数,而临时名量词“身”则是计量“水”这一整体对象。其次,临时名量词计量的是事物的整体面貌。例如“一脸胡子”“一桌饭”,“胡子”有几根,“饭”有多少种,我们无需精确计量,只需要表达它们的整体面貌“多”这一特征即可。最后,临时名量词所计量的是事物模糊的量。作临时量词的名词大多是无指性的,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个体,而是对名词所指称事物的概括。例如人们常说“喝了一肚子水”,“肚子”到底有多大,我们没有具体的计量,只知道是指喝了很多水,在这里“肚子”对于水量的表示和认知都是模糊的。

(二)专用名量词的隐喻

专用名量词多指人们常识性的认知,比如当提到“纸”和“笔”时,人们会很自然地用“张”和“支”来计量。下面以几个常用的专用名量词为例进行分析:

(一)“道”

“道”的本义是“道路”,用作量词后仍然会蕴含原有名词的词义。如:

一道山 一道坡 一道坎 一道街

“山”“坡”“坎”“街”这些特定名词是“道”这一范畴的原型成员,都凸显了事物的[+长条状]这一语义特征,进而扩展到一般长条物和长条形的轨迹。例如:

一道彩虹 一道裂缝 一道印记 一道皱纹

一道激光 一道霞光 一道寒光 一道闪电

与“条”相比,“道”还具有[+依附于载体]的语义特征。“道路”依附于大地,“彩虹”“霞光”“闪电”依附于天空,“皱纹”依附于皮肤。“条”把观察的视角定位在自身,如“一条河”,主要是突出河流自身的长条状特点,“一道河”则把视角定位在一个广阔的空间,突出以大地为背景的长条状河流。

在“一道题”“一道圣旨”“一道公文”的搭配中,这些名词已经完全丧失了中心成员的语义特征,但它们所代表的事物都是以写在书面上的形式完成的,在认知上文字是依附于载体的,而且文字也是以长条状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和“道”的特征存在相似性,通过隐喻促成了这一扩展。

此外,“道”在空间上的长条延伸性也扩展到了时间上的延续性。“一道菜”“一道茶”可以看作是时间有序物,不仅包含了“菜”和“茶”,还包含了整个用菜和用茶过程。

(二)“片”

“片”是指事字,像劈开的木片,本义是指劈开树木之类,作为名词主要有两个义项:1.指扁而薄的东西,如“木片、唱片、影片、雪片、相片”等;2.指整体中的一部分或从较大区域中划分出的较小区域,如“只言片语、片段、土地连成一片”,词中“上片、下片”等。用作量词时主要称量又薄又平的事物。例如:

一片肉 一片面包 一片火腿

还可以用于称量成片的范围。例如:

一片土地 一片沙滩

不仅如此,“片”的范畴还可以扩展到抽象事物中。例如:

一片笑声 一片景象 一片狼藉

(三)“条”

《说文解字》(卷六)中“条”的释义为“条,小枝也”,属名词词性。因此“条”在由名词转化为量词的过程中,所指含义与其作为名词的语义――“树枝”一定有着紧密联系。我们把“条”的量词义归纳为三种:1.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条绳子、一条鱼、一条河”;2.引申用于人体或与人体有关的东西。如“我俩是一条心、一条好汉、一条好嗓子、一条人命”;3.用于某些抽象事物。如“一条妙计、一条意见、一条消息”。

从以上释义可以发现,量词“条”在转化过程中选择了其作为名词的外形属性[+细长]这一语义,且范畴化程度非常深,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长条物:大的、小的、动物的、植物的、具体的、抽象的等。

二、汉语量词的认知机制

量范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认知范畴,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量词来实现的。名词在转化为量词之前,人们对它所具有的语义特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当名词转化为量词时,这些语义特征会被认知主体有选择地扩展到名量词中,这种语义的扩展过程就是通过隐喻完成的。名词与量词之间形成了意义链条,从而更好地帮助人们完成对计量的认知。

(一)同一关系

名量词是由名词充当量词,与数词组合成数量短语,用作定语修饰名词。由于词与词的组合除了受句法功能的限制,还要受语义选择的限制,所以名量词与被修饰名词之间要存在语义特征的“一致性”,即同一关系。这种语义的产生是一个犹的过程,是伴随着人们的认知而显现的。观察角度不同,认知层次不同,对于词义的概括就会不同。例如“一碗水”与“一盆水”,人们用容器性量词来代指“水”的性状,“碗”“盆”有[+可容纳][+盛放饮食的器皿]的语义特征,与“水”的包容性、融入性有相似点,两者可以组合。但由于不同人在不同时刻或者不同场合对“水”有不同的需求和认知,所以对于名量词“碗”和“盆”的使用也不同,这时关注点在两个量词语义特征的区别上。

(二)范畴化

范畴是事物类别的总称,是静态的;范畴化是将不同事物归纳为同一类别的过程,是动态的。在范畴化的过程中,我们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他们之间具有同一关系,可以纳入同一范畴。这一特征反映在语言中就是指词语本身的语义特征,对语义特征的认知也就是对同一关系的识别。名词与量词的匹配也依赖于这种同一关系,是量词根据名词的语义特征对名词所代表的概念进行范畴化的表现。范畴化包含中心成员(范畴原型)和边缘成员以及从中心成员向边缘成员扩展的过程。

量词的范畴化是从中心成员(范畴原型)开始的,这些都是稳固的、常用的、易认知的事物,具有具体性、简单性、客观性特征,一般被认为是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概念。量词和某个或某类中心成员搭配稳定后,会自然而然地向外形、性质相似的边缘成员延伸扩展,其中,隐喻是促进这种扩展的最基本的动因。从认知角度解释,就是人们习惯用已知的概念或语言符号来认识和把握新的概念或事物,形成类比认知。如从“一粒米”到“一粒沙”的扩展,“粒”的本义是米粒,中心成员应是“米”类事物名词。“米”的语义特征是[+小而圆],延伸到“沙”也具有相似特征,就自然地完成了这种扩展。再如,由“一缕线”向“一缕光”“一缕烟”的扩展,“缕”原指线或线状物,用作量词后,主要用来计量细丝状的东西,由于“阳光”“炊烟”在感知上都有[+细长]的特征,使得中心成员由“丝线”这种具象的物质发展至空间范畴,便产生了这种认知投射。

(三)隐喻功能

1.隐喻是名量词产生的重要途径

隐喻涉及到两种事物或两类概念,当把两类完全不同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时,往往会造成语义上的冲突。例如“一叶扁舟”和“一线生机”,“叶”和“线”本义是名词,和“扁舟”“生机”各属于不同的语义场,但由于两者在外形和认知心理上的相似,便出现了部分语义特征转移的现象,所以名词可以被借作量词形成量词短语。隐喻把看似把不同的语义场内的词连在一起,实际上却隐含着深层语义特征的相似性。正是这种相似性促成了名量词的产生。

2.隐喻实现了名量词与名词的互动

在量词短语中,名词充当本体,量词充当喻体,喻体的某些特征通过隐喻映射转移到本体上,这一过程是两者互动的结果。

首先,量词的具体意义被削弱。“一叶扁舟”中,“叶”的具体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被削弱,只剩下最典型最突出的特点来指代整个事物,两者在认知上都有扁长的特点,这种特点实际上是一种抽象概念的意义,也蕴含有人们的一种审美取向。

其次,量词的部分语义特征流向名词。例如“一丝希望”“一片苦心”,量词表量的作用减弱,表形的作用增强。隐喻中暗含了人们的联想和情感的表达,以“丝”的细小形容“希望”的渺茫,以“片”的空间感形容“苦心”之多,“希望”与“苦心”都是抽象的、不可见的,“丝”和“片”把这种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显示出量词的形象色彩。

三、名量词非常规搭配的隐喻分析

前文所提到的都是名量词与名词之间的常规搭配,这是人类认知的自觉使然,但是人们经常会在文学作品中看到一些非常规搭配的现象。作者为了艺术表达或语用的需要,追求语言的形象生动,把语义冲突的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怪异感。基于上文对名量词认知机制的分析,我们可以从隐喻的角度对这种非常规搭配现象作出解释。

名量词与名词的非常规搭配是一种特殊的隐喻表达,两者的相似性是认知域间语义特征转移的结果。相似性可分为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前者是基于视、嗅、听、味和触等感官所获得的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似性,后者是主观想象和感性思维的结果。例如:

(1)从树林的枝桠间看见,一镜圆月正是在山顶的碧空。(周同宾《天籁》)

名词“镜”是指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临时被借作量词后,其[+映照]的语义特征仍然存在,且镜子大多是圆形或方形的。与其搭配的名词“圆月”,首先在外型上与“镜”相似,其次在特定环境“碧空”的衬托下,圆月又给人一种明亮净澈的感觉,仿佛能倒映出枝桠似的,“镜”[+映照]的语义转移到“圆月”的过程也更具说服力,使“圆月”的外形特征得到突显。再如:

(2)只记住我今天的话,留心那一掬温存、几朵吻,留心那几炷笑。(闻一多《收回》)

常规名量词“朵”通常与“花”“云”这类指代美好动人事物的名词搭配。在这类常规搭配中,[+美好]的语义特征转移到量词“朵”的语义域中,使“朵”具有了美好漂亮的外在感知。在例(2)中,作者用“朵”来修饰“吻”,把[+美好]的语义特征转移到“吻”上,将“吻”这一内在感受传达得栩栩如生、美好动人,令读者感同身受。由此,非常规的搭配在此也变得合情合理、生动形象。

隐喻不仅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方式,还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重要思维方式。修辞的促发丰富了汉语量词,把语义冲突的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而认知上的隐喻则消解了这种语义冲突,并达成生动具象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隐喻不仅丰富了量词系统,帮助人们从认知和思维方式上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量词,还创新了词汇语义,保持了语言旺盛的生命力。名量词的出现,是隐喻在语言上的实践,它实现了名量词与名词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满足了文学作品中作者艺术表达的需要,从而带给读者新鲜独特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黎锦熙,刘世儒.汉语语法教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2]刘晨红.临时名量词与名词匹配的认知机制[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3]张颖炜.汉语量词的隐喻化认知说略[J].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7).

[4]赵春彦,尹智慧.浅析网络语言[J].内江科技,2010,(1).

[5]宗守云.汉语量词的认知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2.

[6]宗守云.量词范畴化的途径和动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11,(3).

[7]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

江大学出版社,2015.

(毛鸣 江苏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