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语文教师文化养成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一,文学理论和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理论是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基础,没有文学理论指导的语文教学活动是苍白无力的,是肤浅的,大学语文教师要时常关注新的文学理论信息,阅读有关的文学理论书籍,更新完善自己已有的文学理论知识体系。大学是一个新思想相互碰撞的地方,是一个学术研究的高地,大学的语文研究必然会触及到大量的文学评论,面对文学评论方面纷繁复杂的学术争端,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独特的评判能力,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学评论角度,不能一直被已有的东西牵着鼻子走,要给学生以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
第二,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
教育学系统地揭示了教育领域里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表现等,教师学习心理学,有利于准确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便于师生沟通。正如一个缺乏坚实古文基础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考古学家一样,没有深厚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功底的教师,很难成为优秀的教师。语文教师除了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娴熟精通之外,还需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理论,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第三,专业技能。
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不仅包括大量的语文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掌握,还包括操作技能的具备,如普通话、写字等。在此意义上来说,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普通话的要求要比其他科目的教师要高,钢笔、粉笔字、毛笔字的书写也比其他科目的教师要高。有人说,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像播音员和主持人那样富有魅力,而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甲等。可见,普通话水平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是多么重要。在普遍使用PPT代替板书的今天,语文教师要谨防写字功力的下滑。
第四,文化视野。
语文是一个基础科目,大学的语文同样如此,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其他科目服务的,为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的养成服务的。因此,教师不应该只关注读写技巧这些比较突出的语文知识,应该放宽自己的视野,丰富各种其他的文化知识,比如说字画的鉴赏知识、文本的历史背景知识、信息知识、时尚文化知识、创意文化知识等。
二、大学语文教师文化养成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语文教师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更是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在此意义上来说,大学语文教师的文化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教师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文化传播、审美教育和师生沟通。首先,利于文化的传播。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是教育他人的资本和前提。在“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教育理念早已升级为“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长流水”的今天,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渊博的知识以及良好的品行。文化的积累就好比是种子,没有种子怎么能播种?又如何去收获?其次,利于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美学原理和法则,结合教材中的课文来塑造人的教育。教师的文化素养在审美教育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只有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做基础,教师才能顺利开展高质量的审美活动。再次,利于师生沟通。当今信息时代,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修养,具备文化敏感性,以自己丰富的文化涵养、多元的文化价值判断作为师生双方的纽带去联结和影响学生。
三、大学语文教师文化养成的途径
第一,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就必须依赖于读书和学习,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成倍的吸收书中的精华,有助于教师提升和凝结教学艺术和教学经验。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读书习惯,而且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首先应该善于读杂书,特别是读专业之外的书。大学语文的综合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关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法律等诸多方面的知识。鲁迅先生就建议读杂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其次,应该养成边读书边做批注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一生治学的经验之谈。无论是哪一类的书,都要写读书笔记,只有这样,当向学生推荐或者学生询问起来时才有把握向学生们介绍这本书的内涵及自己的感受。
第二,保持较高水平的师识师能
师识师能,即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这属于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的重要部分。语文教师的知识主要包括对文学常识、文学理论的掌握、文学创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再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知识库,丰富自己的涵养。语文能力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以及汉字的书写能力,后两项是语文教师特别要重视的,也是区别于其他科目教师的特殊要求,语文教师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对于说好普通话和写好规范字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教师只有保持保持较高水平的师识师能,才能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
第三,提高文化学养
文化学养是指有丰富全面的文献方面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对文献和相关书籍资料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有着丰富的期刊、图书等文献资源,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和理论书籍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理论修养。大学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积淀才能在课堂上厚积薄发、应用自如。不仅要研究诗词歌赋,还要研究野史奇谈,不仅要读十四行诗与神曲,还要细品《悲惨世界》和《堂•吉诃德》。
第四,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
一个语文教师不应该将自己的精力和学术视角仅仅放在语文课本上,应该拓宽自己的视野,将对知识的追求延伸到其他相关领域。知识是相通的,没有哪一个科目是独立而存在的。当一个教师在其他的相关领域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就会扩大知识范围,增长自己的独到见解以及文化储备,同时也会增加自身的吸引力。现在大学中的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比如说研究易经、佛学,擅长毛笔字、国画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培养人文情怀,陶冶情操,同时也给学生树立了好的榜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第五,参加学术研究活动
学术研究是大学教师的必修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寻求自身的突破,并且还能丰富整理已有的知识,对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大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大学的语文教师大多都有自己的主攻领域,有的是古代文学、有的是当代文学、有的是古代汉语、有的是现代汉语,还有的是美学、语言学、写作学等。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同人文学科的教师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学术研究,相互推荐优秀书目,拓展彼此的学术视野,启发综合研究的思路。具体来讲,大学的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综合学术技能,就需要积极组织和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学术活动,例如参加全国大学语文研讨会、发表大学语文研究的相关论文、编写大学语文的教材等。
第六,培养文化敏感性
文化敏感性是指始终警觉地意识到文化多元存在的价值,并对不同的文化保持应有的尊重态度。文化敏感性已成为当代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这样一个多种文化异彩纷呈的时代,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培养文化敏感性,摆脱文化偏见和束缚,始终保持一种对多元文化的开放态度,加强对不同文化观念、价值和行为的认知和理解,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心理和思维习惯,保持文化中立态度。培养和保持文化敏感性,就要反对习惯于从已有的、自我的文化观点和价值标准出发的行为,反对那种对主流文化之外的文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姿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多元文化时代的要求和挑战,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素养的“文化公民”。以上主要讨论的是大学语文教师文化养成问题。首先探讨了大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养的内涵,其次分析并指出了大学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最后对大学语文教师文化养成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文化养成对大学语文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当一个语文教师有了深厚的文化功底,才能在讲台上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作者:赵焕亭 单位:平顶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