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慌慌的经历比杜拉拉的故事更值得参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慌慌的经历比杜拉拉的故事更值得参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毕业第一年:慌慌都市打拼记

作者:小美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7月

2009年12月中旬某日,陈明俊老师看电视早新闻时,注意到北京电视台关于蚁族女孩小美在网上画“慌慌”的报道,随后告诉我找贴子关注一下。

帖题叫《80后女生经历的杯具:蚁族女慌慌都市打拼记》。我看到帖子时,其点击率已经突破20万,那时,距她开始发贴的12月4日也就过了半月左右。

小美的漫画,画风清新,故事朴直真实,跟帖共鸣者良多。遗憾的是,画的数量不足40张,做成书,要下大工夫。

联系到作者小美是在当天下午,我详细询问了她的创作计划和进度。那时才知,她真的是因为失业无事,不得不蜗居于斗室,全凭心中意气,每天每夜,画着“慌慌”初到北京拼搏奋斗的故事。

和小美约好两天后在公司见面细聊。当我在地铁口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在会议室跟她聊蚁族生活的时候,送她回去的时候,她给我的印象都是单纯、坦诚、无机心,这一印象至今如是。那几天,我和猿渡静子女士总是担心她穷,没钱用,总想给她一些具体的帮助,我们也曾经历过一无所有开始的毕业第一年。当时蚁族话题正热,《蚁族》一书中很多让人寒心的案例,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担心眼前这个文静稚嫩的女孩所过的生活会有多么拮据。

面对这部还远未成型的书稿,做与不做、签与不签,我矛盾过。一般而言,在网上看帖的满意度如果是80%,那么为出版它所做的工作,仍需要再付出至少80%的努力,这两个80%相乘以后,我们最终所能收获的只是64%的满意度。如果连这都达不到,那一定不会是令人满意的一本书。如果最终我们得到一个勉强的结果,值得吗?

我告诉陈老师,慌慌的故事比之文字书《蚁族》确有不可替代之处,她通过图画表达文字不能言尽的蚁族生活,将会成为第一本属于蚁族自己的原创绘本,她不计得失,没有粉饰,生活是什么,她就画什么,犹如“直播”!我们多花些力气,还是能做出一本像样的蚁族漫画读本。陈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示意着手去做。幸得小美信任,12月底,她在好几家出版方里最终选择了把“书稿”交给我们。为了解决她的后顾之忧,我们一周内预付了一半的版税给她。

此后,我与小美在办公室、咖啡馆,通过QQ,经过多次交流大体上确定了“慌慌的故事”:保留日记体的形式,以小美本人的经历为底本,结合在北京同龄打拼者的故事,将真实、勇敢、不完美但积极向上的“慌慌”形象刻画出来,呈现当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求生存、谋发展的生活历程。我们约好,春节后的3月初完稿。

春节过后,小美给我的画稿,与先前谈到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于是,我们又重新沟通,补稿、完善,直到4月仍有许多不足。这以后,编辑刘恩凡加入进来,开始对基本画完的稿件中存在的情节不足,颜色不统一,文字错漏等问题继续进行完善;解决这些问题,工作量很大,如果没有她的努力,“慌慌”跟读者见面的日期恐怕还会后延。因为刘恩凡在年龄、性别、经历上与慌慌的相似之处较多,她从一开始就被慌慌的故事打动,也正是因为有着与慌慌感同身受的经历,她在编辑过程中投入了比以往编辑的图书更多的感情和精力。

原创作品,尤其是新人原创作品的编辑出版,非常考验编辑心力和耐力,编辑和作者仿佛结伴于一次马拉松长跑,要跑到终点,还要跑得愉快,这就要求编辑跟作者同心协力,充分沟通。编辑要及时掌握作者的创作进度和态度,要正确评估作者的能力,适时调整出版进度和成效,要关心作者,让他始终保持一个比较放松的心态,以平常心继续创作。

小美是第一次出书,第一次接触出版,在此之前,她对出版工作的规范和要求一无所知,这时,让她知情尤为重要,只有她理解了,才能更好地配合。实际上,反复纠错反复修改,尤其是最后阶段的冲刺,发现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小美都快要崩溃了。事后,用她自己的话说:大学四年,自己都没这么拼命过。

陈明俊老师曾在一次对新编辑的谈话中,提到毕业第一年参加工作要树立“正面看待问题”的态度,养成“认真做好小事情”的习惯,这同样适用与刚刚毕业的小美,而且对她今后的职业生涯一定会产生良性影响。也因此,在整个编辑出版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耐心地等待小美。我相信,慌慌的出版故事,小美从中所获得的不只是一本书,弥足珍贵的成长历练才是她最为重大的收获。而这,也是年长他几岁的编辑非常愿意看到的。

在较长的编辑过程中,慌慌的,自己的,以及很多毕业生毕业第一年的故事,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之所以成为低收入、低生活质量的蚁居人群,一方面是激烈的竞争导致的无法就业,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缺乏清醒认识、对职业和人生缺乏规划所造成的。《毕业第一年:慌慌都市打拼记》中的慌慌、BOBO、芳芳甚至包括作者小美本人,都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进入社会和职场的心理和技能准备,这才致使他们本可以避免的一些弯路和辛苦无法避免。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一半应该由自己承担,一半须由大学职业教育的缺失不足和社会环境的疲劣来买单。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疼痛和磨砺是由稚嫩走向成熟必需的代价。在大都市打拼,就更是走上了一条比家乡小城更艰难的奋斗之路。大学毕业第一年,就是蜗居+奋斗!举国年轻人大半如此,慌慌也只是其中之一。慌慌的故事,是很多在大都市打拼的女孩,无法回避的现实、无法忘却的记忆。这现实不可怕,慌慌们要试着适应它、改变它;这记忆不丢人,慌慌们要互相拥抱和鼓励。

做文案、定封面,书名最后确定为《毕业第一年:慌慌都市打拼记》。

我无意拿《毕业第一年:慌慌都市打拼记》与《杜拉拉升职记》相比,但我诚恳地认为,毕业第一年的大学生,是慌慌,不是杜拉拉,或者说大家得首先做慌慌,然后才有可能成为杜拉拉,首先得低薪生存然后才可能高薪发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杜拉拉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故事,一张大饼,而慌慌却是刻骨铭心的现实。从这个角度看,慌慌的经历倒比杜拉拉的更值得参考。相对于市面上冠以蚁族之名出版的书,都是“事业有成人士”写就的矫情故事而言,小美更值得读者信任。

《毕业第一年:慌慌都市打拼记》,作为一个80后普通女大学生给自己,也给同龄人的一份特殊的青春纪念礼,天然负载了太多无可奈何的沉重,但慌慌勇敢、坚韧、自省、奋发、乐观的品质,却让她最终嗅到了梦想的芬芳。

而小美,或许是中国最普通又最幸运的蚁族女孩了,她今后的道路,我们依旧为她准备着祝福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