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学经典的困境与突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学经典的困境与突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冲击,文学经典的处境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娱乐化倾向和离心倾向都为文学经典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何走出当下困境,如何让人们重新认识经典的重要性,如何回应文学经典消亡论,这些都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关注经典、阅读经典已不是简单的个体问题,而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关键词:文学经典;困境;突围;经典改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130-02

文学经典一直以来都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又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并非文学经典异常火热,而是距离人们越来越远。文学经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双重挤压下,处境渐趋尴尬,阅读群体也逐渐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文学经典搬上银幕,改编后的文学作品给受众带来文学盛宴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侵蚀着经典的固有形象。文学经典如何从当下的消费主义语境中突围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学经典的现状

市场经济、消费主义、电子媒介、图像时代都对经典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注经典、阅读经典的人群逐步萎缩,甚至有人感慨:“当我们现在大谈特谈经典的同时,经典就已经渐渐远离我们了。”[1]这一论断可以从高校学生的经典阅读调查结果中得到印证。《红楼梦》和《战争与和平》是中外文学名著,也是名副其实的经典之作,它们应该是学生眼中的宠儿,但对北京10所高校的2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读过《红楼梦》等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只有11.3%,读过《战争与和平》的只占42%”[2]。这两部文学名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何等重要,它们的命运尚且如此,其它文学经典的处境可想而知。

文学经典在传播中的另一遭遇是被改编或被改编后搬上银幕。经典的改编由来已久,近年来中国对经典的改编进行得如火如荼。其实改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典经过改编进入千家万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经典的作用,无论对社会发展还是民智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改编经典的负面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对文学经典形成了巨大挑战。受改编者等诸多因素影响,改编后经典往往难以保持“原汁原味”,进而导致受众对经典误解。改编后的文学经典被搬上银幕后命运也不尽相同。早年改编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向经典致敬,尽力维护经典原貌,从而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时下经过改编的文学经典在银幕上呈泛滥之势,显然在吃文学经典影响力的老本,是对经典的不敬。扭曲原著精神、篡改经典、亵渎经典等行为无疑是对受众群体的一种戕害。2013年上映的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让不少年轻观众产生沉闷之感,影片过多地削弱了原著的力量。《悲惨世界》显然是一流经典,但却难以改编为一流电影。原因很简单,一流电影需要一流导演,而且导演还需很高的文学素养。因此,一流文学经典和一流电影难以画上等号。

二、文学经典的困境

人们对文学经典的态度变化是经典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以往,从个人层面来看,人们将阅读经典视为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开卷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这句话在清朝甚是流行,它体现了文学经典的地位和作用。但当下我们听到了对文学经典的质疑之声。以在校高中学生为例,应试语文教学挫伤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非但没有阅读需求,甚至还心生厌恶。北京在校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调查结果也让我们感到它正逐渐远离人们视线。不仅是大学生,就连硕士生和博士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章德宁在招聘编辑时对北京部分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众多的大学生,即使是汉语文学方面的硕博士研究生,也缺少阅读文学经典的习惯与兴趣。”[3]中学生、大学生以及硕博士研究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对待文学经典的态度着实让我们感到问题的严重。学生对待文学经典的态度同样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在文学史教学中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不读或不爱读,也不愿意阅读文学作品,不管它是不是经典。学生的这种态度与某些机构的调查结果遥相呼应。2013年,有机构推出“另类”读书排行榜,评定10本最不受欢迎文学经典,其结果令人哭笑不得,四大名著不幸“中枪”,《红楼梦》居然高居榜首。我们先撇开该机构调查方法得当与否不说,这至少反映出眼下一部分人对待文学经典的心态。

“文学经典消亡论”也对经典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冲击。2003年,美国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在《论文学》中为我们提出了关于文学经典命运的悖论:“文学的终结就在眼前,文学的时代几近尾声……文学尽管在趋近它的终点,但它绵延不绝且无处不在。”[4]按照米勒的观点,文学时代几近尾声,接近终点,就是说文学将不复存在,但又说文学“绵延不绝”且“无处不在”,这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事实上,文学经典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正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中,文学经典才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米勒的观点着实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甚至有人认为21世纪就是没有文学经典的世纪,因为人们感知周围世界的方式不断增多,影视、卡拉OK、酒吧、美容院、健身房,甚至是星巴克、超市或者远足、听音乐都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依照这种观点,我们似乎感到文学经典即将进入“厄运时代”,进入一个消解传统、权威以及任何既定价值的时代。文学经典消亡论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行,随着社会物质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精神力量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而作为提升人们精神力量的文学经典难免被推上风口浪尖。对文学经典存在的合理性的质疑反映了人们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化面前所出现的迷惘和徘徊。

当下的消费文化与电子媒介也与文学经典的困境有着密切的关联。文学经典一方面饱受消费主义的侵蚀,在消费文化的歌声中黯然伤神;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粉墨登场,成为消费文化中的资本增值要素。正是在消费文化的嘲弄与解构中,文学经典在艰难中继续前行。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和艺术生活化泛审美观都从不同程度上消解了文学经典的魅力,文学经典先前的权威和神圣在它们面前几乎无处存身。因此,消费主义文化对文学经典的影响是巨大而致命的。也正是如此,消费主义在给中国文化带来冲击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文学经典的困境。在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经典之所以面临危机,在谭旭东看来,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一是电子媒介所导引的多元主义和多元化立场消解了中心权威,动摇了原来似乎具有永久正典的经典。……二是大众文化文本经典化,使得传统的以精英文化为主的经典发生了动摇。三是理论批评话语之争引发了经典的危机。”[5]多元主义和多元化的立场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学经典原有的权威受到挑战。大众文本的经典化使人们在现实中有了更多的经典文本选择,传统的经典读本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部分读者。

三、文学经典的突围

文学经典要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中突围,我们需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它的作用和价值。经典读本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是一般的流行读物无法比拟的,因此,对个人而言,文学经典不仅是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还是提升自身素养的关键环节。文学经典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是一个民族甚至是整个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文学经典的民族必将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没有文学经典的社会也终将是浮躁的社会。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那么完全可以说,我们民族的文学经典也同样是世界的文学经典。一个没有文学经典的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就无法向他国提供本国的民族文化精髓,因此,这样的民族是非常可怕的,也是非常可悲的。正因为这样,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对推广本国文学经典极为重视,同时又注重对外国文学经典的学习,因为外国文学经典是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而促进自身更好更快发展,现如今世界各国均已达成共识,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向。认识到文学经典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我们才可能重新回到阅读经典、重视经典的轨道上来,缓解甚至化解文学经典面临的困境。相反,如果只顾眼前利益,缺乏战略眼光,个人和社会发展图一时之快,这种发展最终将缺乏源动力和可持续性。

转变人们对文学经典的认知是助其突围的关键一环。文学经典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整个社会的心态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对文学的态度,不仅反映着我们中华民族对待文化的态度,也反映着对优秀文明成果的态度和对人类历史经验传承的态度。文学经典无疑是优秀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态度能够直接反映我们对人类历史经验传承的态度。只有态度端正,只有尊重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为民族的发展带来真正的希望。数千年来,文学经典对中华文明的兴衰延续、对国民人格的塑造以及对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增强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细细品来,《诗经》《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红楼梦》等经典都给我们以无尽的精神滋养,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曹禺和冰心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一笔又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商品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文学经典对于个人乃至民族发展而言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能放松精神文明建设,更不能在“两手抓”的过程中出现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我们要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文学经典在此过程中举足轻重,推广和普及文学经典已刻不容缓。个人、家庭、社会、媒体、市场及政府相关部门都应为实现这一目标增砖添瓦,如果我们仍然拘囿于短浅的目光,蒙受损失的就不仅仅是我们的文学经典了,而是我们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前途。

历经风云变幻,经典的本质并未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对个人、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消费主义的盛行冲击了文学经典的阅读市场,读图时代又进一步加剧了文学经典的困境,使文学经典渐渐远离人们视线。经典的改编在普及经典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学经典本身造成了损害。可以说,文学经典的尴尬境地是多种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文学经典若要突围,同样需要包括个人、社会、市场等各方因素的合力。文学经典的价值我们讨论得已经足够多,但我们仍要继续探讨文学经典,是因为我们还未发掘它的全部价值,我们对文学经典的解读也远没达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经典作家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学成就的一种标识、一张名片。提及俄国文学,我们立刻就会想到托尔斯泰,提到英国文学,莎士比亚立刻会跃入我们的脑海,因为他们已经成为文学经典的代名词。我们很难想象,英国文学史如果没有莎士比亚将会逊色多少。经过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冲击,我国的文学经典仍然需要在提升民智方面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当下文学经典的发展出现的些许曲折并不是“经典无用论”和“经典消亡论”存在的理由,我们要做的是维护经典、阅读经典并为经典的传播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宋强.外国文学经典要维护也要普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8-3(005).

〔2〕王建柱.关注文学经典[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6-6(004).

〔3〕李浩.图像时代,谁还在阅读文学经典[N].北京日报,2006-8-1(014).

〔4〕孟繁华.21世纪:没有文学经典的时代[N].中华读书报,2005-08-10(010).

〔5〕谭旭东.电子媒介与文学经典的当代危机[N].学习时报,2008-11-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