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西现象:茧丝产业做强离不开质量护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西现象:茧丝产业做强离不开质量护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碧绿桑园遮望眼,如雪蚕茧堆成山。10月末的广西,正是一年中养蚕季节的尾巴。走进广西的村村寨寨,依然可以看到桑蚕丰收的场景。

过去提到茧丝产业,许多民众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江浙”,然而随着我国“东桑西移”等一系列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从2005年至今,广西蚕茧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首位,生丝产量自2009开始连续6年保持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蚕茧之乡。专业纤检机构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默默地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东桑西移,善民之果

村民老石是广西宜州市石别镇永定村的一位养蚕户。每年的4月初到10月末,都是他忙碌的季节。不同于山东、浙江的是,每年蚕茧只产2~4批。广西由于气候温暖,每年蚕茧可以稳定产出12个批次,甚至更多,一年中的大半年时间都可以养蚕。

老石现在已经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养蚕大户,宜州市政府更是在他家的养蚕场建立了养蚕集约化技术示范基地。老石的养蚕基地面积有200多平米,每半个月大概就能养10多张蚕种的蚕,而这些蚕需要20~30亩的桑田来供养。

当记者问起老石的收入时,他“狡黠”的一笑,没有回答。但是为了照顾这些桑田,老石每天要雇8个妇女,而这些女工都是当地的一些村民,酬劳是一天100元。大家都说,老石现在的产业做大了。

近几年来,广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的契机,成功推进了茧丝产业的迅猛发展。2014年广西全区桑园面积288.95万亩,年蚕茧产量33.96万吨,生丝产量达4.07万吨,三项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

像老石这样从事养蚕工作的农户,宜州有10万户,整个广西更是不可胜数,而这些养蚕户还只是整个茧丝绸行业中小小的一环。因为茧丝绸行业偏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在这个链条的每个环节上都需要投入不少的人力。

小韦是宜州农村的一个90后女孩,现在她已经是一个三岁男孩的妈妈,过去她在珠三角的服装厂打工,现在她回到了家乡的缫丝厂上班。缫丝是个辛苦活,小韦每天要倒两班,在纺机旁工作8个小时。

“干什么活不累呢?在广东打工的时候活也不轻松。我现在是两班倒,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能回家,可以给家里的老人孩子做口饭吃,还能趁着中午睡一觉。”小韦说。

现在小韦每个月能领4000块的工资,宜州的房价也不过每平米四五千元。她说她想在宜州买房,想有个自己的家。小韦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广西,茧丝绸产业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宜州等地下辖的县镇,而吸引的主要劳动人口就是这些县镇周边的农民,这些农民过去都是外出打工的主力。

据当地官员估算,通过茧丝绸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广西创造了上百万个相关的就业机会,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工作。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是一笔经济账,也是一笔亲情账。这些劳动力的回归,不但保障了广西茧丝产业劳动力的充足,更缓解了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些社会问题。

孟子说,民有恒产而有恒心。在广西的普通县城,一套房子每平米4000多元,一碗足够普通青年吃饱的米粉6块钱,而一个月在缫丝厂打工的工资是3000到4000元。茧丝产业为广西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自己的努力,打下一个家业。

监管质量,兴业之基

广西茧丝绸产业如今已经做得够大,如何越做越优,越做越强?保住甚至扩大上百万人的就业机会?这是政府和从业者在考虑的问题。

产业做强离不开质量提升,目前广西茧丝质量的整体水平还在中低游徘徊。

“目前,广西的茧丝绸行业基本处在一个‘不愁销路’的形势下。高品位生丝有高品位生丝的销路,可以出口欧美日本或卖给国内的高端丝绸制品厂;而低端生丝销路也很广阔,出口印度东南亚或者本地消化。”广西纤维检验所的黎国勇说。

良好的市场形势,容易使从业者产生惰性。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正确的引导。

广西纤检所是我国质监系统的一个专业地方纤检机构,主要业务就是对纤维及其制品质量进行质量监管,而其质量监管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公证检验。

公证检验与一般质量检验不同,它是国家对纤维质量、数量进行监控的一种行政手段,是质量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由国家财政列支专项经费。公检证书除了作为质量、数量凭证外,也是国家制定纤维宏观调控政策的依据之一。

在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记者遇到了一对正在进行干茧交易的买家和卖家。谈到干茧公证检验,这位卖家对记者说:“因为纤检机构不参与买卖,而且作为政府部门有这个公信力,所以关于我卖的蚕茧质量给出的公证检验数据买卖双方都信得过,通过这个质量数据,我的蚕茧到底值多少钱就有了一个准确的标杆。不像过去那样盲人摸象,被买方压价也只能吃个哑巴亏。”

今年是广西实行干茧公证检验的第8个年头,如今,公证检验证书在市场交易、价格形成以及结算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公检证书充当了质量凭证和结算依据。

“现在我们交易市场的干茧交易结算全部依据公检证书进行计价结算。本质上,公检制度维护了‘优茧优价’的市场规则。质量上乘的干茧卖得好,真正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他以后才会愿意花心思好好地把蚕茧质量搞上去。过去买卖双方也遵从着一种蒙昧的‘优茧优价’原则,但是这个质到底优不优、价到底合不合理,没人说了算。公证检验的出现把过去广西蚕茧交易的‘原生态’转变到了一个有理可依、有据可循的状态。”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晖说。

据陈晖介绍,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从2007年与广西纤检所合作,引入公证检验证书作为交易双方结算时质量和价格的依据,如今,公检证书的指标成为了决定交易市场干茧价格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大宗茧丝交易市场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进而又成为了决定整个广西蚕茧价格的重要因素。

这就是公证检验的作用。有了干茧公检证书作为交易干茧的质量凭证和结算依据,茧农放心,企业放心,交易市场的管理者也放心。一方面提高了蚕农养殖好茧、茧站收购好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蚕农、茧站通过干茧公检质量数据的反馈,改进种桑养蚕技术,加强鲜茧收烘质量控制等措施,蚕茧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目前,在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使用公检数据进行交易达到100%,年交易额达10多亿元,试点企业利用公检数据进行结算或参考结算达75%以上。

要说公检的力量有多大,一组数据可以清楚地表明。单以宜州一个地方来说,自开展公检以来,宜州4A的生丝从80%不到提升到90%以上,5A生丝从不到20%提升到35%,上车茧率从原来的85%不到提升到88.2%。

“企业为了提高桑蚕干茧的毛茧出丝率,使干茧获得更高的价格,在参加公检前对桑蚕干茧进行分类摘选,把双宫茧、下烂茧等摘选出来,提高桑蚕干茧的上车茧率、毛茧出丝率和洁净度,从而提高了生丝的质量。”广西纤检所宜州实验室的负责人邓文杰说。

而公证检验是完全免费的,这一点又让交易各方进一步感到了实惠。目前,按照中国纤维检验局的规划,广西纤检所在南宁、柳州、宜州建立了三个公检实验室,基本覆盖了广西的主要茧丝产区。

“我们就在产地为市场服务,大大提高了便利性。”广西纤检所的黎国勇说。

公检还有一条隐性的作用往往被人们忽略:“多年进行的公检给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蚕茧质量数据,形成了一个对于广西蚕茧质量庞大的数据库。通过对公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对广西蚕茧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质量变化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依据这些数据,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或者进行改进蚕桑品种等技术工作都有了重要依据。”黎国勇说。

心系产业,履职之本

纤检机构除了质量监管和公证检验基本职能外,还能为产业发展做些什么呢?

“我对纤检机构职能作用的理解是,凡是有利于茧丝绸质量提升的事情,就都是我们的职责,这就是质检总局领导提倡的大质检概念。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为广西的茧丝产业更多地出一份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是我们每个纤检人的责任。”黎国勇说。

邓文杰是广西纤检所宜州实验室的负责人,自从实验室建立起,他就忙个不停。每天不是在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就是走访到各个企业了解情况。嘉凤丝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梁文军和邓文杰打了5年的交道,算是老朋友。两个人的认识也是因为公检结缘。

“当时宜州实验室做干茧公检,所用的蚕茧和我们厂里用的蚕茧是同一批,但是最后检出出丝率和解舒率都比我们厂里的要高,这让我很困惑。”梁文军说。

原来,同样质量的一批蚕茧,因为不同的技术和加工人员的操作水平,最后生产出的生丝质量也会大有不同。邓文杰介绍,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企业生产不同于我们实验室的小规模操作,在生产工艺上不如实验室精准;另一个原因就是企业生产人员的技术不足。

知道了这个门道,邓文杰动起了心思,如何能通过实验室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帮助企业提高生丝质量和产量呢?

通过和实验室里的技术人员商量,也了解了一些外省的经验,邓文杰决定将缫丝厂的技术骨干请到实验室里来培训,后来干脆把实验室人员派到各个厂里去做技术指导。

“有的时候企业员工很忙,那我们干脆就去企业给他们做技术指导,除了做技术培训,企业也会跟我询问一些设备上的事,哪种品牌缫丝机效率比较好,哪种比较耐用,我知道的都会告诉他们。”邓文杰说。

学了技术,积聚力量,嘉凤丝业在今年购置了8台最新的缫丝设备,使厂里的生产能力一跃成为当地的前几名。

嘉凤丝业并不是个例。广西纤检所通过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培训,几年来已为多家缫丝企业提供生丝、干茧检验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企业的检验技术水平,使企业销售的产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利用广西纤检实验室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为本地缫丝企业提供比对试验。经过试验,利用公检数据改进生产工艺参数,提高了蚕茧的解舒率和出丝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今年,经过几年的筹备,在中国纤维检验局的支持下,广西纤检所着手将单纯的干茧公证检验扩展到生丝领域。梁文军听到这个消息显得很高兴。“因为我们广西的生丝出口比较多,这就需要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商检证书。每年我们公司支付的商检费用需要20多万,并且商检员每次要从南宁赶来这里,路途远,时效性上并不是很足。”梁文军说。

因为公证检验是免费的,而且检验机构就在本地,如果真能展开,对梁文军来说是个不小的减负。

从最开始的干茧公检到目前筹备的生丝公检,从对茧丝质量的执法监督到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所做的服务,广西纤检所的影响正在扩大到茧丝绸产业的每个链条。然而这个进程却依然有些滞后于广西茧丝产业飞速发展的步伐,在走访中,有的企业反映,目前公证检验需求满足度还有缺口。因为广西的茧丝产业实在发展太快!

“从发挥公检作用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工作尚有不足。”黎国勇说。

据他介绍,未来一段时间,广西纤检所将针对性地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探索研究干茧公检数据与实际缫丝生产工艺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引导缫丝企业利用公检数据合理储备原料、科学调整生产工艺、灵活组织生产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研究空间;二是充分发掘干茧公检大数据,深入分析产业状况,建立质量预警机制,为地方政府实施茧丝产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这是干茧公证检验职能的必然延伸,也是纤检人“有为才能有位”进取精神的积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