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香云纱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香云纱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香云纱的特点、发展文化、加工过程及其发展现状等等,并对香云纱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香云纱;特点;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F4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330-2

香云纱,一种广州特产纱绸衣料,丝绸中的极品,是用蚕丝、植物果汁、河泥等天然原料经过长时间、反复多次地印染而成的,是一种全手工的天然的保健产品。香云纱的主要生产原料为桑蚕丝、薯莨和河泥,其原料来源的局限性也带来了香云纱大规模生产的不便,还有它颜色的单一性,及其复杂的生产工序,也使香云纱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从目前看,香云纱在市场上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因此对香云纱的研究也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增加香云纱的产量以扩大香云纱在市场上的地位。

1 香云纱的特点

香云纱又名莨纱绸,黑胶绸或拷绸,薯莨纱,是经茨莨液浸渍处理的上等的蚕丝丝织物。它是广东丝绸中的珍品,已经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遗传于珠江三角洲民间的一种传统植物染色工艺。面料以丝绸为主,颜色黑亮,是做时装的上等面料。它使用的染色材料是一种植物果,在山区野生,名字叫薯莨。用其果汁浸泡布料,在阳光下浸晒30-40遍后用本地河涌底的淤泥陶于布面上起化学反应而成,其工艺全为手,机械不能代替。

正是由于香云纱全部用天然材料全手工制作而成,而且薯莨又有清热化瘀的功效,所以穿着触感柔软清凉,是不容置疑的环保服装。具有越穿越油润乌亮、

越穿越轻快凉爽的特点。

2 香云纱的发展文化

香云纱的历史悠久,目前已被列入广东省文化保护遗产之一,据资料记载,香云纱最早出现在明朝永乐年间,当时广东已经开始生产莨纱绸,并用于出口,一直到清明道光年间,香云纱已经是一种比较贵重的物品,价格不菲。当时的莨纱绸多被称为香云纱,在解放后,由于生产香云纱的晒莨坯布不同,又分为香云纱或莨纱绸,香云纱是指以纱组织类为坯布的成品,为其他平纹类为坯布生产出来的称为莨绸。之后,随着丝绸品种的不断增加,出现了以棉麻为原料的丝绸产品,织物组织也出现了绉缎类和提花类,因此用来晒莨的坯布种类也越来越多,但不管组织和原料不同,之后都统称为莨纱绸。传统的莨纱绸一般都是茶棕色的,近似荔枝核的颜色,因此也称荔枝绸。但是由于香云纱的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后来香云纱产品逐步衰退。为了防止这一传统工艺的失传,从五十年代开始,一直有许多部门和企业在多次对香云纱进行研究,并着力开发它的新产品,为香云纱发展做出了一些努力。

3 香云纱的原料以及生态价值

香云纱的原料之一是蚕丝织成的真丝绸。蚕丝纤细柔软,吸湿性好,制成的真丝绸触感柔软,吸湿透气,具有优良的穿着舒适性。蚕丝是天然蛋白质纤维,其产品失去使用价值后,可完全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组成成分是蛋白质纤维,化学结构和人体皮肤的化学组成极为相似。而且,蚕丝大分子链上存在着大量的亲水性的氨基、羟基等活性基团,有良好的吸水性,可以把人体汗液吸收后,经过柔软疏松的纤维孔道传输到织物表面,最后散发到空气中去。不会像合成纤维那样将汗液保持在人体皮肤和织物之间,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因此,蚕丝是一种具有良好生态意义的纺织原料。

薯莨为多年生薯蓣科薯蓣属野生植物,又名“血娃”、千年滕、长寿果,生长在海拔350-1500米的山坡上和灌木丛中,生长在阳坡又不见阳光的地方。香云纱生产以薯莨汁为染料,主要成分是容易被氧化变形的多酚和鞣质。薯莨本身就是一种可以食用又可以染色的藤本植物,它对人体不但无害而且有益,具有清热化瘀、防霉、除菌、除臭等功效,且又附着了矿物塘泥,因此,香云纱穿在身上的感觉比一般桑蚕丝织物还要凉爽,出汗衣服不贴肉,而且极易清洗,直接用清水漂洗即可,非常适合南方湿热的天气。且不容易抽丝和起皱。

河泥不是任意地方的河泥,需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河泥,因为这种河泥富含铁质和盐分的河底矿物泥,才能使香云纱的颜色发生变化。河泥也是大自然纯粹的馈赠。

制成香云纱的原料是真丝绸、薯莨、河泥,这些原料完全来自于大自然,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引入任何的合成染料及化学助剂,也没有释放对环境有害的物质,不会产生污水和废渣,使用的能源是洁净环保的太阳能,而且这三种原料最终都可以降解,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的污染。

香云纱加工时,将山薯莨的汁水作为天然染料,首先将薯莨块茎粉碎,用水浸泡、滤去渣滓后制得浅红色的水溶液(莨水)。然后用莨水将衣物浸湿,把白色丝绸放入红色的薯莨汁中搓洗浸泡染色,经过反复多次的操作,将白色坯布染成棕黄色,之后用富含铁离子的塘泥在其单面涂抹,放到太阳下暴晒,则又在涂泥的一面形成黑色物质,这一物质为薯莨汁中的鞣酸与塘泥反应而来,有研究表明为鞣酸亚铁。表面黑色物质鞣酸亚铁被空气氧化成不溶性的鞣酸高铁色淀,这种色淀染色牢度非常好。

根据Oeko Tex Standard 100并结合我国GBl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的标准,选取水萃取液pH值、重金属含量、色牢度、气味等作为香云纱生态环保性测试的指标。数据及结果显示,香云纱符合生态纺织品的指标要求。

4 香云纱的加工过程

莨纱是完全靠手工制作的,而且过程非常复杂。先将薯莨磨碎,熬出汁,把白丝绸放入红色的薯莨汁中搓染,然后铺到草地上晒。如此反复30多次,最后的一道工序就是将河涌里的泥抹到纱上,洗干净后再拿到草地上曝晒。整个过程要一个星期左右。莨纱就慢慢从浅红变深红、深红变黑色、褐色。最奇特的是,被太阳晒的一面深色,另一面则浅色。

其加工过程中有几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薯莨,它是一种生长在深山里的植物果实,成本很高;二是草地,晒莨一定要用草地,它是莨纱形成产生两面阴阳色的必要条件,而且这种草不能是太尖的草叶,它会刺穿莨纱。三是泥,其不是一般的河泥,而是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富含盐分和铁离子的河底矿物泥。四是抹泥的时间,一定要赶在日出前将泥抹好,才能上色。否则日头把泥晒干了,效果就不好。

5 香云纱的发展现状

香云纱原料具有地域局限性、加工工艺的复杂繁琐,成本颇高,而且香云纱服饰色彩单一,作为时装面料难免显得沉闷。据有关资料记载,很久以前就对香云纱有不少相关的研究,30年代,香云纱更是在上海滩、北京城等地风光一时。之后,许多部门和学者先后多次进行了香云纱相关的研究和开发。他们多次去晒莨场对莨纱绸生产工艺进行专门调查。并曾经用加料的方法,研究试制了一批彩色香云纱,主要有灰、黄、粉蓝、粉红等;在80年代也曾研究出印花莨纱绸和砂洗莨纱绸新品种,并组织过一场专门的莨纱绸时装表演,推出过一批莨纱绸时装;此外,广东省丝绸研究所设立了“莨纱绸”的专门研究课题,对“晒莨”的机理,晒莨的材料成分,晒莨工艺进行了研究、测试,并对室内晒莨和莨纱绸印花进行了试验。进入21世纪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的李维贤等学者对香云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香云纱涂层的形成机理、河泥的作用机理,以及香云纱工艺调查、香云纱服饰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研究。由此可见,香云纱的研究空间还很大,可以考虑通过现代科学方法对香云纱进行改良,那样香云纱将会适应各界人士的需要,在我们生活中得到普及,作为一种天然环保衣料它的市场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祁开寅.广东丝绸业科技史略.丝绸,1995.11

[2]吴浩亮.漫话莨纱绸.丝绸,1999.7

[3]陈军,郑利.生态纺织品中重金属残留总量的测定.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4):33-35

[4]郑晓林.涂层服装织物的发展概况.丝绸,1986.(04)

[5]吴富昌.莨纱绸的整理工艺及原理.丝绸,1992.(04)

[6]李维贤,师严明,郑少玲.香云纱――一种完整意义的生态纺织品[J].江苏省2004年度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04,174-178

[7]李维贤,师严明.香云纱工艺――一种古老的染色涂层技术[J].第八次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暨首届中国传统手工艺论坛论文集.2006,9:377-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