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南太平洋上的声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太平洋,幅员辽阔,正是我们梦想的“地广人稀飞鸟高”的世外桃源。那里天高云淡、四季如春。对于蜗居在城市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梦幻天堂。从地理上讲,南太平洋地区主要包括南回归线以南海域,地处南亚热带和南温带,主要属海有塔斯曼海、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和阿蒙森海。南太平洋地区既有我们熟悉的澳大利亚这样的现代机器,也有瓦努阿图(Vanuatu)这样从来没听过、在地图上找上三个小时也未必找得到的小岛国。
这片海域传来的声音不是摇滚也不是古典,即使音乐素养再好的专业人士也无法将它们分类。它们只是存在过的声音,只是生活中的声音,是上帝喘气的声音。
于是,有人撞上这种声音,无法自拔。
于是,我们有幸在文明世界听到了一些文明之前的声音。
那是,来自于南太平洋的声音。
一场音乐的探险
安东尼・考平跟南太平洋的缘分,似乎是天生的。
21岁的安东尼・考平从英格兰来到澳大利亚定居。从小安东尼就一直梦想着去南太平洋看看那里的景色,而实现梦想的机会终于离他越来越近了。
1992年他策划了“所罗门诸岛音乐之旅”。计划中的第一站就是斐济(Fiji)。顺利到达目的地后的考平立即被当地那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来的音乐色彩所迷倒,而同时,巴布亚人(Papuans)那奇异的风俗、特异的文化也令他感到迷惑。然后,当安东尼把在斐济期间所录制的一些小样和伊利安岛(Irian)的一些工艺品带回悉尼以后,他的团队和工作伙伴都对那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考平得到了鼓舞,经过多次讨论后,他们决定要把南太平洋的音乐和现代的音景(soundscape)融合起来。于是,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安东尼的足迹踏遍了整个太平洋地区,一边熟悉各岛不同的音乐和文化,一边为即将到来的盛举做准备。终于,他的诚意感动了岛国的民众,在他的号召下,所有他需要的表演者齐集霍尼亚拉(Honiara,西南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的首都),总人数超过了200。此外,满满的一架737客机载着山那么高的一堆录音设备和一组必不可少的专业录音人员,从悉尼到达了霍尼亚拉。然后,在当地所新建的工作室里,一丝不苟的专业录音开始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母带全部12音轨的录制都在当地所完成的。历时五年,这张轰动一时的音碟Siva Pacifica终于在1997年,澳洲Virgin公司和Aurora公司的联合下横空出世。
在Siva Pacifica里,最难得是它忠实并出色地表现出南太平洋的传统音景:没有金属类乐器的使用,全部人声由当地岛民所演唱,音响表达则更是以当地传统自然环境为目标。而最重要的是,Siva Pacifica选择了最真实的,最美妙的14首曲子来表现太平洋各岛的人文和传统。
如安东尼自己所说:“这张专集花了我五年的时间去完成,如果没有太平洋各岛人们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和热诚的话,我永远也不可能完成这张专集。在制作这张作品的时候,有很多有趣而神奇的时刻。比如说,碰见瓦努阿图的部长罗宾(Robyn)在瀑布前唱歌;观看一名92岁老酋长的令人赞叹的舞蹈;而在Koropua这个小岛上,我甚至是26年来第一个白人。此外还有很多很多……”
然而,得到媒体盛赞的考平却“冷”了下来。他愈发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了解到了南太平洋音乐的皮毛而已。未知的东西似乎太多,自己走过的地方似乎太少。下一张专辑的制作动力产生了。这个不知疲倦的音乐探险家又要上路了。
巧的是,Siva Pacifica的成功引起了世界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s International)的注意,2003年2月,安东尼和频道的王牌制作人马特・泰勒(Matt Taylor)已经再次回到了位于西南太平洋的巴布亚高地。一起同行的还有土生土长的所罗门吉他手。他们经历了难以想像的困难,从飓风、、火山爆发和土著们不友好的刀枪下求生,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南太平洋最最落后的地区―没有路、没有电、没有语言―划着独木舟像一个真正的探险家一样在丛林中穿梭、在水面上飘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称:“没有哪次音乐采风像安东尼・考平的探险这样危险。”
2004年底,这张名为《来自天堂最后的声音》的专辑“终于”问世。一时间,世界音乐的爱好者沸腾起来。他们有理由沸腾,15年磨一剑的礼献值得任何分贝的掌声。
P.S.世界国家地理频道的特别纪录长片”Siva Pacifica: Last Voices From Heaven”,此记录片展现了巴布亚的未为人所知的古老音乐,同时介绍所罗门群岛的音乐发展史。世界国家地理频道曾经向全世界143个国家,以25种语言超过1600万个家庭公演这部记录片,并同期推出DVD和一本南太平洋游记。
《来自太平洋最后的声音》
Last Voices From Heaven
类型:世界音乐World Music
制作人:安东尼・考平Anthony Copping
发行:索尼唱片 Sony Music
联合发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s International
发行时间:2004年
曲目介绍:
01
Mana Part 1
这首歌曲的灵感源自于对神秘魔力的崇拜,传说这些魔力能和祖先的灵魂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拥有如此魔力的灵魂能听得到无数人类的密语,并能使得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灵团结一致―大海中的鲨鱼,河流里的鳄鱼,翱翔天空的雄鹰以及游荡于大地上的蛇。据说这种魔力会在一些生活在太平洋岛屿上的人身上体现出来。这首歌曲模仿和灵魂之间的交流,由来自萨摩亚群岛的Robyn Loau,新西兰毛利族的Ngaroanoa Poa以及超过200位来自太平洋群岛的歌手共同演绎。
03
Shadow of Life
在一个古老的仪式里,初生的婴儿被戴上神的面具如同神的降临,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的面具开始变得不适合,于是将会换成象征死亡的面具。这首歌曲一般被用来作为抚慰曲。
04
Spirit
在安布里姆岛的丛林深处,我们躲在一面燥棕榈叶覆盖的厚墙后面,录到了这个神秘的宗教仪式。那些男声的圣咏似乎在传递一种来自灵魂的信息,女声的演唱则源于汤加的古老情歌。
06
Mamberamo
这首歌主要描述的是一个灵魂的使者。Wasi作为灵魂的传信者,他可以在风中穿行并带来不幸和死亡。Wasi可以被召唤出来伤害他人,但是这些召唤必须通过老鹰的灵魂才能实现。这首歌源于西巴布亚的圣咏独唱,为了录制这首歌,制作者在mamberamo河上用独木舟穿行了三个星期,而老鹰则在头顶上盘旋。
08
Lullaby of the Dead
一个关于死亡的神秘悼词,以对那些刚刚死去的灵魂进行照顾。唱这首歌的,是一位来自北马莱塔岛的八十岁老人,这首歌是在一个小岛的棚屋里录制的,当时正好碰上benny飓风。太平洋群岛的居民相信出生就是死亡的开始。妇女们用轻柔的歌声述说着一个灵魂的轮回。
11
Possessed
这首“possessed”录制于1993年,强烈提醒人们要保护和挽救南太平洋那些令人惊叹的文明。
地理名词提示:
美拉尼西亚地区(melanesia):这个名字翻译过来就是“黑人们所居住的群岛”。美拉尼西亚是太平洋三大地理区中,惟一以当地居民的体质特征来命名的岛。一百多年前的欧洲探险家,在为南方新世界绘制地图时,把希腊文的“黑色”(melas)和“岛”(nesos)并在一起,曰“美拉尼西亚”,用来称呼这块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澳洲以东、太平洋火环以西的地区,谓其为黑人所居,藉以区别东边波里尼西亚(Polynesia)和北边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上肤色较浅的土著。今天美拉尼西亚的人文面貌,其实是融合和孤立两股力量,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融合的力量源自冰河期以降不断的移民潮,这些先后来自东南亚洲的人类基因库。然而由于岛屿孤立的特性,各移民社区在文化上长期独自繁衍,造成目前美拉尼西亚一千三百种地方语言。
斐济(Fiji):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岛屿有人居住。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主要有维提岛和瓦鲁阿岛等。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受飓风袭击。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交通枢纽。斐济地跨东、西半球,180度经线贯穿其中,因而成为世界上既是最东又是最西的国家。
巴布亚人(Papuans):太平洋西部新几内亚岛及其附近岛屿的土著民族。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巴布亚类型和美拉尼西亚类型。使用七百多种语言和方言,自成语系。部分人通用英语和皮金语。崇拜祖先和图腾,迷信精灵和巫术;部分人改信基督教。
所罗门群岛(The Solomon islands):位于西南太平洋,属美拉尼西亚群岛。地处澳大利亚北部,西离巴布亚新几内亚485公里。包括地理上所罗门群岛大部、圣克鲁斯群岛、翁通爪哇群岛等,共九百多个岛屿,最大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面积6475平方公里。
采访手记
2006年5月份,萧玮以绿色和平志愿者的身份来到了太平洋上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天堂雨林,开始了他为期两周的志愿活动。当然,在做志愿者之前,他是一个创作型歌手,一个音乐人。从天堂雨林回来后的麦田守望者乐队发了他的新片《我们的世界》,这样的紧密联系让我激动,慕名去采访,得到的却是萧玮骨裂卧床的消息,通过电话,跟他聊了聊那次经历、这张专辑。吃惊的是,萧玮很坦然地告诉我,新专辑里没有一丝南太平洋的味道。但是从他的话中,我却听到了南太平洋的声音。
他说的一句话我很喜欢:平日里我们就像装着一半水的瓶子,乱晃,到了那里,你一下子被放平了,不晃了。
户外探险:伤怎么样?
反正动不了,就只能在床上待着,特别高兴能跟别人聊天,因为很无聊,能聊在天堂雨林的事儿更好。
户外探险:嗯,我们这次聊一半音乐,聊一半天堂雨林。
好,没问题。
户外探险:新专辑里有这次创作的音乐么?
没有。新专辑在我出发的时候就已经筹备完全,就差发片了。其实跟这次活动完全没有关系,我不喜欢硬给新专辑扣什么帽子。但是我的确要给绿色和平写歌,不是这张专辑里面的,是完全独立的。
户外探险:一首什么样的歌儿?能透露一下么?
呵呵,不能告诉你,不好意思啊,但是的确是刚刚创作出来。昨天我刚刚写完,还没有给乐队其他的人看呢。每次写完了歌,我们都要一起排一下的。不过,这不,腿刚刚罢工,所以还要等一阵子。
户外探险:那这首歌会不会受到“天堂雨林”音乐的影响?
我如果说影响,那绝对是假话。太平洋的海风我的确感受过,但是太短暂了,也太仓促了,我几乎没有触碰到那里的音乐本源。那里有好的音乐,也有好音乐应有的生长土壤,而且绝对是原始的、未经改造的,绝对没有金属味道……反正就是跟我们所谓的音乐完全是两回事。而我现在的音乐还没办法去跟这种风格做一个什么糅合。我知道很多歌手去一个地方采风,然后就创作一首地方色彩特别浓郁的曲子,但是那仅仅是音乐形式上的模仿,这种模仿很容易被识别,也很容易被遗忘。我不做这样的事情。
户外探险:他们肯定是有自己的音乐的,可是我在你的博客上看到,你说他们也会弹《加州旅店》?
没错,《加州旅店》。怎么说呢……他们有自己的音乐,但是简单极了。他们的音乐主要是节奏,最主要的乐器不是别的,而是鼓。一些祭祀或者重要活动要举行的时候,他们就会通过敲鼓和唱歌来表达感情,烘托气氛。但是形成音调韵律的东西比较少,当然,高低音之分本来就是文明社会的产物,他们只是凭本能地演奏或者歌唱。但是西方的东西在他们那里也有,他们也说英文,以前也有传教士到他们那里去布道传教,带去了一些文明的东西。比如,最典型的,带去了吉他。所以,你可以看到当地人用吉他演奏《加州旅店》。不过,感觉很不一样。他们会集结在一起祷告,然后有人唱歌,就是那种唱给上帝的宗教歌曲。
户外探险:对你来说,对你的音乐来说,这次太平洋上的经历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给你留下了什么呢?
我觉得音乐形式上的东西我会了解,但是不一定非要应用。但是那里的那种安宁平静却融到我骨子里去了。在那里乐音和噪音的区别相当明显。因为那里太安静了,除了风声和鸟叫,没有任何的杂音。一切都是静静的。这种安静像一个软软的沙发,让你陷进去,拔不出来。你发出的任何声音都不应该是粗暴的,没有意义的,因为这个环境不允许。我给绿色和平写的歌就是希望可以表达这样一种想法。不过也挺难的。(挺难的?)想用一首歌来浓缩我在天堂雨林的感受,想用一首歌来唱出对自然的保护……实在是太难了,什么都想顾着,结果可能做出来的东西是四不象,还什么都没说明白,挺怕这样的。你说给我留下什么,那可真是有点后遗症。就是受不了喧嚣。我从大本营撤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时候,就已经受不了那里城市的氛围了。后来到新加坡,后来回北京,天啊,真是受不了。你知道么,以前我也去过一些地方,从来没有说在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感到悲伤、勉强,可是我实在是不愿意离开那片雨林。离开的时候,我觉得难过极了。
户外探险:以后的音乐会有变化么?因为这次经历?
我的音乐类型未必会有变化,除非我再去。但是我的思维肯定受到影响,有变化了。
萧玮在自己的博客里一直关注着天空、海洋、森林……这些一直感动着他的东西。6月24日的博客里,他写到:“坏消息,国际捕鲸委通过恢复商业捕鲸议案……我不知道中国在这项议案中投的是什么票,但我知道更多美丽的鲸鱼将死在日本人的酱油里……他跟我说,以后要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并详细描述了他的设计―如何联合餐饮部门一起抵制方便筷子。他说:“我是特别关心,因为这个事儿我感兴趣。兴趣,装不来。”也许因为他曾经触摸过那些真实的原始森林,也许是环保的细胞已经在他大脑里扎根。整个采访颇像一次环保教育,第一次,被教育着我还这么高兴。
麦田守望者乐队
成员
萧玮:主唱兼吉他手
刘乐:主音吉他手
大乐:贝司手
苏阳:鼓手
四个北京人,全是业余在做音乐这件事,有人搞汽车有人做生意,签约太合麦田公司也都是兼职,但是他们做得挺认真。爱好要是较起真来,可是不得了。他们自写自唱,创作能力极强。这次受到绿色和平邀请,也是因为音乐才华被人家看重。绿色和平在演艺界,只和“超级大腕”合作,比如U2。萧玮坦言,有这机会,很高兴。
相关专辑:
1996年,单曲《无题》、《牺牲》收录于经典合辑《红星四号》内发表
1998年,发表首张专辑《绿野仙踪》
2000年,发表第二张专辑《Save As》
2006年,发表专辑《我们的世界》
获奖经历:
1999年
香港“叱咤乐坛流行榜”1998年度“叱咤乐坛乐队组合十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8年度“中国流行歌曲榜”―“最佳乐队”。
2000年
北京音乐台2000年第一季度季选十大金曲(《电子祝福》)。
“雪碧我的选择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年度最佳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