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强实验操作 提升学生思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实验操作 提升学生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图形与几何”是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学生认识、描述空间的重要工具。因而怎样科学地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了“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终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供更加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验操作;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主要是针对现实中的物体、几何体与平面图形形状、大小、位置变化等引导学生对空间进行认识和描述。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提高他们对“图形与几何”的认知,就需要通过加强他们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来加深印象,强化其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实验操作在学生思维提升中应注意的问题

“图形与几何”的数学学习更加注重的是对空间观念形成、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训练。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在运用好实验操作活动,通过实验操作将“图形与几何”中的抽象知识转变成具体而直观的内容,这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及年龄特点。尽管实验操作活动的优势很多,不过并非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在有的教学中,常用的操作活动尽管设计得很好,但是却在实际运用中无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另外的一些教学中实验操作目标设计出来并不能在实践中看到很好的效果,甚至有的时候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思维与操作不能统一,操作实践不能发展思维能力。这样来看,实验操作的设计比知识体系的规划更有难度。而原因就在于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必须一直坚持下去,做到循序渐进。在实验操作教学中不断完善、总结、反思教学的各个环节,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规范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在长期积累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二、如何通过实验操作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1.在实验中进行操作

空间观念只根据观察是很难形成的,教师应该通过操作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剪、拼、画、折。在实验中,动手操作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思维直观性,让他们在实验操作进行观察、比较、想象,在操作中成功形成空间观念。比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学习中,为了让学生以分类、比较、辨析等方法对直线、射线、线段、平行线以及各种角的相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教师如果直接讲解,可能学生因为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差问题,难以很好地思考。所以,教师需要以实验的方式,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抽象数学概念。以“线段”的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桌上的毛线让学生观察怎样把弯曲的毛线变直。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弯曲的毛线变直,很多学生将它拉直,并因此明白了“直”是线段的基本特征,然后让学生摸摸线段,找找并说出线段端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深深明白,线段只存在两个端点,直直的就是线段。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折长方形纸,并根据折痕看线段,然后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折法折出各种长度的线段,以此了解线段长短不一的特征。通过这样的动手实验,学生在操作中以拉、折、摸、找、指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边玩边学,认真地钻入新知识的实验操作中去,在学习活动的反复体验中对知识的了解从直观转变到抽象、从感性转变为理性,对他们今后的数学能力发展大有裨益。

2.在实验中进行探究

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活动探索才能形成。所以,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让学生进行探究、感悟。教师设计的实验探究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知识体系,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活动中,必须多让他们交流,学会在具体的探索中积极操作尝试,以自主探索来全面了解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并由此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验活动中以实践探究的方式拓展空间观念。比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关于“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复习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平面图形的面积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先追问学生: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时最基本的是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都知道是长方形,然后让学生思考:长方形面积公式能够推导出哪些图形的面积公式?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入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摆出6种图形,在白纸上贴一贴、连一连,引导他们研究哲学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要求他们小组合作,教师通过巡视进行指导。最后以集体交流的方式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要求他们说出思考过程,在反思交流和学习整理中最终明白: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基础。通过实验探究与集体交流、反思的方式,帮助一些思路不对的学生对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了正确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指导,学生既能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运用面积计算公式,又加深了对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知识的了解。学生的潜能被释放出来,这种有效的探索也反映了数学教学中不同学生在数学上能够得到不同发展的新理念。

3.在实验中进行估测

在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中,估测活动是一个重要载体,更是形成良好空间思维的不错方式。所以,在教学平面与几何这类知识时,尤其应该重视他们的实际估测能力。但是,学生的估测不是胡乱猜测,而是有根据地进行判断。尤其是那些低年级的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好,但是观察、推理、估算等方面的能力则比较弱。教师必须明白这一点,在教学中需有目的地引导,帮助他们将思维过程彻底暴露出来,对他们的思维走势应随时予以关注,让他们反思估计结果,然后根据学过的知识、已知生活经验进行合理调整。通过反复交流、讨论寻找科学而有效的估计方法,通过方法的不断完善来提高估计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如,学生学习了厘米以后,要求学生通过对中指长度、文具盒长度、书籍封面各边长度等进行估计,然后再通过测量检验估计的结果。比如,学习了米的知识以后,可以让学生估计教室的高度,然后测量。利用类似的估计、测量,使学生能够形成自觉对物体长度进行估测的思维,并在这个过程中深刻了解估测的意义,渐渐积累估测经验,在提升估测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发展空间观念。

总的来说,在小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加强实验操作,多动手、多探究,不断在实践、探索、估计、反思中强化对空间图形的认识,深入了解图形特征,并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慧.小学生操作学习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苏美玲.怎样“操作”才是真正的操作[J].小学教学参考,2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