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Survey of Happ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inking

Xie Anguo

(安康学院,安康 725000)

(Ankang University,Ankang 725000,China)

摘要: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学习、就业、家庭、婚恋、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幸福的追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整体幸福感状况良好,但也存在偏差。基于调查,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建议:1.加强幸福教育,培养积极心理品质;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大学生体验幸福感的机会和平台;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促进大学生幸福感水平提升;4.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加强自我完善。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college students faced with more severe pressures such as learning, employment, family, marriag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tc.;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also changed. Through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overall well-being of colleger is in good condition, but there are deviations. Based on the surve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proposals to enhance students’ sense of happiness: first, strengthen the well-be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 a positive mental quality; secondly, strengthen building of campus culture, and create opportunities and build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experience happiness; third,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and promote students’ happiness levels; forth, guide students to strengthen self-improvemen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关键词: 幸福感 大学生 调查 建议

Key words: happiness; colleger; investigation;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55-02

0引言

恩格斯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 、“颇扑不破的原则”。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转变,仅仅通过物质的满足程度、社会地位的评价等已经不能作为衡量生活水平的全部标准,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在满足于基本的温饱问题之上,更加追求一种内在的、对自身生活质量的充实需求,幸福日益成为人们所关心的话题。而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知识水平较高,思维较敏锐,其思想观念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这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也关系着国家的未来荣辱与兴衰。近年来,大学生学业、人际、就业等压力加剧,弃学、厌学甚至自杀等现象屡有发生,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生存状态主观认知和体验中消极、不科学的一面。因而,对当代大学生幸福话题的探讨理应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幸福感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

1大学生幸福感的基本状况

所谓幸福感,是指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1]幸福感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制约,具有社会性,同时又受其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的体验所制约,因而,又具有个性。笔者选取陕西五所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798份,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基本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幸福感的基本状况。

1.1 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对幸福的正确理解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正面反映,对大学生幸福理解状况的了解,是考察他们幸福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你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的回答,可以反映出他们追求幸福的方向。在“家庭幸福、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能和自己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事业成功、有份满意的工作、有知心朋友、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受到理解和尊重、有目标和追求、学习顺利、为社会做出贡献、自由自在、有权、有钱、随心所欲、吃喝玩乐”等16个选项中。一致性最高的前五个是,家庭幸福、事业成功、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能和自己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有知心朋友,百分数分别为92%、75.56%、92.86%、77.1%、82.7%。而排列后五位的是,自由自在、有权、有钱、随心所欲、吃喝玩乐,百分比分别为19%,12%,9.8%,7.2%,5%。“有目标和追求”“为社会做出贡献”等社会评价指标已不是衡量“幸福”的首选标准,表明在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选择上,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个人价值。

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幸福的认识是积极的、向上的。他们对幸福的理解是健康的,对幸福的追求方向也是理性的,有价值的。当然也有少数大学生对幸福的认识存在偏差,这就需要我们对影响这些学生幸福感的因素进行探析,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幸福价值观。

1.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基本状况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我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2]主观幸福感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学校环境满意度、爱情满意度、学习满意度、自我外貌满意度、经济满意度、自我总体满意度。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精力旺盛,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缺少磨难,处事幼稚。因此,了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可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各个生活领域的满意度,令其体验到更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无疑会对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的社会栋梁具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作用。

对主观幸福感10项满意度进行5个等级划分,即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调查结果如表2。

从该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整体水平较高,但幸福感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如爱情满意度、经济满意度、自我总体满意度三项指标评价较低,说明由于还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独立地位,大学生面临着经济、求职压力,学生时代的爱情是奢侈品,这完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

1.3 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基本要素分析通过开放式问卷和个人访谈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幸福快乐的主要因素有: 客观因素,如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学习压力、身体外貌形象、家庭状况、社会支持等;主观因素,如人际关系、精神、人格、自尊、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等。

①身体外貌形象:身体外貌形象因素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无法改变的,因而当有些学生在对自己这方面不满意时,很可能引起心理上的自卑,从而影响到对幸福的感知度。②家庭状况:在这里家庭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家庭社会地位等。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生长于和谐、融洽家庭孩子的幸福感更高。家庭经济与家庭社会地位主要是通过影响主观幸福感中的生活满意度来影响学生的幸福感。当一个学生的家庭经济较好,或者来自于城市家庭,其生活满意度较高。相对的,当学生的家庭贫困时,要承受经济方面的压力,可能影响到其对幸福的感知度,从而导致对幸福的理解偏差。③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主要是指大学生来自于情感的支持, 比如人际关系间的友情支持、爱情支持、以及来自于老师的认可支持,这些都是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④人格因素: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时期是相对稳定的,这与稳定的人格特质高度相关。大多研究认为,神经质和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外向性和生活满意度正相关。[3]这主要是因为在实际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面,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会对相同的事情做出较为不同的反应。⑤自尊:很多研究表明,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大学生总体生活满意度和总体自尊呈中等程度相关。即高自尊者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乐观自信,有较好的应急方式,所以能较好的应付各类问题,幸福感相对高。同时, 集体自尊感较高的大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位置,能够在集体中体验到较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这样的大学生会体验到较高的幸福感。⑥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均存在显著正相关。高自我效能水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低自我效能水平的学生。[4]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如面对、解决问题,会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水平。而使用消极应对方式,如逃避等,则会降低主观幸福感水平。可见,提高安康学院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培养其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其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2对增进大学生幸福感的思考与建议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构建,是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基本内涵。针对大学生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建议从大学生本身和学院两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

2.1 加强幸福教育,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幸福的本质,这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体验幸福,增强主观幸福感的前提;加强大学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协调自己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享受需要与创造需要,认识和处理好个人需要和集体、社会需要的关系,使个人需要自觉地服从和融合于集体和社会需要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挫折与成功的关系,充分认识自己,明确方向,避免盲目,树立目标,坚定信心引导学生对挫败正确归因,消除悲观,战胜挫折,振奋精神,增强韧性,并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保证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环境,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

2.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大学生体验幸福感的机会和平台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从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为大学生创造参与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在一定的集体或社会活动中的价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在业余生活过得充实、丰富,有意义,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2.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促进大学生幸福感水平提升

幸福感是外部环境与内在心理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人格是幸福感存在的基本前提。幸福是在人们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课程,帮助大学生拥有一颗爱心,心存一份美好的感情,不断地追求幸福,深切地感受幸福,努力地创造幸福,把握自身发展规律,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从而提升幸福感水平。

2.4 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加强自我完善要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人生目标,确立人生理想,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努力成才;加强与父母同学、朋友、师长和社会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与能力,积累人际交往经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意志,提高应对挫折、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能力;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苗元江.当代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7,(04).

[2]何群杰,张睿.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实验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02).

[3]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01).

[4]董军强,李满林.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