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鞋企路向何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鞋企路向何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全球60亿人口,平均每个人都拥有一双中国鞋。”此类话语曾一度为人津津乐道,然而,两年前欧盟开始对中国鞋企采取反倾销政策,中国鞋企在几经挣扎却前途迷雾重重后,“如何破局,拓出新路”成为每位中国鞋业企业家最大的心事。

从2005年6月欧盟正式宣布对中国的两种劳保鞋进行反倾销调查开始,中欧之间的鞋业大战已经持续两年多时间。2006年10月7日起,欧盟开始对中国鞋企开征16.5%的高额反倾销税,为期两年。到今年9月,挣扎许久的中国鞋企再度面临严峻考验――欧盟已正式展开对中国皮鞋的反规避调查!

对于众多中国鞋企来说,欧盟再次惩罚性制裁无异于火上浇油。

中国鞋企陷入困局

“全球60亿人口,平均每个人都拥有一双中国鞋。”此类的豪言壮语曾一度激励着中国的制鞋业,甚至影响到中国制造的各个领域。然而,自两年前欧盟的“一纸制裁”开始,沸沸扬扬的反倾销事件波及每一家中国鞋企,及至近日欧盟反倾销制裁的升级,中国鞋企在挣扎中逐渐陷入困局,前途迷雾重重。

多年前,当温州人将第一双印有中国烙印的鞋子出口国外时,质优价廉的中国鞋随之展开了征服世界之旅。然而囿于利益,这一切或许将止于欧盟的反倾销大棒之下:

2005年2月,欧盟宣布对我国鞋类实施“事先进口许可检控措施”;2005年6月和7月,欧盟对我国产的两个税号的劳保鞋实施反倾销调查;2006年1月,欧盟做出拒绝给予中国13家鞋类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决定,认为“中国低于成本的皮鞋损害了欧盟制鞋商的利益”;自2006年4月7日起,欧盟开始执行对中国进口皮鞋加征临时反倾销税的过渡方案,税率从当年4月份起的5个月内从4.8%逐步增加到19.4%;2006年10月5日,欧盟理事会批准对中国产皮鞋征收正式反倾销税的方案,从10月7日起分别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

更有统计数字显示,自1979年以来,共有12个国家和地区对我鞋类提出反倾销指控,涉案金额10多亿美元。

对于鞋业出口大国来说,反倾销制约无疑是制约的首要因素,两年来,欧盟的“市场苛求”令众多中国鞋企陷入困局。资料显示,自欧盟正式对中国皮鞋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之日起,巴基斯坦、秘鲁、委内瑞拉、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对我国鞋类产品采取了反倾销措施,日本、俄罗斯等国也相继采取了同样的举措。

“这是对全行业的普遍性打击。”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的顾问、康奈集团的常务副总经理周津淼痛心疾首地说,“这是中国鞋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此次反倾销的最终裁决涉及价值近1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中国上万家鞋企的生存和数百万工人的就业问题该如何考虑?”业内人士对此更是忧心忡忡。

虽然中国是名副其实的鞋业大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鞋利润可观。据最新统计数据,2007年上半年,我国鞋出口44亿双,金额120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3%和17.2%。然而,增长的背后是单价的回落。

“2006年,在约1.5万家出口企业中,出口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只有51家,仅占总数的0.34%。”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会长王汉江认为,这一现状折射出中国鞋企的利薄之处。据了解,2006年中国鞋出口78亿双,金额218亿美元,平均单价仅为2.8美元!而今年上半年,中国鞋出口44亿双,金额120亿美元,平均单价则呈下降趋势。“中国鞋出口主要以中低档为主,平均单价不足意大利鞋的1/3⋯⋯”

2007年9月,根据欧盟产业界的投诉,怀疑我输欧皮鞋存在经澳门转运的规避现象,欧盟正式展开对中国皮鞋的反规避调查――这对于在反倾销之剑下挣扎许久的中国鞋企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欧盟的游戏规则

“质优价廉”一度成为中国鞋企的金字招牌,可惜的是,这在欧盟的游戏规则中行不通。欧盟立案反倾销调查的目的,其一为保护自己的产业,其二就在于提高价格、提高税收,增加收益。

“中国鞋企想通过绕道或降价的办法规避,这只会引起欧盟的越发关注和制裁。”在福建泉州近期举办的欧盟反倾销复审培训会上,曾在欧盟委员会贸易司任职多年的鲁迪这样提醒与会的中国鞋企老板。

他的话具有一定的借鉴性。事实上,无论是降价还是另谋出路,中国鞋企很难跳出欧盟的游戏规则。为了收集实据,欧盟已派人到中国泉州对当地鞋企进行调查。“印尼2005年出口鞋2500万双,2007年后数量增加两倍;中国澳门的数据变化更大,2005年是250万双,2007年预测是2100万双;另外,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也出现鞋类出口剧增的情况。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欧盟的鞋大大增加,不排除中国鞋企绕道第三方从而规避责任的事实。”从某种意义上,尽管这或许是欧盟的推测,但规则高于一切,只要被认定,中国鞋企就难逃被征税的可能。

另外,通过降价的方式来应对反倾销,此类方法对欧盟而言则更为敏感。事实上,欧盟在立法上对此早有准备:如果中国鞋企在反倾销政策生效两年后有吸收行为,欧盟就会迅速启动反吸收调查;如果中国鞋企出口产品降价,而进口产品在欧盟的销售价格未发生太大改变,则欧盟又将认定中国鞋企倾销。据悉,欧盟已开始在启动调查程序来确定吸收与规避行为是否存在,如此,参与吸收和规避的中国企业就将在下轮的复审中被征收更高的反倾销税。

“真正有效的手段是通过跨国公司等安排合理规避,或者在第三国生产,真正改变产品原产地。”无奈之下,一些中国鞋企只有选择这种方式来应对欧盟的游戏规则。

在欧盟强制性的规则游戏之后,中国鞋企也已察觉出其反倾销的真实目的。“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只是欧盟方面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是一种赚钱的‘把戏’。”在鞋城泉州,当地企业家对此有着相似的看法。

迫于欧盟游戏规则的霸王条款,中国鞋企品牌出口企业竞争力降低,订单减少,一些中小型企业甚至因此放弃了对欧盟的出口⋯⋯

面对欧盟的制裁,相当部分的中国鞋企还是拿起了法律武器,提出其中复审要求:以“富贵鸟”为代表的中国福建鞋业名企就一直在进行周旋。“全世界都知道制鞋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全球产业分工的大趋势必然把制鞋业往劳动力多且便宜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任何保护措施都改变不了这种趋势。”“富贵鸟”海外部经理廖海君认为,欧盟提高其进口鞋税率的趋势将是长期性的,而“富贵鸟”不会放弃对此惩罚性措施的周旋。

就在今年10月,针对“反倾销满1年可向欧盟委员会提出期中复审申请,并要求对案件进行重新裁定”的相关规定,包括石狮市数家出口鞋业企业在内的泉州市鞋企业主已筹备并参与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期中复审的应诉准备工作,以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和更改16.5%反倾销税税率。

多方努力之下,中国鞋企能否改变这一由人所定的规则?

“欧市”并非惟一

针对欧盟人为的贸易壁垒,意识到这将成趋势的中国鞋企并未听任“宰割”,一方面在积极应诉,一方面开始多渠道寻找市场。

为了中国鞋业的前途,中国鞋企表现出空前团结的局面:2006年2月9日,创信集团等广东省8家皮面鞋生产巨头成立“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3月8日,闽粤浙三地鞋业商会首次组建“欧盟反倾销应对联盟”,并对外了《应对联盟宣言》。4月3日,温州的康奈、奥康、红蜻蜓、东艺等14家鞋企了《关于应对“欧盟反倾销”的联合宣言》,就欧盟对华鞋类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表示“强烈不满并提出严正抗议”;2006年6月,来自中国鞋业的代表活跃在欧洲各地,联系欧盟的进口商和零售商企业,争取对欧盟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2007年8月,由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皮革协会、香港鞋业商会、广东鞋业厂商会、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等十几家商会协会发起的中国鞋业组织联席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在饱受欧盟反倾销之苦后,中国鞋企逐渐熟悉了欧盟的游戏规则,许多鞋企开始改走高中档路线,以应对长期的壁垒。“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贸易上的摩擦,不能说不是一次新的机遇。企业可以借机在产品结构、质量和竞争策略上进行调整,整个行业也会大幅提升。”经贸关系专家周世俭分析认为,困局之下的中国鞋企更应注重自身竞争力的提高。

事实上,当多方努力未见太大成效后,中国鞋企在提升自身的同时,开始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欧盟市场并非惟一选择!

2006年11月,也就是欧盟对中国鞋企裁决正式生效的4个月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非双方在经济领域有了深层次的探讨和合作,峰会期间还举行了第二届中非企业家大会等活动,中国鞋企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近年来,中国鞋出口非洲态势正迅猛增长。以泉州为首的中国鞋企近年来也加大了对非投资力度,而浙江鞋企也不甘落后,有数据显示,2006年的前三季度,仅浙江省出口到非洲的鞋就达到2.1亿双,出口额3.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8.4%和30.5%⋯⋯

同时,中国政府也开始行动。据悉,除明确了有关资金、外汇、出入境、物资等非洲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外,为转移国内过剩产能以及避开日趋严重的国际贸易壁垒,商务部“推动中国企业在海外建立10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计划也正逐步推行之中,这些中国企业将获得政府提供最多可达近千亿元的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