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设计概论课程自主研究性教学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设计概论课程自主研究性教学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目前国内设计概论教学的状况

设计概论是我国高校设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一般都为必修课程。设计概论也是一门设计专业的入门指导课程,这门艺术设计类的基础理论课主要学习设计的基本概念、内涵及设计的意义,设计对于社会和人类的价值,设计师的责任、工作性质与特点等。 通过学习明确理解设计与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的关系,了解各个设计门类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研究能力,反思设计教育、设计行为,反思设计师的社会定位与社会职责。在宏观的视野里深入地进行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理论指导实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设计观。目前国内设计概论教学遇到很多问题,如以下几个方面。

1 经过艺考高考指挥棒通过的学生整体素质差

进入大学后对“经营位置”“黄金分割率”等名词都不知道,教师还得给大学生补中学的美术鉴赏课。

2 教材五花八门,无学规范模式

目前国内设计概论的教材早出的有王受之、尹定邦、李砚祖、杨先艺、何人可等的设计概论著作。这些先辈们的教材与精品课程一出来便是全国一大片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说过,艺术起源于模仿。模仿有它的优势,资源共享,然而致命点是没有创新,每所院校都有各自特征,重本二本生源差异就很大,要想结合学生素质特征必须编写或选择适合学生特征的教材,本人就根据我院(地方二本)生源素质特征编写了设计概论教材[1],学生使用较好。

3 “双师型”教师还停留在“纸上谈兵”

一般高校设计理论课程基本都由设计史论教师(或美术史论有的由文学老师)担任,不同设计方向的理论课程也由同一位教师担任,而社会上一些有一技之长的设计师则无教师资格,在我国设计史论博硕考试教育体制中培养出能结合实际的“双师型教师”太少。

4 对理论课程认识不够,课时太少

早在包豪斯时代的现代设计教育构架中就包括设计史、艺术史、哲学、工程学、美学等其他相关的理论课程。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学生需修完 136 学分才可毕业,其中理论课占 45 学分[2]。 而国内设计概论在课时上如江西南昌工程学院汪洪洋所说“即便开设了该课程也只是蜻蜓点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学时数普遍不足。在部分高校该课程只有24学时或36学时。如此少的学时量,对于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3]

5 传统填鸭讲授式,满堂灌,教学无创新

因灌注式讲授导致不少学生对理论学习无兴趣,课堂上教师在台上费力讲,学生在下面玩手机,学生毫无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 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倡导自主研究性学习

自主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师指导下从课程学习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扬弃满堂灌弊端,采用开发式、探究式教学,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之路,培养人才的求知性、追求卓越的精神。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找资料、亲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养成动脑思维方式,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在设计概论的自主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如下方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重在驾驭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只盯着结果,引导学习思维方式的优化;培养学生的动手实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全体为教学对象,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如笔者在班上一开课时就让学生自己组成学习自主研究小组,每一组自己确定研究课题,每人写出自己研究的小论文,以组为单位合成一篇大论好PPT派代表到讲台上演讲。这样把讲台交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自主研究过程与成果进行评估,激励制度体现在组织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潜能得到发挥,既促进了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又使学科得到了建设。

启发激励是教师要把握的关键之处,如笔者在分小组时有一小组同学专门研究“设计的形态(类型)”,在学生代表自己讲解设计的种类中教师便把握好设计形态的核心,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分?有的说是根据设计师所做工作方向的不同而分、有的说是根据二维三维空间不同而分,最后大家讨论出设计形态的分类是根据“人――自然――社会”的三则关系而分。大家顺水推舟通过研讨梳理出了设计形态的各种类型与分类的核心思想,这样学生的思想火花在燃烧,独立见解与集体讨论、教师引导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个性与共性相融、独立思考与讨论合作互补,这种协作参与讨论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三 让双师型教师把当代设计界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带进课堂

2014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要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艺术设计专业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根据设计概论课程需要我们建设了“双师型”教师制度与团队,如我校内设了或聘请工艺美术大师讲授濒临失传的滩头年画、宝庆竹刻、隆回花瑶挑花、邵阳布袋戏、蓝印花布、南方木偶、宝庆羽毛画等,在设计概论教学中把艺术设计类的课题立项与研究并入课堂,通过课程的并入与专题讲座,使得设计概论课程不是空洞教学,而是将大量的设计案例并入课堂,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地方经济互动,也使企业乐于挑选艺术设计类的优秀毕业人才,课程设置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拓展出了应用型人才和应用研究的并重。

设计概论的教学不仅仅是把设计的基本理论教给学生,重要的是通过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思想与市场经济挂钩,培养具有社会职责的优秀设计师,实现“为人类的利益设计”目标,设计师的设计意义在于实现自己的价值,设计师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必须注重社会伦理道德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个人对设计的诠释能力,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改变或支持用户行为,进行搜索、调用、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设计概论课程的灵活教学就体现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像包豪斯先辈设计教育专家一样把课堂变成工厂、实验室,灵活融入各种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为培养“三对接”型人才而努力。

四 作业与考试改变传统的闭卷,采用灵活实用的应用型考试

在设计概论课程开课第一节课上就向学生宣布考试方式,使得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在平时学习中朝自主研究型学习发展。教学效果的考察考核主要通过考试来检查,科学的考试考核方法是对学习效果检测的客观评价并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设计概论课程传统的闭卷考试以“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法制约了教学水平的发挥,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闭卷考试那种僵化的模式、狭隘的目标、单一的命题。为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应用能力,笔者改变了考试目的的功利化与单一性,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认识与创造中升华知识,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设计实例结合不局限于书本,学以致用、鼓励创新,改变传统的“考知识”为“靠能力”。如在考试试题中布置了勾画设计名作草图,阐述艺术设计特色之类的题型,把手绘带进理论课堂的教学考试中,边画边写训练大脑,宽口径拓展了学生的运用能力,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采用“课堂成绩”“课外成绩”“考试成绩”相结合综合评价。考试方法的改革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调动了学习的自主研究性。

总之,设计概论的教改要在大学四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做文章,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使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造能力,提倡“双师型”教学,开放课堂,改接受型教学为自主研究型教学,培养艺术设计的原创能力。

参考文献

[1]聂世忠.设计导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

[2]王受之.世界设计的历史及其现状――兼谈当代设计教育[]].装饰,1998(23).

[3]汪洪洋.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