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文言文不再可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文言文不再可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重视预习,积极思考,主动求知

不得不承认,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心存恐惧。因为难度大,再加上缺乏兴趣,他们不愿意多看,多思考,而是等待着老师将现成的结论“喂”给他们。长期如此,定会养成依赖心理,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一方面,让学生试着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不懂之处作好记号,询问老师和同学。一方面,教师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几个难度不大的思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如在讲授《童趣》一课时,我就曾布置这样一道思考题:文中的“云”“鹤”“林”“兽”“丘”“壑”“庞然大物”“所拔之山”“所倒之树”分别指什么?学生如果认真看课文,不难答出。学生能回答,教师趁机鼓励,树立信心;学生回答错了,也不要过多指责。

对于文言积累较少,语感较差的初一新生来说,预习课文难度的确较大。所以,开学之初,预习工作可放在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一段时间后,可交给学生课外完成。但教师必须加强监督,及时检查,否则就会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二、巧妙导入,拉近距离,激发兴趣

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

有这样一个少年。他11岁时,去拜见袁绍。袁绍问:“你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到底做了什么?”他回答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对他老人家就越来越尊重了。”袁绍说:“我从前曾当邺县县令,也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父亲?”这个少年该如何回答,才能既不伤害袁绍,也能维护父亲的尊严?答案是:“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是那么一致。所以,你没有学我父亲,我父亲也没有学你。”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聪明机智,能言善辩)这个孩子就是陈元方。其实,他的聪明早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 让我们一起来再来看看他7岁那年的故事。故事会让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让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

三、立足文本,强化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了朗读的作用。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唤起情感,而且有助于记忆,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另外,文言文富于音乐性,双声叠韵,四声平仄,对偶排比等等;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所以,朗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

教师应指导学生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准语气。在诵读中训练语感,把握意脉,领悟内容,并让学生掌握准确停顿的规律。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对文言文朗读产生很强烈的兴趣,其朗读技巧也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充分地鼓励和肯定学生,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

四、教会方法,重视积累,融会贯通

文言文教学应注意授学生以“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侧重于学法的指导,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善学。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注释,联系上下文,用“增”“删”“补”“换”“调”等方法翻译课文。。

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特别要注重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教学一篇课文,教师就引导学生将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如: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现象、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等,将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长期训练,学生的积累不断丰富,定会掌握规律,融会贯通。

五、注重品味,鼓励质疑,加深理解

文言文的教学,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字词的理解和文章的翻译上。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品味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如教学《与朱元思书》时,我就这样设计: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用“读‘_____’句子,我看到了山(水)之美,美在“_____”的句式说话,鼓励学生立足文本,从多角度品析课文。

同时,在教学中应特别鼓励学生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如教学《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很多学生都说他“鄙”,并谈到他“盲目”“草率”等,但有学生答到他也有可取之处,即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用人等。言之有理,应予以肯定。

六、拓展延伸,突破文本,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增加拓展性延伸内容,精选浅易短小的文言篇章进行练习,在训练中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倡导他们尝试用文言进行写作,以写促学,提高兴趣。

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鱼儿若“只喝井中水,永远养不长”。要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还需要补充阅读,将课堂延伸至课外,放手让学生去琢磨、尝试。教师可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并适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评选“读书之星”等活动,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

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语文老师,面对当前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我们应该作更多更深入的思考。相信,只要我们集众人智慧,共同努力,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呈现,我们的学生将不再惧怕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