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中国画之数字化生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中国画之数字化生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新时代呼唤新的突破和坐标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时代和文化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画的不断变革,以形成层出不穷的表现程式和多元化的艺术格局,这是中国画自诞生二千多年来唯一不变的精神实质。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画的强大生命力和韧劲都在当下的情境中不断嬗变,无论从风格上还是观念上,它都突破传统,而又回归和重塑着传统。当代中国画的发展热切期盼一个新的突破和坐标,力求在观念、感受和形式上有新的视野和语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构成了新时代的主旋律,而科技的每一次飞跃,都对艺术都形成强烈的冲击,正如李政道先生指出:“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数字化无疑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标志性特点,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化社会的征兆日渐明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指出“数字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数字化技术的飞快发展,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概念,艺术被赋予了更宽泛的内容。艺术与科学的融汇能否促成中国画与数字化技术的联姻,并能亲如一家,薪火传焰,中国画正处于这样一个历史的交叉点上。

二、数字化――绝非屈尊下驾的新思路和新可能

在世界发生天翻地覆改变的今天,“中国画”的概念应该是开放、宽泛和多元化的,e时代的中国画无论发展内涵还是艺术形态,都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由传统走进了现代。传统绘画和数字绘画都是人类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美好生活的绘画样式,而相对于传统技法,数字绘画具有高度的智能性和表现性。随着计算机绘图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强,数字技术完全能够胜任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和绘画特点,呈现出传统的传神、意象和意境之美,实现笔墨表现的新姿和绝对的艺术特色。从艺术欣赏与传播的角度来看,数字绘画的产生使传统的艺术交流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它易于保存、修改和携带,不会因为时间、地点、存储、复制及自然条件等因素而发生损坏,大大解放了传统中国画纸本设色易于损坏的尴尬境地,提高了其观赏性和影响力。传统中国画技法与电脑数码技术的结合,绝非屈尊下驾,有失体统,而是为中国画的发展及创新带来的一种新思路和新可能。

三、数字化生存,贵在创新和适应

艺术观念的更新,催生工具材料和表现形式的发展和突破。近代国画大师潘天寿对中国画创新有精深的理解与体悟:“新,必须由陈中推动而出。”中国画向数字化转型,也必须经历由传统向现代创新和适应的转换,找到一个结合点,化无形为有形,以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新的角度展现传统中国画的形、神、韵和境。创新之一,数字技术不仅丰富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更拓展了传统中国画所无法企及的运动空间。数字化为中国画引入一个时间和运动的概念,使之成为时空艺术,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元素:景别、蒙太奇、长镜头、音响等。如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借助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形象,整部作品以动态的“找”为主题,因其“动”而产生无限的审美可能,茅盾看了影片后写诗道:“白石世所珍,俊逸复清新,荣宝擅复制,往往可乱真……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仪式的起始段落,一幅徐徐展开、意境悠远的山水画卷,一段虚实相生、清新飘逸的动态风景,在水墨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中交融诗化,在流动的时空中表述完成,让世人为之震撼。其精美的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受到了世界人民的齐声赞誉,再次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非凡魅力。此外,声光电是现代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音乐也就成为了数字中国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传统中国画本来就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独具民族特色的综合性艺术。正如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所言:“中国传统绘画是文史、诗、书法、篆刻等多种艺术在画面上的综合表现。”这四者各有所长,结合起来,便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此基础上,数字中国画再将音乐这一富有表现力的元素一冶熔之,必将在更广和更深的维度上增加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性。《乐记》中有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荡气回肠,不绝于耳,无论是在听觉上,还是视觉上,都能创造出一种中国画所推崇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如水墨动画《牧笛》全片没有对白,借用了富有田园风味的南方民乐中的笛子作为背景音乐,清风徐来,音韵袅袅,水墨化的音乐,音乐化的水墨,二者融为一炉,为观众营造了一副深邃悠远、古朴、隽永的山水情境。

四、回归中国画的精髓与本原,在坚守中超越

作为东方艺术的代表,中国画历经数千年的冶铸,形成了严格的内在规律和强固的传统原动力,有着完整的艺术体系和系统的思维方法。数字化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而不是中国画发展的终极目的,更不是它的归宿。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层面上的创新与发展,都不意味着对本质属性的抛弃和否定,没有本原精髓与核心价值的诉求,再先进的技术和形式也只是一种粉饰和空壳,再前沿的创新和探索最终只能流于浮表。只有真正植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土壤,在传统与现代中穿行,在坚守中不断超越,温故而知新,才能深刻地认识现实和把握未来,在真正意义上拓展中国画的现代语境。

作者简介:

张海彬,硕士,现为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