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铃薯黑痣病防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铃薯黑痣病防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试验采用不同药剂拌种、沟施、叶面喷施等方法,对感染黑痣病的种薯进行处理,通过对出苗率、产量、薯块发病率、地下病茎数的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寻求防控马铃薯黑痣病的最佳施药组合。结果表明,不同药剂拌种、沟施、叶面喷施3种方法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治均有效果,结合用药成本,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经济有效的施药组合是用甲基立枯磷拌种、沟施、叶面喷施。

关键词 马铃薯;黑痣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119-03

Study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hizoctonia solani in Potatoes

YANG Chun DU Zhen QI Hai-ying

(Crop Research Institute in Cold & High Latitudinal Region,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Datong Shanxi 037008)

Abstract The potatoes which infected by Rhizoctonia solani were treated using seed dressing,furrow fertilization and foliage spraying.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Rhizoctonia solani were studi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germination rate,yield,the incidence percentage of potato,the number of disease potato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treatments to Rhizoctonia solani had good control effects,the best combination of seed dressing by tolclofos-methyl,furrow fertilization and foliage spraying seeking considering medication costs.

Key words potato;Rhizoctonia solani;control

马铃薯黑痣病又称立枯丝核菌病、丝核菌溃疡病,是以带病种薯和土壤传播的病害。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幼芽、地下茎和薯块,容易造成缺苗断垄[1],影响产量,薯块感染后商品性大大降低。为了追求效益,马铃薯主产区许多马铃薯种植户不倒茬,该病害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据调查,黑痣病已经普遍存在于各个马铃薯主产区,重病的田间病株率达80%以上,收获后薯块带菌率最高可达100%[2]。由于生产上专用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药剂较少,为此本研究选择近年来各种媒体报道防治黑痣病较好的3种药剂,采用不同施药形式开展田间药效试验,以期选择防治该地区马铃薯黑痣病的最佳药剂和最佳施药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20%甲基立枯磷乳油(湖南沅江赤蜂农化有限公司),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有机磷杀菌剂,其吸附作用强,不易流失,持效期较长,主要用于防治土传病害;24%噻呋酰胺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具有强内吸传导性和长持效性,很容易通过根部或植物表面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对纹枯病、立枯病等有特效;25%嘧菌酯(瑞士先正达公司),广谱杀菌谱,有增加抗病性、提高抗逆力、延缓衰老等特点,持效期长(特效期15 d)。供试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冀张薯8号、中薯19号。

1.2 试验设计

2.3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发病率的影响

在块茎病级调查过程中发现,除个别薯块外,大部分处理块茎黑痣病病斑较少且小,发病较轻,个别处理组合因1~2个较重的块茎就会影响整个试验结果,因而采用块茎发病率来分析防治效果。不同品种块茎黑痣病发病率差异很大。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最佳组合是A1B2C2D1,即克新1号品种用甲基立枯磷拌种、沟施、叶面喷施,块茎黑痣病发病率最低,防治效果最好。

2.4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地下病茎数的影响

现蕾期选每处理的第1行,连续挖10株调查地下茎的病斑数及发病严重程度。从表5地下病茎数病情指数看,最佳组合是A3B2C1D2,即中薯19号用甲基立枯磷拌种+嘧菌酯沟施+噻呋酰胺叶片喷施对地下病茎数的防效最好,与处理8(A3B2C1D3)基本一致。

3 结论

综合不同处理对出苗率、产量、块茎发病率、地下茎病情指数五方面的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不同品种对产量影响较大,不同品种间黑痣病发病率也有很大差别。甲基立枯磷拌种、嘧菌酯沟施、噻呋酰胺通过拌种、沟施、叶面喷施都能降低马铃薯黑痣病发病率,还有提高产量的作用。与万迪秀认为可以采用拌种方式来降低种薯携带丝核菌进行传播的风险[3]相符。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方法是沟施>拌种>叶面喷施。药剂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效果是噻呋酰胺>甲基立枯磷>嘧菌酯,最佳施药组合B2C2D2,即甲基立枯磷通过拌种+沟施甲基立枯磷+叶面喷施噻呋酰胺,与陈会柱等[4]研究结果相近。综合防治效果及施药成本,推荐经济有效的施药组合为B2C2D1,即用甲基立枯磷通过拌种、沟施、叶面喷施防治马铃薯黑痣病不仅效果好,而且用药成本也较低。

据曹春梅研究,甲基立枯磷能有效地防治丝核病菌引起的土壤病害[5],该药剂还可以直接喷施到薯块周围的土壤杀死土壤中丝核菌,同时甲基立枯磷也有很好的内吸作用,在苗期可以茎叶喷雾,保护植株免受丝核菌的侵染,且残留量低,安全低毒,对作物有一定增产作用[2,6],本试验结果完全验证了上述结论。

4 参考文献

[1] 李乾坤,孙顺娣,李敏权.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的研究[J].马铃薯杂志,1988,2(2):79-85.

[2] 曹春梅,张智芳,李文刚,等.新型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效果分析[J].中国马铃薯,2011,25(4):246-250.

[3] 万迪秀.新的有机磷杀菌剂―甲基立枯磷[J].浙江化工,1988,19(1):12-14.

[4] 陈会柱,钱国华.24%噻呋酰胺悬浮剂(满穗)对水稻纹枯病的药效试验[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7,25(3):30-31.

[5] 曹春梅,李文刚,张建平,等.马铃薯黑痣病的研究现状[J].中国马铃薯,2009,23(3):171-173.

[6] 张建平,哈斯,程玉臣.几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J].中国马铃薯,2014(1): 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