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教育与经济融合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教育与经济融合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结构调整步伐也逐渐加快,如何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使之与广西经济协调发展、相得益彰;也是一条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提升贡献率的最佳路径。

1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为便于衡量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首先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两者关系进行剖析,具体测算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相关分析和因果分析对两者的关系做出基本推断,为政策性建议提供依据。

(l)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考虑到指标的可得性和代表性,我选用了2000年至2008年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中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使之与广西经济协调发展、相得益彰;也是一条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提升贡献率的最佳路径。1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为便于衡量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首先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两者关系进行剖析,具体测算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相关分析和因果分析对两者的关系做出基本推断,为政策性建议提供依据。

(l)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考虑到指标的可得性和代表性,我选用了2000年至2008年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标,记为ZX,经济增长指标选用的是人均GDP,记为RG。根据表1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得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为高职在校生数与经济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从运算得到的相关系数矩阵看出,广西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和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968663(2以X)~2008,n=9),这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关联性。下面对广西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和人均GDP运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一元线性回归。首先,从广西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ZX)和人均GDP(RG)的散点图可知,RG与ZX近似直从回归值看,解释变量前的参数估计值为正数,处于0与1之间,常数项的估计值也为正,这些参数的经济含义都是合理的。方程通过统计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变量较显著,拟合优度较高。因此,回归结果表明:广西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每增加100人,人均GDP增加4.88元。从以上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2000年后广西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与人均GDP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广西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影响,理论上,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促进广西经济增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2)o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出广西高职院校在校生数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并不能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完全的因果关系。下面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检验2000一200年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方向,使用EViewss.1统计软件检验结果P值分别为0.51625和0.23613。意味着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不是人均GDP的Granger原因,而人均GDP也不是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数的Granger原因,即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变化不是经济增长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广西经济增长的变化也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2广西高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原本是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利益共同体。但从实证数据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却并未得到有效的释放,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推力未能完全展现,两者在发展链上产生了脱节,未能协调发展。主要原因在于:

(l)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充足的经费是高等职业教育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因素,并长期困扰和影响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一方面相对落后的广西经济水平制约着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力度,预算内财政拨款分配也更侧重于本科以上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以及向中等职业教育实施资助政策,使得预算内教育经费远不能满足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发展需求。而且地方政绩考核制度促使地方政府更重视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平、快”项目,对投资周期长、见效较慢的高职教育的发展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造成广西许多地方普遍存在教育经费“缩水”或挤占的现象。另一方面现行的财政、税收等政策对个人、企业和社会进行教育投资的激励效果不明显,企业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所占比例极不稳定。由于资金的缺乏,很多高职院校在发展、建设方面的投入捉襟见肘,校园面积狭小,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实验实训场所及设备极其有限,办学水平的提升后继乏力,严重影响了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慢,直到2005年高等职业教育的毛入学率才达到15%,刚刚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高等教育规模偏小,难以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了改变这种发展滞后的状况,近年广西高等职业教育采取诸如中职院校合并、升格等多种方式实现了短期内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广西高职高专院校数达到了39所(民办9所),是2000年的5倍以上,在校生数量自2000年起就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2008年已经突破26万。目前的学校数量、专职教师数及在校学生数等规模性指标都显示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明显提速,但是实证分析的数据却告诉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明显,且发展规模滞后于经济水平。另外,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配置也不均衡。尽管目前广西各个市至少已有一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但在规模绝对量的区域分布上并不平衡。绝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集中在南宁、桂林及柳州三大城市,虽然表面上看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分布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但与各区域的人口分布差距较大,不利于区域统筹发展。

(3)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不能满足社健推圣济发展需求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快速增长也对教育投入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不可能像规模扩张一般短期内实现,需要经历较长时期的努力和检验才能体现,目前制约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师资水平。在量层面上,少’一西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师比略低于教育部要求的18:1;在质的层面,“双师型”及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普遍欠缺,师资的质和量水平的低下直接抑制了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空间。二是实训条件。广西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和实验设施普遍薄弱,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示范性实训基地严重缺乏。实训基地建设乏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性、实用性的高技能教育的办学定位的落实,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函须整改和完善。

(4)专业人才结构不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广西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广西人才结构却未能跟上产业调整的步伐。广西的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业、制造业和卫生业,这三个行业就占了广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5.9%,新兴行业、高科技产业的人才供给的严重短缺与企业对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旺盛需求形成了鲜明对比。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问题。首先,部分院校一味地追求专业的设置数量,专业发展欠缺科学规划,对专业的设置缺乏可行性、必要性论证和验证过程。厂‘西高职院校在一、二产业专业发展规划上,与广西建设新农村、加速“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其次,广西高以特色产业为主的行业所属高职院校数量明显下降,绝大部分院校“跨行”发展成为时尚,这些院校在专业结构设置上出现单一的“本业(工科)+电子信息+财经”模式,盲目向财经、电子信息大类模式化同构化拓展,专业结构同质化倾向严重。无视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的需求状况盲目进行专业设置,势必会引发专业设置重复、教学资源浪费、就业困难等严重问题。

3协调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对策

(1)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和吸收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要发展广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发挥政府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在政府的扶持之下,再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是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投入体系;在逐步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的前提下,政府应按照教育成本确定经费配置比例的原则,合理化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教育经费的结构分配,并且教育经费的拨付要在市场经济的角度参考各职业院校的专业变化、发展规划和办学效益等因素来执行。政府应在银行、大学等机构中设立各种基金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申报、评估、验收等程序,让那些真正具有市场应变能力、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有较好办学效益的学校,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政府投资。在此基础上,政府也应配套合理的专项扶持制度,保障一些办学实力较弱的院校的发展权。

二是合理统筹区域内高职公共资源的配置和建设;在高职比较集中的地区,由政府统一规划,并牵头建立学生宿舍等基本设施和共享型的体育馆、图书馆、实训基地等教学设施,实现有限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减少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鼓励多元化办学;构建更加开放的高职教育投资体制和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引导各种社会资金投资职业教育,同时建立如税收激励、名誉激励、技术服务激励等多种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刺激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积极性,鼓励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多元化办学方式可以在更多渠道上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弥补了政府投入不足的劣势,从而进一步扩大教育的总体规模,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教育的需求,颇具现实意义。

(2)科学统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为使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上与经济发展同步,在目前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政策倾斜度不足的情况下,应通过各种方式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

一是实现职业教育结构的交叉与互通;首先是拓宽社会各类学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路子,在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可能的增加录取名额;其次是支持具有专业、资源优势的中等职业学校改制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并通过架设中职与高职“立交桥”,开放更多非学历高等职业教育(如:面向社会的高等技能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各种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在办学体制上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面向市场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二是对高职院校的布局应进行合理调整;在各个经济产业带内设立对应口径的学校或者开设分校,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也要与所在地的产业发展水平动态适应。这样即利于校企合作,又便于学生对口就业。一定区域内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还可以组成职业教育集团,进行整体规划和共享资源,充分吸收、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逐步缓解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盲目集中布局的不合理状况。

(3)完善高等那议k教育评估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部从2004年启动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是以教学工作为核心的全方位、全过程、全息式的综合性评估;必须进一步改善在迎评促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策一是建立评估中介机构。应借鉴国外经验,设立专门评估中介机构对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资格、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毕业生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估;政府不直接干预评估工作,只负责审核中介机构的资质,监督评估中介机构依法评估,并通过立法和拨款等手段来达到“扶持优秀,整改不足”的评估目的,从而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策二是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通过评估,促使高等职业院校采取多种方式,如选派教师去师资培训基地及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强化训练,或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等,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双师型”教师的比重,促进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对策三是建立职业教育特色指标评估体系。把办学特色作为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的最重要的评估指标,尤其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有无明确的职业定向,实践课的比重是否合理,校内的实验条件和校外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否完备等指标。通过评估,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让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得到最优整合和有效利用,不仅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凸显办学特色,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及企业的实力最终带动广西经济发展.

(4)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高等聊业院校的专业结构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课程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产销”对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使专业设置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宏观上,政府部门可以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动态跟踪研究以及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供人才、人力资源及就业状况的需求信息,以指导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整,并为学生报考专业进行合理导向。微观上,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管理制度和专业调整运行机制,依据需求与可能原则对学校的专业承办能力进行评估,有选择的支持和扶持重点发展专业的建设,特别是一些社会确实需要又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的专业,要加强调控,统一布点。通过这些方式对专业设置进行合理化导向、引导全区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进行战略性或适应性调整,做到各展所长,错位发展,互相补充,协调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