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活化教学目标,促进有效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活化教学目标,促进有效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每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学的根本,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本文结合人教版《数学》(二下)“简单推理”的教学为例进行探讨,通过深入研究教材和把握教学起点,围绕“简单推理”所需的提示进行基础目标的细化和弹性目标的丰富,从而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教学目标 提示 细化 丰富

目前的一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定位的泛式化倾向,有意无意地忽略和放松了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掌握。分析原因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注重教案的流程设计,而轻视了教学目标的把握,课堂效率大打折扣。针对这个现象,我开始尝试“教学目标的细化与丰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努力使素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环节设计、数学活动的开展、问题的呈现方式、练习的设计等方面紧紧地围绕着细化和丰富后的目标进行。用这样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去指导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而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积极思考,认真学习,从而真正提高课堂实效,让教学更加生动精彩,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思维更加活跃。本文以人教版《数学》(二下)“简单推理”为例,围绕“提示”这个点,浅谈进行基础目标和弹性目标的具体设定之后的实践与感悟。

一、目标细化与丰富的前奏

在目标细化和丰富之前,必然要认真钻研教材,从而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细化基础目标;同时也要分析学生,读懂学生,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而丰富弹性目标。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要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在研读教材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进行深入研究与思考,使得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能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简单推理》教材中两个列子,分别是两个提示的“猜”和三个提示的“猜”。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一般教参的教学目标制定为:1.通过猜测和实验等活动,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2.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合作创新的意识和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实课标里提到的内容,教参目标里都有了,这样就够了吗?进而引发了我的两点思考:

思考一:学生的起点在什么位置?

学生会推理吗?喜欢推理吗?能说推理过程吗?其实要真正分析、“吃透”学生,才能拟定出科学、合理、全面的教学目标,进而将目标细化至每一个例题和练习,每一步都要走得有目标,方向明确。前测的过程中发现教学的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推理经验,对于简单的推理他们能说出结论,但如何让将自己的推理过程有条理地清晰阐述出来有些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的基础目标为:1.体会简单推理过程,获得推理经验,能进行含有两个提示的简单推理(即明白什么是推理,推理需要提示),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2.学会怎样进行简单推理,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能找准关键的提示,初步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逻辑推理提示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简单、有条理地思考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推理的过程。

思考二: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除了知识点,学生还收获了什么?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学生的能力提升是相对有限的,比较单薄。教学设计前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备课,进一步思考如何丰富弹性目标。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合情的知识和经验。如: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数的特征、如何判断进位退位等,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些判断的过程都是推理的内容而已。有时候经典地一问就能引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而让一个例子一道题目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因此设定了弹性目标细化为: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结合已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能找准关键提示,同时能够判断出无效的提示;

(2)尝试如何给出明确和完整的提示语,体会结论的不唯一;

(3)应用已有的数学经验,发现隐藏的提示,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围绕“提示”进行目标的细化与丰富

(一)细化引入环节目标,让学生迫切需要“提示”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知识往往是老师给孩子的,而不是学生迫切地需要得到的,这两种情况虽然孩子最后孩子得到了知识,效果却截然不同。

看教参目标的设定:通过猜测和实验等活动,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细化后的目标:体会简单推理过程,获得推理经验,明白要进行推理需要提示,能进行含有两个条件的简单推理,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

这里选取的细化的小目标:体会简单推理过程,获得推理经验,明白要进行推理需要提示具体地分析。结合这条小目标我来谈谈如何设计流程来达成这个细化的小目标。

引入环节原设计(环节目标: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1)出示图片:黄球和绿球,现在我摸一个,你们猜我摸的是什么颜色的球? (有学生猜黄球,有学生猜绿球)

(2)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猜对我摸出的是什么球,我给大家一个小提示!

(3)出示提示:老师摸出的不是黄球。(课件出示)

(4)像这样的根据提示,我们来得到正确的答案的过程叫作推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简单的推理。(出示课题:简单推理)

板书:不是黄球绿球

学生从乱猜到老师给提示猜准的过程,过程中推理所需的提示是老师直接给的,而不是学生自己主动的要求的,推理的经验会比较弱。

目标细化后的引入环节设计(细化目标:体会简单推理过程,获得推理经验,明白进行推理需要提示):

出示图片:黄球和绿球

(1)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球,你们猜猜看这里有几个球?(生乱猜:1、2、3、4)

(2)如果赵老师想让每个小朋友都猜准确,怎么办呢?(生:需要提示)比3个少,比1个多。(生齐声说:两个)

(3)原来盒子里装的是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的球,而且一个是黄色的一个是绿色的,现在我摸一个,你们来猜猜我摸的是什么颜色的球?(生1:黄球,生2:绿球)

(4)一定是黄球吗?(生:不一定)

(5)要让每个同学都猜对我摸出的是什么球,怎样办呢?(需要提示)

出示提示:老师摸出的不是黄球。(课件出示)

板书:不是黄球绿球

(6)像这样的根据提示,我们来得到正确的结论的过程叫作推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简单的推理。(出示课题:简单推理)

对提示环节的提问方式进行处理之后,激发了学生的推理意识,猜球的情境设计,实践教学中提示是学生一开始就意识到要的,从猜有多少个球,再猜拿的是什么颜色的,范围一点一点缩小,让学生从瞎猜――给出提示的猜,学生自然地体会到需要提示,从而让学生明白如果有提示能够一次性猜准。而且这样的环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需要提示,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会主动地去找提示,哪怕提示是隐藏着的,真正的获得了推理的经验。

细化后的目标非常具体,易于操作,也容易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既符合学情,又体现了目标设置的科学性。目标细化后,目标更明确了,教与学的重点也突出了。

(二)丰富练习环节目标,让小“提示”起大作用

教参目标设定:培养合作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丰富弹性目标: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结合已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能找准关键提示,同时能够判断出无效的提示;

(2)尝试如何给出明确和完整的提示语,体会结论的不唯一;

(3)应用已有的数学经验,发现隐藏的提示,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从提示在各个练习环节中的呈现方式来看如何进行目标的丰富:

(1)挑战1教学设计:密码门(弹性目标:能找准关键提示,同时能够判断出无效的提示)

师:小朋友要猜对正确的图形门才能打开。三种图形分别是: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提示有:

1号门:我不是长方形

2号门:我的四条边都相等

3号门:我是平面图形

读一读一号门的提示,你知道了什么?(生:1号门可能是三角形,也可能是正方形)2号门呢?(生:直接就能确定是正方形)3号门又知道了什么?(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都有可能)

你们是先从那个提示先入手的,为什么?(生:第2个提示,因为它能够马上确定下来是正方形)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用到3号门的条件呢,为什么不用呢?(生:没有,因为提示没有用)

密码门的环节给了学生三个提示,每个提示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此环节学生非常的有兴趣,目标丰富后让这道习题发挥了它最大的作用,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够判断出“平面图形”是无效的提示,同时初步体会在看提示时,一般可以从关键的提示入手会比较简单,又巩固了从一个提示推出相应的结果。这个练习能让学生应用已学的平面图形的知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解决推理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用简单推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了数学的方法,在以后的分析问题中,学生也会尝试着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当作提示去解决一些问题。例如: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判断哪些是同一类物体等等。

(2)挑战2教学设计:猜牌(弹性目标:尝试如何给出明确、完整的提示语,体会结论的不唯一)

三位小朋友抢三张牌分别是9、50、54。提示:

A小同:不是50;

田中:我是最大的一位数。

你能根据提示猜出他们分别拿着什么牌吗?

(生用找关键的提示、画线等方法来进行推理)

B小同:不是50

田中:

你能给一个提示让同桌猜出这三位小朋友分别抢到的是哪张牌吗?

请学生来当小老师,给提示,看全班同学能不能猜出这三位小朋友拿的是什么牌?

分析B题,学生给出的提示有四种情况:

第一类:直接知道田中拿的牌,我是54,进而能判断出另外两个。

第二类:推理得出田中拿的牌,我不是9也不是50,进而判断另外两个。

第三类:能直接知道田中的牌,但不能确定小同的牌,我是50,那么小同可能是9也可能是54,就要假设,假设小同是9那么优一是54,假设小同是54那么优一就是9。学生能够分情况进行推理分析。

第四类:不能完全确定田中拿的牌,我不是9,那么田中可能是50也可能是54,就要假设如果田中是50,那么小同还是不能确定,这种情况讨论起来会比较麻烦,可以改改提示,进而能够很快地推出三人拿的牌。

本题的目标设计是应用已有的数的特征的知识经验解决推理问题,进一步让学生尝试如何给出明确和完整的提示语,推出正确的结果。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类型的提示,推理的过程也有所不同,可引出不确定的情况,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换个提示方法回避了第三类和第四类学生给的提示,在反思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提示给课堂带来了精彩,让学生体会两种情况如何用假设法进行推理,进一步考验了学生有序推理的能力,是一个能力的升华。

(3)挑战3教学设计:数字谜(弹性目标:应用已知的数学经验,发现隐藏着的提示,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道题目真奇怪,什么也没告诉我们,你们能够找到其中隐藏的提示吗?学生在练习纸上做一做,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第1题:5+2不是8,所以 +=18,所以可以填9、7或者7、9进位了;第2题:6-0不是5,所以是要退位的,比4小,可以填0、1、2、3。)

数字谜的目标丰富主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找隐藏的提示,比如说:这是一道进位加法题,图形不一样代表的数也不一样,同时也能体会结果可以是多个的。让学生发现推理的结果不一定是唯一,同时也让学生学会找隐藏着的提示,进一步培养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的课堂效果很好,学生都能应用自己已经知道的进位和退位的知识来发现,一开始,有的学生没有将所有的情况都写出来,在其他学生的有序思考的带领下,学生们都能有序地将答案都写出来。以后的学习学生也会带着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分析题目,更好地解决问题。

围绕着《简单推理》所需的提示,以上每一个练习环节的目标都已细化丰富,在原有的课程基础目标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进行了丰富拟定出了科学、合理、全面的教学目标,每一步都走得有目标,方向明确。课堂上,学生在学会推理的方法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如何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目标不是笼统的要求,它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告诉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使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剖析和研究,结合学生的起点,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和丰富后,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细化后目标显得条理更加清晰,每道例题和练习都充分地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真正地让学生在数学的课中张开思维的翅膀,尽情地思考,课堂实效明显,精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