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智障人士人际交往能力的行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采用行动研究的研究方法探讨民间机构中提高智障人士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方案。研究发现:对机构智障人士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包括对智障人士的团体工作介入、对工作人员的介入和对机构自身活动的介入三个方面;整体性干预是有效的,智障人士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智障人士;人际交往能力;行动研究;民间机构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056-02
目前,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智力残疾者人数共554万人[1]。智障人士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社会群体。对于智障人士人际交往的研究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状况和干预研究。智障人士人际交往状况的研究均从社会接纳的角度出发,或者把人际交往作为智障人士生活质量的一个指标进行研究,并发现智障人士的社会接纳度仍有待提升[2][3],对于智障人士人际交往状况的描述并不一致[4-5]。对于智障人士人际交往的干预研究以个案研究为主,陈福侠通过社区干预,并采用行为主义疗法的技术,帮助案主顺利克服人际交往恐惧,提高了人际交往技能[6]。国内关于智障人士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很少,而且多将智障人士的人际交往能力作为生活质量或社会接纳的一个指标进行研究[2-5][7],缺乏独立、深入的探讨。本研究以北京某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机构为例,针对民间机构中如何提升智障人士人际交往能力这一问题开展行动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行动研究方法。Holter和Schwartz-Barcott认为行动研究有四个特性:研究者与参与者的合作;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改变实际情况;发展理论。
(二)研究过程
1.干预方案制定与修改。初步干预方案包括在机构开展“手拉手”智障人士人际交往学习团体,并开展了两次团体活动。在实施前两次团体活动的基础上,对干预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反思和修改。修改后的干预方案对“手拉手”人际交往学习团体的后3次活动方案进行了调整,并添加了对机构工作人员和机构自身活动的干预。
2.资料收集。每次活动之后,研究者会对干预过程撰写工作记录,共撰写工作记录8篇;在整体干预方案实施之后,研究者对参与干预方案执行的两名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全程录音,录音时长约117分钟。
3.资料分析。首先,对于工作记录根据“工作地点”和“工作日期”两个类别进行编码,各码之间以逗号作为间隔。以资料编码“天通苑2014-3-20”为例,此码代表研究者2014年3月20日在天通苑的工作记录。其次对校正过的访谈录音文字稿根据“成员代码”和“句数”两个类别逐字逐句地进行编码。访谈资料编码中的第一码是成员代码,8位成员的代码分别为A、B、C、D、E、F、G、H,其中,G和H为该活动组的工作人员;第二码为句数。以资料编码“G-13”为例,代表成员G在访谈中所说的第13句话。
(三)研究对象
行动研究于该机构某活动组展开,该活动组智障人士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成员基本情况
■
二、研究结果
(一)整体干预方案
1.整体方案设计思路。研究者对于北京某智障人士服务机构智障人士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介入是在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理论和优势视角的指导下,以机构为中心进行的多种途径的干预。团体工作介入、对机构活动的介入、对机构工作人员的介入三方面的介入,层层递进,相互促进。干预方案一开始并不是成型的,而是在干预过程中进行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最终确立完整的干预方案。
2.“手拉手”智障人士人际交往学习团体方案与实施。研究者设计了“手拉手”智障人士人际交往学习团体,并初步策划5次团体活动。在开展前两次团体活动的过程中,研究者和工作人员的配合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但研究者和机构工作人员发现下列问题:活动开展过程中组员的参与度不高;活动过程中组员的注意力较差;团体活动的干预效果并不明显;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理论和优势视角对团体的指导性有所限制。基于此,研究者对团体方案做出了调整:对团体方案的理念进行了具体描述;将人际交往学习团体目标调整为成长陪伴,使组员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帮助组员改善在人际交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对团体方案实施的关注点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团体方案对于干预的每一个步骤描述的更加详细,操作性更强。在后三次活动实施中,每次活动开展之后,研究者均会与工作人员一起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估,并对后续活动方案进行细微调整,以有效达到活动目标。在后三次团体活动过程中,对每位组员亟须改善的人际交往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干预。
3.对机构工作人员的介入方案及实施。在行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除了实施团体活动方案之外,对机构工作人员的介入一直贯穿于整个行动研究过程之中,是行动研究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研究者通过与工作人员的讨论和分享,进一步明确看待智障人士的积极理念,反思和总结针对智障人士的工作方法,对团体活动实施提供指导。对工作人员的介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对团体方案及实施的相关探讨和分享;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进行探讨和分享;对机构的活动计划和安排进行讨论和分享。
4.对机构自身活动的介入及实施。对于机构自身活动的介入是指研究者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所组织和参与的机构的日常活动。在组织和参与机构日常活动过程中,研究者秉持对于智障人士的积极理念,帮助机构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与工作人员一起对工作理念和方法进行探讨;同时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和引导智障人士对团体活动过程中所学习的人际交往技能进行实践,对团体效果进行延伸和深化。研究者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对于机构自身活动的介入主要包括两个活动环节:外出活动和周末分享。
(二)干预效果
1.智障人士人际交往技能习得状况。一是所有智障人士均习得了团体活动中所学的人际交往技能。让智障人士对在“手拉手”人际交往学习团体中所学的人际交往技能,如“如何做自我介绍”、“如何观察并识别他人的情绪”等进行示范,他们都可以进行即时的示范。另外,某些学员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挑战时,工作人员的提醒他们也能够很快明白,有的学员甚至能够根据活动中所学的一些东西直接指出他人的错误。二是智障人士所学的人际交往技能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适当运用。智障人士在干预过程中可以对所学的人际交往技能进行示范,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能适当运用。
2.智障人士人际交往问题改善状况。成员B、C、D、E在研究者和工作人员的鼓励与引导下,全程参与每次的干预活动,活动参与程度逐渐提高。成员F表达的独立性有了明显提高和改善。在表达的过程中,会逐渐自己进行思考,而不是单纯模仿他人。学员A在干预过程中,参与程度和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在表达的完整性方面无明显改变。
3.对工作人员的干预效果。一是工作人员可以对智障人士的人际交往进行间接的介入。通过访谈发现,工作人员通过参与和配合研究者的干预方案,可以在机构日常活动中对智障人士的人际交往进行间接介入。二是通过参与干预方案的实施,工作人员对智障人士的理念和工作方法有了很多反思和感悟,这对智障人士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具有间接影响。
三、讨论
1.对民间机构中智障人士的介入要以机构为中心。已有干预研究大多是以智障人士为中心,对智障人士自身的基本情况加以了解,并制定特定的、具体的干预方案[8][9]。这种干预模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干预效果,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10]。智障人士个人主动性有限,其成长和发展主要受机构和工作人员两个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对智障人士的干预方案设计及实施均是以机构为中心。对机构基本情况、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及智障人士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考量,从而设定具体的干预方案,这不仅规避了“以智障人士为中心”介入的缺陷,而且可以更好地借助和发挥智障人士周围环境及资源的力量,强化干预效果及其持续性。
2.对智障人士的干预重在理念。目前,社会公众对于智障人士的看法大多从问题视角出发,较为关注智障人士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但这给智障人士贴上了“有瑕疵、有问题,有疾病、无能”的标签[7],使其社会融合面临诸多挑战。研究对智障人士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干预以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理论和优势视角为指导,关注智障人士的潜能和资源,并将理论具体化为两项理念和原则:“智障人士有人际交往的需求”和“智障人士有人际交往的潜能”。这不仅使整个干预效果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更极大的挖掘了智障人士自身的潜能和资源,获得了明显的干预效果。在对智障人士进行干预时,一定要注重理念的确立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公报及说明[A].[2006-12-01].
[2]韩邈.智障人士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
[3]董小苹.中国青少年对智障学生的认知态度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8,81(11):21-28.
[4]张爱华.智障人群生活状况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2):43-47.
[5]金萍,彭红,许家成.成年智力残疾人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3):294-296.
[6]陈福侠,张福娟.对一例成年智障者社会交往技能的社区干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74(8):22-25.
[7]马红英.智障人士社会接纳度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7,81(3):6-11.
[8]潘利营.一项基于社会工作增权理论的研究[J].社会工作,2009,81(12):9-12.
[9]谭磊,林玉泉.以残疾人为中心的优势评估与社工介入模式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10(5):53-59.
[10]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6-11.
收稿日期:2014-09-25
作者简介:张蓓蓓(1990-),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哀伤、智力障碍研究;贾晓明(1961-),女,北京人,教授,从事哀伤、心理咨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