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南省禹州瓦店遗址的河流地貌演化及相关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南省禹州瓦店遗址的河流地貌演化及相关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对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附近的颍河河流地貌演化进行了研究,并对龙山时期的景观与当时聚落、生业的关系以及遗址废弃之后的后生变化进行了讨论。根据瓦店遗址附近的地学和考古资料,并结合环嵩山地区的区域资料,将瓦店遗址晚更新世以来的河流地貌演化分为6个阶段。在龙山文化晚期,瓦店附近的颍河处于中全新世堆积阶段,台地面与河床之间的高差较小,呈现出“水乡”的特点。这样的景观基础为瓦店先民在台地上开挖流水壕沟以及种植水稻提供了可能。而在遗址废弃之后,全新世晚期的河流下切及侧蚀不断改变着遗址的面貌,逐渐形成今日的景观。总之,作为人类主要活动区域的河流地貌,全新世以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演化对于聚落考古和人地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瓦店遗址; 河流地貌演化; 聚落; 生业; 后生变化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geomorphology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Ying River near Wadian site, Yu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including the study on the change after the site was disused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dscapes, the settlements and subsistence. According to the geomorphic and archaeological data of Wadian Site. Combined with the regional data of ring area around Songshan Mountain, the geomorphic evolution of Wadian Site since late Pleistocene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phases. In the late Longshan Culture, the Ying River is in Mid-Holocene accumulation stag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ss altitude difference between terrace and riverbed, which is like a waterside village. Such kind of landscape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ancients to excavate ditches and to proceed the rice cultivation. After the site was disused, the site geomorphologic landscape changed due to the continuous river incising and lateral erosion, which formed the landscape nowadays. In conclusion, the River Landscape of the areas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which had significant meanings to the study on the settlement archaeology and man-land relationship.

Key words: the Wadian Site, the evolution of fluvial landform, settlement, subsistence, epigenetic change

一、 引 言

瓦店遗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火龙乡瓦店村,遗存主要分布在村东和西北两片相连的台地上。现代颍河从遗址的东北侧流过。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瓦店遗址在龙山时期是颍河流域重要的中心聚落,遗址现存面积仍在百万平米以上。王湾三期文化晚期的大型环壕和祭祀遗迹的发现、玉石器作坊的存在以及具有礼器特征的器物的出土①,无不表明瓦店遗址在探索环嵩山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对于如此重要的一处中心性聚落的兴废,发掘者开展了广泛的多学科研究,获取了大量有关遗址及古代人类活动的信息。这就为环境考古和地学考古提出了明确的问题。比如,在四千多年前,古人选择了什么样的一块地方建造了如此重要的聚落?又是在怎样的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型的环壕、旱稻混作的农业等文化景观?在废弃之后直到今天,又在哪些因素的作用下经历了沧桑变化?鉴于这些问题都与古地貌及地貌变化有密切关系,而且遗址本身又在颍河岸边,因此,本文尝试根据瓦店遗址及其周边的地貌与第四纪调查结果,结合年代测定及考古资料,重建瓦店遗址晚更新世以来的河流地貌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 瓦店遗址晚更新世以来

河流地貌演化的过程

1. 河流地貌演化的研究方法

河流地貌演化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对不同地貌单元沉积序列及其空间组合的分析②。具体而言,可大体分为三步:(1)根据研究区域在更大空间尺度的地貌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影响区域地貌发育的主要过程以及地貌形态与分布等,划分地质历史时期河流地貌的分布范围以及主要的地貌单元。(2)研究不同地貌单元中的沉积序列,主要是确定不同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及所处的时代,进而了解不同时期主要的沉积过程以及相应的地貌背景。(3)考察不同地貌单元的地层堆积在空间上的接触关系,并结合对侵蚀和堆积过程的判断,重建区域地貌演化的序列。

2. 瓦店遗址的现代地貌格局

瓦店遗址所在的禹州属于从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地带,同时,我国大地形的第二阶梯也在这里向第三阶梯转变。发源于登封盆地的颍河,从山地流出后,蜿蜒东南,在禹州的西北形成开阔平坦的河谷阶地,阶地沿着颍河两岸大体呈西北―东南方向展布,其形成与颍河及其支流的泛滥、堆积有关。颍河的河谷阶地中,二级阶地是最主要的地貌类型,绝大部分的村庄和农田都位于其上,同时,也是古代遗址的主要分布区。阶地的两侧为基岩山地及山前的黄土丘陵,从中发源的河谷切穿阶地之后汇入颍河。瓦店遗址就位于颍河西南岸的阶地之上(图一)。

在瓦店遗址周围,除了现代颍河河床及河漫滩之外,能够明显区分出河流的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图二)。高差不等的断崖将两者隔开。一级阶地临河分布,宽几十米至200米不等,地势平坦,主要土地类型为农田。二级阶地的范围则要大得多,瓦店村以及文化堆积分布密集的东台地和西北台地均属于该地貌单元。

3. 不同地貌单元的地层序列

(1) 二级阶地

二级阶地的地层序列可以东台地和西北台地为例进行说明。

东台地高出东侧地面7米左右,是瓦店遗址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文化层堆积的厚度一般在2米左右,厚可达4米。20世纪80年代初及90年代末,曾在这里多次开展考古钻探和发掘工作③。

断崖剖面的上部暴露有文化层或遗迹。相应层位的自然地层主要由粉砂质的黄土组成,厚度在2米左右,其中部颜色发红,质地紧实,具有古土壤的特性,厚约1米。剖面下部为垂直节理发育的锈斑黄土层。该层的粒度较粗,含砂量相对较大;多见钙结核,局部成层出现;锈斑发育,致使颜色斑杂,偶见无层理的青灰色粉细砂层。

在该剖面的文化层埋深分别为0.8米和1.55米的位置取2个光释光样品,在下部黄土层埋深为2.75米的位置取1个光释光样品。测年结果如表一所示。

西北台地是瓦店遗址文化遗存分布的另一个密集区。在该台地上,通过考古调查和大规模的钻探发现了王湾三期文化晚期的大型环壕。壕沟距现代地表埋深约2.3米。当时深度一般不超过3米。为了解西北台地的地层,又使用地质钻从探沟的壕沟底部向下进行了钻探,地层序列自上而下为:第1层,锈黄色粉砂层,0.6米厚,含有较多的虫孔和根痕;第2层,亦为锈黄色粉砂层,0.6米厚,只是夹有较多的钙结核;第3层,青灰色淤泥,1.7米厚,土质黏重;第4层,细砂层,0.6米厚;第5层,砾石层,厚度未知。

在探沟3西壁埋深5.63米(生土)及5.18米(壕沟堆积)处,取了两个光释光年代样品,其时代分别为48.8ka和4.5ka(详见表一)。

(2) 一级阶地

一级阶地主要分布在东台地以东及西北台地向北至后陈庄北一带(图二)。

东台地与一级阶地之间有3~7米不等的断崖。一级阶地前缘高出颍河河床近4米。在鞭炮厂附近的取沙坑剖面提供了一级阶地的地层发育信息。地层序列自上而下为:第1层,黄色黏土质粉砂层,厚1.5米,块状构造,无层理;第2层,夹有黏土的粉细砂层,厚0.4米,暗棕色,具有水平层理,质地相对坚硬;第3层,具有薄层水平层理的中砂层,厚1.5米,非常疏松;第4层,砂砾石层与细砂、黏土互层,出露0.5米,变化频繁,底部为稳定的砾石层。河岸处的另一地点也看到与鞭炮厂附近剖面类似的一级阶地地层序列,自上而下可大体分为3层:第1层,黏土质粉砂层,厚1.7米;第2层,夹有多条黏土条带的砂层,厚1.1米,具有水平层理;第3层,夹砂砾石层,出露厚度近1米。

从西北台地向北至后陈庄北,一级阶地呈西北―东南向分布,宽度可达数百米。一级阶地与西北台地之间有一断崖,高差在1.5米至2米左右。观察剖面的总厚度在4米左右,最上层为1.9米厚的黏土质粉砂层或粉砂层,颜色为浅棕色;中间层为具有水平层理的砂与黏土互层,厚约1.4米;底部出露0.6米厚的砾石层。其序列与鞭炮厂剖面大体相同。一级阶地地层序列与西北台地的明显差别,表明断崖确实为两个地貌单元之间的界线,而不仅仅是土地平整的结果。

(3) 颍河河漫滩

瓦店村东颍河两岸的状况显示现代河流处于自西向东摆动的过程之中。东岸为一台地,陡立的断崖表明处于被侵蚀状态,而西岸前凸的岸线则意味着堆积过程的不断发生。因此,西岸的河漫滩宽度很大,高出河床1~2米不等,多见下部为砾石层、上部为砂层的二元堆积结构。

后陈庄北的颍河两岸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两侧均有宽缓的河漫滩分布。河漫滩的堆积亦呈现出二元结构的特征,即下部为粒度较粗的砾石层,上部以疏松多孔的砂土为主。从砾石层中夹有瓦片、骨头等遗物的情况推测,可能是数百年来形成的。

4. 区域的地层框架及地貌演化分析

根据不同地貌单位的地层序列,瓦店遗址附近的地层有以下3种情况:(1)东台地和西北台地的锈斑黄土或砂砾石层――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2)瓦店村东和后陈庄北的砾石层――砂层――粉砂层序列;(3)现代颍河河漫滩中的砾石层――砂土层序列。据此可对河流地貌演化的过程进行分析。

在东台地和西北台地,下部的锈斑黄土、青灰色淤泥及砂砾石层表明晚更新世时期该地区为冲积平原的地貌景观。具体岩相的差异所体现出的正是冲积平原微地貌的复杂性:河流的干道或汊道中因流速较大沉积的为砂砾石层;泛滥平原中则广泛堆积粉砂质的黄土状土,又由于地下水位的升降导致氧化还原条件的多次转变而形成锈斑;在一些低地或者废弃的古河道中,形成淤泥等湖沼相堆积。而且,晚更新世时期河谷处于不断向上的淤积状态,河流改道频繁发生。

东台地所见到的黄土、古土壤序列与禹州北部丘陵中的黄土剖面大体是类似的,以中间有一套颜色发红的全新世古土壤为特征,古土壤的年代大约为距今8500~3100年④。从水成到风成沉积环境的转变意味着景观和地貌过程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河流在此之前已经转为下切,并沿着初始下切的位置形成了固定的河道,原来的冲积平原成为当时的一级阶地。这也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基本的土地资源。对于当时下切的深度,已很难具体考证。

瓦店村东和后陈庄北所见的露头剖面均为河流相。1997年的钻探结果亦显示,东台地断崖向东即有黄沙土分布⑤。砂砾石层及具有水平层理的砂层,表明这里曾经是古代的河床,而上部粉砂或黏土质粉砂则反映了河漫滩的沉积环境或后期洪水的影响。上部地层的颜色呈棕色,意味着经历了土壤化的作用。当时,新的河流下切已经发生,剖面所在位置成为现在的一级阶地,而遗址所处的位置则成为更高级别的阶地。

从目前所见的两级地貌单元的空间组合关系来看,呈现出切割――填充的状态(图三,f)。也就是说,一级阶地的堆积体是“镶嵌”在二级阶地的堆积之中的。这就意味着一级阶地的所有河流相堆积的时代都要晚于其所在谷槽的形成年代。但一级阶地谷槽的形成与现在二级阶地的下切之间可能存在较长的时间缺环,因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现在二级阶地之上已经有人类活动,而一级阶地的地层堆积中经常可见宋元时期的遗物。我们推测,瓦店遗址古人活动时期的颍河谷地应是河流地貌发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根据环嵩山地区全新世河流演化的情况,此时的颍河谷地与台地的高差应该不大。河流在距今万年前后开始的下切,并未持续很长的时间。从仰韶直至夏商时期,河谷都处于淤积的状态,致使台地与河床之间的相对高差不断缩小。在一些小型河流的河谷中,仰韶、龙山时期的河湖相地层相当普遍。河床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终结于战国秦汉之际发生的又一次河谷下切⑥。这次下切的规模很大,不仅切深可达10余米,而且侧蚀作用强烈,尤其是在干流的许多河段,中全新世的淤积层被侵蚀殆尽。

现今一级阶地谷槽的形成就可能与距今2000年前后颍河的下切有关,而当时,距今4000年前后的颍河谷地成为其时的一级阶地(图三,d)。但这级阶地今天已然消失不见。其原因自然与后期河流的摆动侵蚀有关。今天的一级阶地宽度可达数百米,它所反映的并非完全是历史时期颍河水大河宽,而更多的是颍河的横向摆动。在一个地貌旋回中,侵蚀的结果是不可逆的。由此,就形成了一级阶地直接与东台地相接的现象。在地貌形态上,也已难觅4000多年前古颍河谷地的踪影。

5. 河流地貌演化的过程

根据瓦店遗址周边不同地貌单元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就可以大体重建颍河河流地貌演变的过程。由于河流过程在环嵩山地区受控于大体相同的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因此,可以使用区域资料对瓦店地貌演化的过程和时间节点进行细化。大体而言,以河流下切和淤积的转化为标志,可以将晚更新世以来的河流地貌演化划分为6个阶段(图三):

(1) 晚更新世堆积:晚更新世时期,颍河整体上处于泛滥加积状态,大量的风成黄土被流水作用搬运到河谷中,河床的高度不断抬升,摆动的范围可以达到两侧的丘陵,使整个颍河谷地淤积至目前二级阶地的高度。

(2) 早全新世下切:晚更新世末期至早全新世,颍河处于下切状态,河道固定,现代颍河河谷的雏形形成,晚更新世时期的泛滥平原成为河流的一级阶地。

(3) 中全新世堆积:晚至仰韶文化之前,下切即已终止,在早全新世下切形成的河道中又开始发生淤积,致使台地面与河床的高差逐渐减小。

(4) 晚全新世下切:在不晚于距今2000年时,河流发生大规模下切,沟谷的深度与现在相当,之后,河流开始了长期的侧蚀,塑造出宽谷的形态,与现在的一级阶地范围相当。

(5) 历史时期堆积:在晚全新世下切形成的沟谷中发生了普遍的堆积,从东台地的断崖之下,向东直至颍河,均可见到这套河流相的地层。

(6) 历史晚期下切:这次下切塑造了现今河漫滩及河床所在的河谷,一级阶地也因此而形成,并因常年性的洪水难以企及而成为稳定的土地资源。

三、 对聚落及生业相关问题的讨论

1. 瓦店遗址所处的地貌位置

遗址所处的地貌位置是讨论人类利用和获取自然资源方式的一个重要视角。但由于河流地貌的不断变化,遗址所处的地貌位置也是一个变化的概念。

瓦店遗址所在的台地位于广义的颍河谷地之中。现在属于颍河的二级阶地,与颍河的水平距离达数百米,与河床的高差也有近十米。这样一种状况是颍河河流地貌演化至今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则呈现出不同的河谷景观。

在晚更新世堆积时,整个谷地中都是泛滥平原,河道游移不定。早中全新世的下切,使遗址所在的台地开始不再经常性地受到流水作用的影响。台地的面积在此时也应该是最大的。中全新世堆积开始之时,台地与河床的高差最大,而随着河道的不断淤积,两者的高差逐渐减小。在中全新世堆积达到较高水准时,台地上可能呈现出“水乡”的景观。晚全新世的下切最初必定是沿着中全新世的河道开始的,遗址所在的台地成为“古二级阶地”,而中全新世的堆积成为“古一级阶地”。但是随着颍河的持续下切及侧向侵蚀,“古一级阶地”被全部侵蚀,遗址所在的二级阶地也被部分侵蚀,从而在二级阶地之间形成新的宽谷。在历史时期堆积完成之后,无论是台地之间的高差,亦或台地的宽度,已与今天大同小异。

2. 壕沟与河流地貌的关系

壕沟被认为是防御性的聚落遗存⑦。无论是在新石器时代的环壕聚落,还是龙山时代的城址,以至于三代的城邑,壕沟通常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壕沟只是作为干沟利用,就无需过多地考虑自然条件。而一旦壕沟中有水流的迹象,就有必要从景观系统中予以考察。

在瓦店遗址,西北台地和东台地上均发现了壕沟。其中,遗址西北台地发现的王湾三期文化晚期大型环壕保存较好,残深2~3米⑧。遗址东南台地的大型环壕残深3~5米,年代不晚于汉代,但能否早到龙山时期尚待考察⑨。

考古钻探的结果显示,西北台地上的环壕是由东、西、南三面的壕沟与东北侧的颍河共同构成防御体系(图四)。在南壕07TG3壕沟底部,还发现了砂砾石层。这就表明流水作用的存在,颍河河水应该能够进入环壕体系。

如果以现在的河谷景观来解释这样的现象,就只能从洪水的角度入手。但这样的可能性并不很高,主要原因在于如果高差存在的话,壕沟中的流速就会远小于河槽,在南壕07TG3的位置流速只会更低,沉积物的粒度应该在粉砂甚至黏土的级别,如同河漫滩的沉积结构。

而如果以颍河处于中全新世堆积的状态来考虑,由于台地与河床之间的高差较小,河水引入台地中的壕沟就相对容易,而且通过水的流动情况能方便地判断出沟底的水平状况,有利于壕沟的开挖。同样的原因,台地上水患发生的可能性也很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壕沟是否也会具有排水的功能?

从河流地貌演化的视角来看,瓦店遗址的情形并不孤立,登封王城岗遗址壕沟与颍河及五渡河的关系⑩、新密新砦遗址城壕与双洎河的关系11,都与此类似。

3. 水稻种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对瓦店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表明,旱稻混作是龙山文化时期农业的主体类型12。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稻谷的出土数量仅次于粟,占出土谷物总数的26.2%。而其出土概率更是与粟并列成为农作物之首。发现的小穗轴和基盘暗示了稻粒的生产加工可能就是在当地完成的,而非来自于外地的输入。而今天的瓦店,已经不再种植水稻。这样的转变过程有复杂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就自然环境而言,在以往的解释体系中,通常将仰韶、龙山时期水稻的种植归因于全新世大暖期温暖湿润的气候。在我们看来,气候并非是本地水稻种植的限制性因素,河流地貌演化影响下的水文条件可能更为关键。

水稻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条件和热量条件。因为现在的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所以,全新世大暖期的解释对于暖温带地区的水稻种植自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分析水稻种植所需的自然资源条件,就会发现并不必然如此。第一,水分条件的满足并非只能靠大气降水,完全可以利用地表水进行水稻生产。也就是说,只要有河流能够进行灌溉,即使在西北干旱区,水稻所需的水分也能得到满足。此外,水稻(旱稻等少数品种除外)在生长季节需要一直浸泡在水中,因此,即使在南方多雨地区,重要的也是对地表水进行有效管理,而不能完全靠天吃饭。第二,水稻所需的热量条件与年平均温度关系不大,关键在于夏半年的积温情况。原因在于水稻是一年生的禾本科植物,尽管其生长期的各阶段都需要较高的温度,但这一过程通常只需3~5个月,而除了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带之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夏半年的温度条件都没有问题。正因为这两点,水稻种植区的温度和降水条件差别极大,范围涵盖了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度以及从湿润到干旱地区的沿海平原和河湖岸边。当然,这种差异会体现在一年几熟及生长的稳定性上。

至于水稻生长所需的土地资源,取决于能够满足水稻生长的水分、热量、土壤等条件在空间上的分布。一个区域内的各种环境条件并非是均质的,在不同的地貌单元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具体分析是否能够满足水稻的生产。

具体到龙山文化晚期的瓦店,孢粉分析及木炭分析均表明,龙山时期气候温暖湿润,可能已经达到亚热带的水平13。动物考古学的研究也表明,遗址周围存在较大的水域,气候较现在温暖湿润14。相对于今天,气候条件更易于种植水稻。但台地与河床高差不大应该是水稻种植更重要的自然条件。当时,最主要的农业土地资源就是遗址所在的二级阶地,其土层深厚,地形平坦,靠近河流的部分易于进行水的管理,而在相对较高的位置则适于发展旱作农业。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注意瓦店遗址是否存在人工的沟渠水系。

在河流发生下切之后,台地上的水文条件就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地下水位的降低,二是引水灌溉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个原因,尽管气候条件仍然可以满足,但水稻种植已经不可能在二级阶地上进行。在历史时期以至于现代,沿河低地的自然条件仍可满足水稻种植的需要。至于是否种植就是一个历史问题了,其原因与文化、社会等因素相关。

4. 瓦店遗址发生的后生变化

遗址在废弃之后,在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作用下,仍然在发生着变化,从而导致考古材料呈现出今天的面貌。遗址的后生变化不仅包括遗址的被破坏,也包括景观所发生的变化。这直接影响到对考古材料的认识问题。但长期以来,后生变化的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大到区域景观、聚落形态,小到遗物分布,都在形成或埋藏之后经历了复杂的后生变化15。如果想准确地了解某一时期的状况,就有必要对埋藏之后的各种过程进行分析,以评估后期改造的方式和程度。这里主要讨论河流地貌演化对遗址及景观的影响。

河流的过程如果以堆积为主,那么通过钻探、挖掘探沟等方式还可以了解到古代的情形;但如果是侵蚀作用,各种证据就有可能被全部毁掉。在一个河谷中,最极端的情形是就是后期的河流摆动把两侧山地之间的河流堆积物全部侵蚀。这种情况下,地貌演化的过程及台地上的人类活动就不会有任何记录留存。

在瓦店遗址,二级阶地和一级阶地是现存的主要地貌单元。但这绝不意味着河流的过程只有两次堆积和两次下切。目前所见到的河流地貌,只是历史过程的残留。所以,就需要考虑后期过程对前期地貌形态的破坏作用,也就是结果背后的过程复杂性。

东台地的范围在龙山时期可能更靠东,但具体的范围已经没有任何地层上的证据。对东台地的破坏应该是晚全新世下切和摆动造成的。在中全新世堆积发生之时,台地的面积已经固定,龙山时期的古人也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聚落的。晚全新世的下切和摆动在侵蚀中全新世堆积之后,可能又继续对东台地进行冲蚀,导致它的崩塌与西退。而到了历史晚期下切之后,尽管大洪水仍然能够达到断崖之下的一级阶地后缘,但由于水动力已经被大量损耗,实际上已经很难造成大的破坏。根据对地貌过程的分析,1997年在东钻11孔中发现的龙山文化陶片,可能是历史时期堆积的结果,陶片应该并非原地堆积。这也意味着不能将这一地点作为东台地曾经的东界。

四、 结 语

根据野外地层、地貌的资料,并结合考古钻探和发掘的成果,建立了瓦店遗址周围不同地貌单元的地层框架及河流地貌演化过程。进而结合环嵩山地区的区域资料,将瓦店遗址晚更新世以来的地貌演化划分为6个阶段。在龙山文化晚期,瓦店附近的颍河处于中全新世堆积阶段,台地面与河床之间的高差较小,呈现出“水乡”的特点。也正是在这样的景观基础上,瓦店先民建造了环壕聚落,并在台地上发展了旱稻混作的生业类型。而在遗址废弃之后,后期河流过程继续塑造着新的景观,并改变着遗址的面貌。

可见,河流地貌演化在考古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地貌类型,河流地貌的变化在全新世期间是非常明显和频繁的。河流的堆积、下切和摆动等过程都可能会对遗物、聚落等考古材料造成显著影响。在聚落形态、遗物分布的研究中,对地貌过程影响的评估应该成为一项基本内容。另一方面,河流地貌演化也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区域的土地资源状况及水土条件,而这些因素又与聚落选址、生业模式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古代人地关系的分析中,河流地貌演化方面的研究也亟待加强。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由于河流的侵蚀过程使河流地貌具有类似“遗迹”的性质,需要对流域范围内不同河段的河流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和整合研究,才能勾勒出更为精细的河流地貌演化图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考古材料本身以及古代的人类活动。

注释:

①、⑧ 方燕明:《〈禹州瓦店遗址聚落形态研究〉子课题成果》,中国文物报2012年9月28日第006版。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第54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

③、⑤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禹州瓦店》,第5~8页,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

④ 李新艳、黄春长、庞奖励、王利军、何 忠:《淮河上游全新世风成黄土与成壤环境变化研究》,《干旱区地理》2007年第30卷 第3期。

⑥ A、Arlene M. Rosen. 2007.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lex Societies in China: a study from the Huizui Sit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Bulletin 27: 39-48. B、许俊杰、莫多闻、王辉、周昆叔:《河南新密溱水流域全新世人类文化演化的环境背景研究》,《第四纪研究》2013年第5期。

⑦ 钱耀鹏:《关于环壕聚落的几个问题》,《文物》1997年第8期。

⑨ 方燕明:《禹州瓦店龙山聚落的多学科演练》,《中国文化遗产》2012年第5期。

⑩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登封王城岗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2005年)》,第795~800页,大象出版社,2007年。

11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密新砦――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第501~512页,文物出版社,2008年。

12 刘昶、方燕明:《河南禹州瓦店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南方文物》2010年第4期。

13 王树芝、方燕明、赵志军:《龙山时代的植被、古气候及植物利用――以河南瓦店遗址的木炭分析为例》,《第四纪研究》2012年第2期。

14 吕鹏:《禹州瓦店遗址动物遗骸的鉴定和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技术与经济卷(Ⅰ)》,第179~194页,科学出版社,2009年。

15 张海、方燕明、席玮、赖新川、赵亮、吴学明、逄博:《以WEB和3S技术为支持的南水北调禹州段考古区域系统调查》,《华夏考古》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