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考语文命题与教学的问题和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考语文命题与教学的问题和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考分家,是不争的事实。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虽然没有捷径,但动脑思考,总会有些办法。

一、“调适”的背景分析

1.中考命题远离教学

中考语文命题与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但如今,两者之间经常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所教并非所考,所考并非所教。

首先是体式的疏远。如前些年对历史文化散文和科技说明文的考查就是如此,课本上并没有出现这种类型的散文,但中考卷上却出现了。考查课本上根本没有出现的知识点、能力点,总让师生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其次是考试内容的“忘本”。有些命题者一味地模仿高考,导致考试内容完全脱离课本。例如,江苏省除个别地级市还在考查课内阅读外,其他地级市几乎全考的是课外阅读,如此,一线教师轻视课本、不教课本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对中考命题进行调适非常必要。

2.教学远离中考命题

有人曾经把语文教师划分为三种人:第一种人把语文教学当做生命价值的追求,孜孜不倦地探索语文的真谛;第二种人把语文教学当做职业,认真教学,勤勤恳恳,以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奋斗目标;第三种人把语文教学当做谋生的工具,坚持上班,以考试不垫底为基准。

三种人中,第二种人最多,另外两种人极少。而第二种人和第三种人都不太明白语文的本质,或者说对语文的理解尚处于肤浅的状态。正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决定了当前语文教学的方向。

不少语文教师对中考试卷的分析是表面化的,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命题者的意图,看不到试题背后潜藏着的语文内涵,只是简单地评价某题太难,认为只要学生得高分就是好试卷,而衡量的标准就是看试卷上的题目自己有没有讲过,学生是不是都做出来了。他们很少从自身寻找原因,不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不仔细分析中考试卷,教学跟着感觉走,学生在考试中被大量扣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调适”的内涵分析

“中考语文命题与教学的调适”中的“调适”是一个关键词,可以理解为“调整使之相互适应”“调控使之相互合适”。这是一个双向工程,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命题向教学靠拢,或者教学为命题服务,应该是双方都要进行调适。而不管是哪一方进行调适,都要遵循“合适、适应”的原则。

从调适的对象看,中考命题和教学都是调适的对象;从调适的操控来看,中考命题者是命题的调适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是教学的调适人;从调适的适度来看,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双方各让一步,而是要明确各自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予以纠正,使其更有利于培养人、发展人。

必须强调的是,所有的调适都应该在厘清中考命题与教学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否则,调适就是一句空话。

中考命题与教学具有共性:都是为达成课程标准服务的,都是为培养人服务的。但两者也有区别:教学是为了达成课程标准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中考命题则是对教学达成课程标准的程度所做的评估;教学占主要地位,中考命题处于次要地位;教学为中考命题提供数据和素材,中考命题则对教学进行检测和指导。

但现实却是,很多人认为教学是为考试服务的,教学处于被支配地位,不是教什么考什么,而是考什么教什么。如此一来,考试成为了教学的主宰,只要考得好,就是教得好。这样的本末倒置,亟待扭转。

三、“调适”的策略分析

调适策略要遵循三项原则。

1.社会时代的需要

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因此教师要根据时展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以散文教学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这样表述教考内容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能够“深乎其中”,即能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索作品的丰富内涵;同时还要“出乎其外”,即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的审美情操和价值取向。

2012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就体现了这样的时代要求。例如,现代文阅读《回家的日子》中有这样一道题:“联系具体语境,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具体句子略)这道题的分值是4分,命题者希望通过这样的命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读到文章的骨子里去;同时,对目前盛行的虚无课堂、漂浮课堂进行调适。我们宁要言之有物、听之有味的小语文,也不要四大皆空的“大语文”。

2.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人、发展人,因此,教考内容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已经懂得的、掌握了的以及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教,只要略作检查就可以了。教师需要教的是那些学生不知道的,或者即使通过自学也无法掌握的知识能力。把这些内容作为教的对象,才能发展学生;把这些内容作为考的对象,才能引起师生的重视。

以2012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名着考查题为例:“智取生辰纲能够成功,除了人的因素外,也离不开自然条件的‘相助’,请简要说出有利于智取的两个自然条件。”从题干看,似乎只是要求考生写出两个自然条件即可,但命题者的匠心其实是从人发展的角度,启发考生这样思考: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这就比直接考查智取生辰纲的人物姓名更有内涵,也更具前瞻性。命题者试图通过这道题,将这一信息传递给广大一线语文教师,从而达到调适教学的目的。

3.体式特点的需要

我们听过不少公开课,发现了一个通病,那就是不论什么体裁的文章,全都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整体感知—品味语言—归纳总结—拓展延伸。我们不是说要否定这种思路,只是质疑:每种体裁、每篇文章甚至每一堂课都用这种思路进行教学是否得当?

基于这样的思考,从2010年开始,对不同体式的文章,我们在命题时,强调各具特点,对命题内容、文字表达以及答案格式都给出了相应的要求,目的就是对教学方式进行调适。

例如在命制2012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时,我们就坚持了两个原则:一是本源性阅读,二是渗透性阅读。

所谓本源性阅读,就是从各种文体写作的目的性出发,从新的角度对其进行考量,强调体式特点,拟制高质量的试题。例如对说明文《筷子中的文化》一文的考查,每道题都是根据写作的目的拟制的,因为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就是介绍知识、传递信息、让读者获得能力等。只要本着这样的原则去命题,那就是本色的语文命题。

所谓渗透性阅读,就是要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内涵。

在命制散文阅读题时,我们则是既强调本源性阅读,又强调渗透性阅读。散文的类型很多,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以表现内心为主的,所展示的是 作家‘情’的世界”,是作者真实的生命经历。“散文随情所至,酣畅淋漓地表达个性化的情感和感悟,自然天成,无拘无束”,因此阅读散文时,作者的情感是无法绕开的。既然无法绕开,我们就应当细细琢磨,仔细揣度,这就需要从用词造句行文等方面入手。例如针对之前所举的《回家的日子》一文,我们就设计了三道小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程度,由粗到细,由细到微,由实而虚。这对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假、大、空的教学也是一种调适。

捷径看似有,实则无;规律看似无,实则有。化用《红楼梦》中的诗句:有作无时无亦有,无作有时有亦无。又如鲁迅先生的名言:“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