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中考误题谈语文中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中考误题谈语文中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考命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它受着时间、空间、环境、材料、人员等多种条件的制约。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从总体上说每份试卷每道试题都编制得很精致,体现着新课程的理念,实现着三维目标,很好地导向着语文教学。

我想,考试,尤其是传统的中考高考,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关注人的发展的今天,在构建发展中的人的三维目标中,不应仅仅具有甄别选拔功能,而应能承担诸如启智、熏陶、教育等更加深广的功能。

我认为,考试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是一次生命的历练,在此活动中,启迪认知,导向思维,开启智慧,培养情思,导向正确的价值观、方法论,为培养一个完美的人而努力。

例1,第1题:按要求答题:

已知:备考前夕:某学校初三(1)班晚10:30下自习。

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高中

解:眼皮十分沉重

答:九年寒窗苦,苦海无边

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至少两条),另外,请给该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第2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从小学到研究生,戴眼镜的同学备受老师宠爱,请听教师的点名方式:

小学:戴眼镜的那位同学。

初中:第三排戴眼镜的那位同学。

高中:第三排戴眼镜的那位女同学。

大学:第三排戴眼镜穿红T恤的那位男同学。

研究生班:不戴眼镜的那位同学。

请说说这则材料说明了一种什么现象及其所揭示的内在本质。

分析:这两则材料都似乎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点,关注社会,把语文学习向生活向社会延伸,并且带有明显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引导。它似乎在告诉着学生:现在有不少学校通过拼时间增加大量课业负担的方式来寻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这种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眼皮十分沉重""视力下降者越来越多""学生深感九年寒窗苦,苦海无边"等。

个别学校(甚至是相当一部分学校)确实存在无视学生身心健康大搞应试教育的做法,存在以大量增加课业负担为重要抓手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做法。但我觉得这恐怕不是学校工作的主流,更不是所有类型学校的主导做法,如果说应试教育在不少初高中学校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不同程度的存在的话,那么,大学与研究生教育是否也在追求应试教育呢?如果是的话,那么它们在追求怎样的考试呢?

如果把这样的内容作为中考试题,会对学生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会从中得到心理暗示,并形成对学校对教育教学错误认识的固化:学校就是搞应试教育的,学校质量就是靠以牺牲或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

尤其是第(2)题,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是"说明了一种什么现象及揭示的本质",其答案是"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眼镜近视的同学越来越多;本质,随着学生的升学,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导致视力下降者越来越多。"

首先,"随着学生的升学,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这样的论断有没有科学的依据做支撑?学生升学了,课业负担就越来越重了?有没有专家就小学生应该有怎样的课业负担,初中生应该有怎样的课业负担,高中生应该有怎样的课业负担,大学生、研究生应该有怎能样的课业负担,做过质与量的研究与比较,是否就是越来越重这样的趋势?

其次,其透过现象揭示的"本质"定位是"随着学生的升学,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导致视力下降者越来越多。"什么叫"本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那么"随着学生的升学,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导致视力下降者越来越多"能否算作事物的"本质"呢?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吗?显然不是,它只是事物发展中的一种状态,而非决定发展状态的根本属性。

再次,为什么现代人视力下降者越来越多,这恐怕是一个很复杂的科学问题,原因可能有很多,也许还有我们目前的科学所不能知道的原因,课业负担也只可能是其中的一种,也许并不是重要的一种,更不是唯一的一种。而以此设题,会给学生形成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呢?导向着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呢?

我觉得学生会对教育的认识走向误区,产生片面的认识,而且这样的错误认识会很深刻也会很持久,也许会让他一辈子都认为教育是摧残人的,因为它现在正在摧残着"我"!"我"眼睛近视了,"我"没考上理想的学校,都是当时的教育摧残的。"我"就是一个另版的"孔乙已"!因此,我认为,考试应十分注意

导向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培养完美的人而努力

我觉得考试是学习活动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是学习活动的一次集中的引导,是学习活动的延伸,或者说,考试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因此,它同样承担着三维目标的实现。当然引导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其重要的一个目标。

作为大型的正规的考试,各地中考语文试卷都注重了它的教育性、思想性和人文性,在选材上大到课外语段的选择,小到汉字书写题文段的编写,都引导着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主,关注成长,关注人格修养,引导着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阅读与答题中感悟品味人间真情,欣赏鉴别人间美景,陶冶性情,丰富情感,提升精神境界,提高人格品位。

比如肖复兴的《青木瓜之味》,刘心武的《跟陌生人说话》启迪着学生的深思:人与人之间到底应是一种什么的关系?从中品味着诚信、善良、真挚、纯洁的人间真情。再如借物抒情的《江南的雪》(鲁涛),赞美爱心的《月光晒谷》(罗西),启发精神追求的《人,总要仰望点什么》(李兴濂)等等,这些美文及试题都表明了命题者关注着学生的成长,关注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着学生的人格修养,默默地引导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着培养完美的人这一终极目标。

再比如,汉字书写题文段的编写也颇具匠心,体现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起点如天色破晓的绯红,微微晨曦点染着气象万千的苍穹;起点如大江大河的源头,涓涓细流孕育着一泻千里的波涛。起点之美,起点之力,必将激发你勇往直前的斗志,百折不挠地完成每一份人生的答卷。

即便是为修改病句而编写的短文,也在为构建学生的美好的精神世界作着有益的努力,如:

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

文段和试题的编制,体现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导向。这就是考试的教育功能。

例2:观看右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漫画略)

(1) 用一个成语或俗语为漫画拟一个能反映作品的标题。

(2)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画面的内容。

所给的答案是:(1)不设统一答案。例望而却步,望而生畏,目瞪口呆,狮子大开口等。(2)答题要点:某些公园景点,任意提高门票价格,仿佛门前的狮子张开血盆大口,使游客望而却步。

分析:1,第(1)小题:所谓"主题"《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由此可见,主题就是作品的中心思想。我想能反映一部作品中心思想的语言其形式应该是议论性、评价性的语言。由画面可知,作品的主题是批评某些公园景点票价过高。而试卷所给的答案,诸如"望而却步"、"望而生畏","目瞪口呆","狮子大开口"等只是对画面内容的一个描述,而不是对画面内容的一个评价,也不是画面主题的一个概括。透过这些成语或俗语,并不能使读者知道画面的主题和反映的思想,而只能据此想见漫画大致的内容或有关的情景。

这答案有点隔靴搔痒之感,切不中,不到位。

例3,阅读《心灾》一文,回答问题:(文章略)

第16题,文章主体部分主要是通过奶奶的口吻来叙述的,若改用"我"的直接叙述好不好?为什么?根据文章中"我"和"奶奶"各自叙述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简要回答。

答案是:没有标准答案。赞成反对都可,也可取折中态度。参考:若反对,可围绕奶奶语言的特点和作用(口语化,真切自然,真实可信,感情强烈等)来说;若赞成,可依据"我"的语言特点和作用(有较大自由度,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文学性强,能直接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等)来说;若折中,可把两者特点和作用结合起来阐述。若有其他独到见解且理由阐述不脱离文本,亦可得3分。

分析:每道考题都必须有明确的考点,那么本题考的是什么能力点?根据题干可知,本题的考点有:记叙的人称,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和人物语言的个性特点。而所给答案显然把本题答案(也是考点)狭窄化了,似乎只有了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和人物语言的特点了,并且答案表达思路欠清楚,体现出解题思路不够明朗。

这道题完全可以考出过程与方法这维目标,可以考出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思维的方法,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但遗憾的是拟定的答案不够完美。

还有些试题的答案太抽象太概括太凝炼。一方面给阅卷增加了困难,因为不少教师对这样的答案也是雾里看花;另一方面这样的答案不是用学生的语言组织起来的,与学生的实际相差太远,再好的学生也写不出这样的答案。因为这是编题者根据自己的学识水平、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来编写的答案,"眼中没人","心中没人",没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思考?如何解答?表现出题中没人,答中没人,考中没人。命题者应蹲下身来,从知识的学习者,能力的建构者,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去思考:怎样读懂题,怎么把握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找出所要回答的考点,找准答题区域,找出答题的关键词句,切准答题要点,写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以及表达水平的答案来让试题接近学生,让答案如同出自学生之口。

因此,我认为考试应十分注意

考准知识点,答准知识点,引导学生辨清知识点

考试也应当成为学生的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是试题与学生心灵的对话,每道题目都在向学生诉说着告诉着,告诉学生们,"我"考你的是什么问题,对于这个知识点能力点你知道哪些,你该怎样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你该怎样抓住题干中的重要信息,去寻找解题的思路。考试的过程,实际上学生一次学习的过程,一次思维的训练过程,一次对知识技能对学习再认知的过程。因此,我们的试题首先要编题规范,表述准确,考什么,怎样提问,思路要非常清楚,表达应非常简洁。让学生在考试完毕后有发现自己对知识、技能理解的缺陷,更加清醒地更加深入的认识语文,更加自觉的运用语文。同时答案的拟定同样也起着这样的效果。

这是考试的再认知功能。

再分析例2第(2)小题,本题考的是漫画的内容概括,简述画面内容,而第一小题考的是漫画的主题。我觉得这两小题的排列顺序似乎欠妥。如果我们先引导学生仔细看读漫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并能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主要内容,然后再去概括漫画的主题,由内容而主题,在分析建构画面内容的过程中和基础上再去概括主题,更符合人们认识世界的认知规律。因为主题寄寓在内容中,因内容而生出主题。因此,我觉得把这两小题换个次序似乎更妥当些,也更能通过考试引导学生思维的规范性、条理性与严密性。我想这就是考试的规范功能:让学生通过考试的启发而使认知与思维更加规范。再如:

例4,语段《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第21题,阅读下面的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

"孔子过泰山侧。……夫子曰:'小子识之,”!

(1)文中横线上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

(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

分析:第(1)题的答案是"苛政猛于虎也"。显然这是一道概括文章主题的考题。第(2)题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过只是对表达文章内容的的语言形式的要求高了一些,更加富有文采一点,也更符合汉语的特点。这两题的次序同样是先考主题再考内容。似乎也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另外,第(1)题要求补写出与原文中删去的一句话。这要求是否太高了一点,对于初中生而言,能否有这样高度的概括能力,而且要用文言的形式,当然还要与原文一致。这样的考题要求可能会导向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仅要求背课内的文言文,而且很可能还会要求学生背与课内文章有联系的一定量的课外文章。这当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符合命题者的初衷。

我想考试还有一个重大的功能,就是潜移默化的引导着教学,考试永远都是一根指挥棒。但这样的考题不能引导正确的教学方向,不符合新课程理念。

不如改成:

在文中横线上写一个能体现本文主题的结尾(要求只能用一句话概括,10个字以内,若用文言句式表达且答案准确,加1分)

同时,本考题题干的表述也会让学生产生歧义。"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不作要求的是"对对联",还是"对对联"和"字数相同"?因此,我认为,考试还应十分注意。

引导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启发把握学习语文的规律,为构建智慧的人而努力

一个人的智慧表现在哪里?我认为智慧的核心是思维,一个善于思考,会思考,并且思维有深度有广度有新度,想了别人没有想到的,想了比别人更全面更深刻的,想了比别人更新颖更有创意的,这样的人怎么会不是智慧的人呢?我想,我们的考试也应成为朝着这目标前进的一股重要的源流。

引导学生把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课外短文的阅读,要让学生通过做题获得启发:阅读一篇文章需要思考着阅读,同时也要明白思考哪些方面的问题的阅读才是有效的,如何通过对语言的品味触摸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作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作古今的对话。阅读什么类型的文章应采用怎样的方法,如何概括中心,把握内容,总结特色,吸纳语言的精华,如何用符合文体特点的语言表述阅读思考的结果,描述思维的轨迹。

另外,近年中考试卷中出现的材料探究题也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不断总结学习语文的规律:如何在众多的材料中找到它们的联系,探究出共同的信息,如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它们所反映的主题和思考给自己的启发。启发着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或是课题研究中如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方法与技能技巧的基础。

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舔尝阅读的乐趣,爱上阅读,把阅读作为生命活动一种习惯,一个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让他的生命因阅读而丰厚,而香醇,而丰姿绰约。

引导学生培养纯正的阅读趣味,阅读文章,哪怕是小说或是小人书,都不能只追求有趣的故事,而应该寻求故事后的葛藤花卉,嗅取那满园的芬芳:追寻着作者成长的轨迹,体验着作者那时那地的情思,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寻得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观照以及表达这种观照的技巧。找着问题带着问题边读边思,培养出纯正的阅读趣味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在编制试题中,应为学生着想,蹲下身来,从学生答题的角度,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从启发学生把握学习方法的角度设题与编写答案。启发学生如何抓住题干思考本题考点,如何由考点对接语文规律,如何思考出解题的方向,如何紧扣文本拟出准确、全面、到位的答案。考出他思维,启发他的思维,考出他的智慧,启发他的智慧。这就是考试的启智功能。

考试,尤其是中高考这样大型的考试,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只有几次,而且会影响他人生的走向。让考试在学生的一生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与温馨的回忆,让考试在学生的生命历程留下一次深刻的启发,成为一次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