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两篇报道谈“新闻敏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两篇报道谈“新闻敏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去年10月21日的“西部论坛”首场全会上,会议主持人赵启正宣布了一条“大会纪律”:“每位代表发言限在100秒”。否则,他要“按下此钮,中断发言人的讲话”。次日的《文汇报》专门报道了这件事。

10月30日,新华社在题为《为逆耳忠言鼓掌》的消息中,对“西部论坛”上许多人“直言不讳,实话实说”,对西部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尖锐批评意见的事情作了专门报道。

发言时间的长短和怎么发言,似乎都是很平常的事,然而记者抓住了平常中的不平常,使上述两则报道产生了分量。现在不少大小会议,长话、空话、套话、官话实在不少,不珍惜时间,不讲效率,不问别人爱不爱听,侵占别人发言的时间,叫人不能忍受。另外一种现象是“说话藏三分”。同志之间,尤其是面对上级领导,心里有话不直说,不提反面意见和开展批评,对问题保持沉默,不讲党性原则。两篇报道是针对上述两种不良思想作风而来的。它们支持、称赞、欢迎“限在100秒”的发言、讲话,为“忠言”鼓掌,就是抨击长话、空话、套话、官话和“说话藏三分”现象的。两篇报道的不平常和它们的分量就在于此。

在平常中抓不平常,需要很强的新闻敏感。上述两篇报道,就是新闻敏感的结晶。这样的报道,写的往往不是什么“大事”、“要事”,然而却能击中时弊,倡导先进,鞭挞落后,起到良好的宣传、监督作用。正因为这样,它们有看头,能赢得读者,也自然能更好地实现新闻报道的价值。这种报道随手抓来,实事实说,写之不难,“投入”少而“产出”高。

新闻敏感对记者的成败至关重要。成功的记者,必定是新闻敏感性强的记者。前些年,我曾陪同四名外国记者去甘肃和苏南农村采访。采访活动结束后,有三名记者认为所获不多,似乎不打算写什么东西。另一名记者却不然,一连写了三条短讯。一条写他在甘肃的一个村子看到主人外出不锁门,夸赞那里的治安好。另一条是写苏南农村的小伙子穿西装,姑娘们蹬高跟鞋,改变了他脑子里“一身黑棉衣、头扎白毛巾、腰束稻草绳”的中国农民形象,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了,生活改善了”。第三条短讯说,苏南农家“养狗看门的少了,像城里人一样养鸟、养金鱼的多了”,“反映出”那些地方“社会安定、生活富裕”。后来三条短讯都在本国的媒体上发表了。三条短讯所写的事,四名外国记者都看到了,可是只有一名记者出新闻。这里面,有无新闻敏感,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中国科学院召开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有一天,14名新的女学部委员利用午间休息时间,举行了一次二十几分钟的“见面会”,内容主要是“见见面、问声好、表个态”。到会的记者们都没有写什么东西。唯我觉得有写头。上一次学部委员大会时,只有林巧稚一名女学部委员,而这一次学部委员大会,女学部委员增加到了15名,难道这不是新闻?我就以此为主题,写了一条消息,新华社播发后,报纸采用的情况不错。随后,我又写了几条关于新老女学部委员活动的独家新闻。

新闻敏感是记者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磨练出来的,是一种新闻工作的综合素质。要学的,主要是政治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是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等多方面的新成就、新知识;是对新闻工作热爱、执着、负责、奉献的可贵精神;是爱憎分明、明辨是非、胸怀大志、脚踏实地的思想作风。实践主要是经常、深入地调查研究;多看、多听、多跑,多了解、多积累、多思考;是广交朋友、广开信息来源、广泛接触实际;是不断“修炼”写作技巧和写作速度的笔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