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导游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导游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和国际旅游大舞台上日益重要的新生力量,我国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从业人员也相应地快速增加,导游是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导游队伍迅速扩大的同时导游质量却不能相应地同步提高。目前我国导游队伍整体素质与旅游业全面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本文分析了当今导游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关键词:导游职业;导游;可持续发展

导游作为连接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的中介因素,是旅游目的地、旅行社、旅游者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作为旅游业最主要的一线服务人员,导游对旅游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游表现的好坏,小则决定了游客的满意程度和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大则影响到国家、城市形象。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导游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近年来,宰客、甩团、强行购物、强行索要小费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导游职业的问题不仅损害了游客的利益,也损害了导游自身的声誉和利益,同时还影响了旅行社整个行业的社会形象,这和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及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是相违背的,这就要求导游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导游职业发展中的现状问题

导游行业现在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行业,旅游行业的发展不协调及当今社会众多极端负面案例,使得导游职业的社会声誉不佳,公众对导游这个职业的形象不太看好,对导游工作的认同更无从谈起,这使我们不得不认识到我国导游职业的一些现状及及问题。

(一)导游职业定位困惑

职业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两者的统一,是在社会分工的大舞台上确定能扮演我自己的角色。每个初从业人员都会面临职业定位的问题,如何在完成职业目标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对导游人员的需求也在增加,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众旅游还末真正起步,旅游主要作为外事接待手段和创汇的重要手段,国家把吸引境外游客到中国旅游定为国家一项重要政策。那时导游的接待工作带有政治任务,对他们的管理是以涉外人员的方式进行的。工作待遇有保障,社会地位较高,职业定也较清晰。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大众旅游的兴起,旅游已成为广大民众正常生活一部分,社会对导游的需求量增加,导游的接待量剧增,接待的对象也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工作任务变得繁多复杂,不再像最早的接待工作那么单纯简单。尤其是现在旅游种类越来越多样,现在社会并没有相应地给导游职业一个明确的和具体的定位。似乎变成一种投游客所好的组织者或服务者,更多的是强调导游工作的服务性质,而忽视了它的专业技术性。很多初步踏入导游队伍的人对所从事的职业较为困惑,尤其是一些素质较好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导游,觉得所学并非所用,所做并想所愿。感觉自己的价值观在受到挑战,人生价值不能很好地实现,不知如何突破自己。

(二)导游人员前景暗淡

据一项对一所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就业调查数据来看,这些学生一半有国家旅游局所发的导游资格证,甚至其中不少英语导游资格证,但毕业之后从事导游工作的还不到20%,半年之后又有约10%转到其它行业。而真正能坚持一年以上导游也只有5%到8%而已。这些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应该是值得肯定的,但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不愿长期从事这个职业,把这个职业当自己的事业来做呢?当然这与导游成长期有关,要成为一个熟练合格的导游,一般至少半年甚至一年时间,而大部分都受不了初入导游行业收入低、工作辛苦等原因而转岗,但在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人的反馈都反应到导游职业前景不够理想。一个工作三年的导游和一个工作三个月的导游其所得(带团费)差距并不太大,因为一个熟练的导游和一个离线程度相对较差的导游同样带一个团,对旅行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没什么差别的。因此,旅行社反馈给导游的所得也就没什么差距。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尽管导游证是有级别差异的,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但尴尬的是获得初级导游证的导游很少会有意愿去申请中级导游证,去申请高级导游证的导游就更少了,因为这些级别并不能相应地对应其经济收益。所以导游从业人员考虑到其长期发展前景,很少会有导游长期单纯地坚持在导游岗位上,即使是做导游,也是在旅行社同时兼有其它岗位的,如计调、业务等岗位。或者干脆做自由导游人员,由社会上其它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闲时兼职导游,如在校学生、教师等。

(三)导游工作复杂辛苦但回报没有保障

导游工作的复杂性不言而喻,一项完整的旅游产品涉及住宿、餐饮、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诸多环节,所有的这些环世节都通过导游的服务连接起来,导游肩负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全程带着客人跋山涉水,可以说是跑断两条腿,讲干一张嘴。都说导游们起的比鸡早,吃得比猪差,跑的比兔快,干的比牛多其工作的复杂和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工作的复杂和辛苦的同时,导游人员所得到的的工资水平并不高。其原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方面,旅游业受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和游客闲暇时间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淡旺季之分,在旅游旺季,导游人员可满负荷地工作,收入相对有保障,但在旅游淡季,导游员不可避免地受到工作量小的影响而导致收入没有保障。

主观方面,与旅游市场管理的大环境不无影响,现在旅行社之间的竟争非常激烈。价格战也打得相当火热,大家也都能感受到,现在旅游产品的价格都非常实惠,旅行社的利润空间在压缩,不得不减少对导游人员的支出。现在导游人员的工资基本无底薪,收入基本靠出团,而出团费一般也只有80到200,在非常旺季的时候最多也只有300。鉴于导游工作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一个导游一个月出团多也就22天(这已经很累了),以每天200元计算(事实上,在很多内地地区和旅行社,都并不能支付到这么多),他所得到的报酬也只有4000左右,正常工作强度和淡季的时候也只有一两千元而已,收入水平低。而在些管理不到位的地区,甚至出再“零团费”“负团费”的现象,导游没有任何保障性收入,其收入来源只能依赖游客购物或让游客加点等非正规手段上,收入没有保障。

(四)导游职业社会形象差

当前旅游市场环境,一谈起导游人员,消费们者很容易就跟欺客宰客、收受回扣、骗子等贬义词汇联系在了一起。近些年发生了不少与导游相关的负面事件,如香港导游强迫游客购物,对不购物游客漫骂至游客心脏病发身亡;三亚导游带游客购物、潜水拿回扣高达70%等事件让游客对导游的形象大打折扣,随着网络信息传播、媒体对这些极端事件的炒作曝光,带来的是旅游行业和导游行业整体的社会形象低下、社会信用严重偏失。

二.导游职业可持续发展

导游职业的种种问题,对导游行业甚至旅行社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对于如何让导游职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观点:

(一)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

导游职业的种种危机,并不都是由导游职业本身或导游人员自身素质相关。与不良的旅游市场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旅行社之间恶性的削价竟争不能保证导游人员的劳动收入。导游人员只能通过减少服务或降低服务质量、增加自费项目和让游客多购物来保障收入,如果单从规范导游人员的行为,那只能治标,导游人员只是行业的替罪羊。若要治本,还是要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真正做到明码标价,实价实标,强力打击“零负地接”、收受高额回扣等不正当竟争,遏制旅行社的恶性削价竞争,回为只有高额的购物回扣才能使旅行社能从中赚回其超低成本接团所付出的代价,同时规范旅行社与相关旅游单位的经营入经济利益关系。

(二)改革导游薪金制度

上面有说到导游人员的收入是极没有保障的,很多地方以导游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以收取回扣为主的,收入的多少要取决于游客的购物和加点的意愿。不合理的薪金制度,不能保证导游劳动价值的补偿,极大地挫伤了导游人员的积极性。要实现导游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改变目前以“回扣”为主的导游薪金制度,较为理想的薪金制度可以是:基本工资+合理佣金+游客小费。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导游与旅行社的劳务关系、旅行社要按月给导游基本工资,领取与其劳动相称的带团津贴,保障其基本的劳动所得。第二、引入小费制度,使小费明确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导游的收入有合法保障。加强游客给服务人员的小费意识,良好的小费制度即有助于增强导游提供优质服务的积极性,让导游与游客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又能保障导游人员的正式收入。

(三)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

社会公众对导游人员工作态度关差、素质低、讲解差、欺客宰客等印象都与导游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相关的。导游人员的素质、精神面貌、工和态度、行为观念等都会直接反映到对游客的服务质量上,游客是直接感觉的。因此,提高导游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改善导游人员的社会形象是尤为重要的。通过提高导游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导游人员的个人魅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提升导游职业形象。可以通过加强导游监管和导游培训等手段,通过导游职业精神培训和导游职业技能培训等培训,让导游适应、热爱导游工作;提升导游人员的知识和技能。

(四)社会宣传,提高导游价值

极端的旅游负面事件的报道让社会公众对导游人员的认识多有偏颇,对此,旅游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导游先进人物的宣传力度,树立优秀导游典范,如优秀导游文花枝、海南导游阿广等。通过模范的树立,使社会关注导游,让社会认识到导游的艰辛和不容易及导游的重要性,让游客尊重并认同导游,让导游找到工作的自豪感。其次,倡导新闻媒体对导游工作环境和导游面对的工作困境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借助媒体力量,提升导游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提升导游美誉度。

参考文献:

[1]林龙飞,唐峰陵.对我国导游员灰色收入现象的反思,社会科学家,2006

[2]胡灵晓.我国导游人员薪酬体制改革浅析,人力资源,2010

[3]姚媛,马耀峰.我国旅游业的回扣问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4,(1):23

[4]向英.如何优化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环境[J]商业时代,2006(25)

作者简介:彭仙英(1976-11),江西上饶人,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助教,南昌大学旅游管理学士学位,中山大学旅游管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