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西瑶族服饰图案中的工匠精神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服饰图案是广西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生成、演变与发展是瑶族审美情趣的体现以及社会文化的传承,是瑶族人民对真善美的体验、向往与追求,其中折射出的匠心、匠艺与匠魂,工匠精神特质的绝妙诠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刻的启示作用。
百度百科将工匠精神释义为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著名企业家聂圣哲,他认为,“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
服饰图案作为广西瑶族文化的重要d体,它的生成、演变与发展不仅是广西瑶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瑶族审美情趣的体现以及社会文化的传承。通过瑶族服饰图案这一物化图式,可以透视到瑶人对真善美的体验、向往与追求,是一种原汁原味的中国制造、中国精造与中国创造,其中折射出来的纯粹谦恭之 “匠心”、精益求精之 “匠艺”与专注持久之 “匠魂”,无一不是工匠精神特质的绝妙诠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刻的启示作用。
一、纯粹谦恭的 “匠心”
“匠心”,意为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多指能工巧匠。因为,若想成为能工巧匠,需要有与众不同的心思,如对生活的细心、对自然的爱心、对历史的关心、对他人的虚心以及对人的善心。
瑶人喜织尚绣善染,服饰图案千姿百态。瑶族服饰图案涉及的题材内容广泛,远至亘古传说近至衣食住行、大至河流山川小至花鸟虫鱼,可谓包罗万象。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栩栩如生的具象形态,也有简洁明快的抽象造型;有斑斓绚丽的色彩,亦有淡雅朴实的设色。凡此种种,令人惊叹。伴随着瑶人千百年山地迁徙与刀耕火种的动荡生活,瑶族服饰图案从生成到发展,见证了瑶族文化产生与传承的全过程,记录了瑶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瑶人对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审美理想与实用创造的匠心之作,是真真切切的中国创造。
1、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瑶人坚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中的一事一物皆有生命,都具灵性。因此,在瑶人观物取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长期的山区生活,瑶人对服饰图案的创作灵感多来自于与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瓜果蔬菜等所见所闻,这些生动的自然形象带有蓬勃的生命气息,在瑶人的细致观察、悉心体验与无拘无束的想象与巧妙构思下,演绎出如象征富贵吉祥的凤凰纹、寓意丰衣足食的鱼纹、代表多子多福的瓠瓜纹、彰显长寿健康的松柏纹等大胆夸张、丰富灵动的图案语言。仅以广西巴马瑶族手工绣花鞋为例,聪慧的姑娘们将一年四季不同的花卉灵巧地绣于鞋尖:一月迎春二月桃、夏季荷花冬季梅......多变的花卉图案中充满了瑶人对生活中最纯粹的美的表达,也充分体现了瑶人对生命繁衍、人丁兴旺、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2、对先祖的感恩与寄怀。作为一种“穿在身上的史诗”,服饰图案是记载瑶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和珍贵记忆,可谓“寸图之中,寓意无穷”。据《瑶族过山榜选编》中收录的瑶族创生神话传说记载,瑶人始祖为盘护,他原为龙犬因护主有功蜕变成人形,后与三公主成婚生下十二子女繁衍瑶人子孙后代。瑶人尊其为盘护王。盘护王不幸坠入深崖,摔死在泡桐树上。因此,瑶族服饰图案中大量出现的盘王印、八角花等纹样深深地寄托着瑶人对先祖的感恩与纪念。
广西南丹白裤瑶服饰中著名的“背绣大印”和“裤腿五指印”图案就是先祖崇拜的典型代表。相传瑶人先祖为夺回被抢走的盘王印章与土司之间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为缅怀战争中牺牲的先民们,瑶人将“ 盘王印章”和“ 十指血痕”绣制在衣背和裤腿上,成为了白裤瑶人民共同尊重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3、对传授者的尊重与谦逊。众所周知,瑶族没有文字,所有的文化记忆与生活习俗都是依赖于口口相传。因此,瑶族服饰图案在漫长的族群生活空间、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的不断流变过程中依然能代代相传,成为瑶族文化的重要图式语言,它向世人展示出的是瑶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尊重与对传授者的谦逊之心。
在大量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一些话就是“祖先们就是这样传下来的”,“老人们教的样子,不能随便改的”,这些质朴的语言中,处处可见瑶人对自己民族图案的认同与接纳,对技艺传授者的尊重。
匠心也意味着虚心,只有谦逊才能有一个沉静的心理空间去发现、理解与感悟外部世界。瑶人正是抱有这样的匠心,不断传承与发展着自己的民族文化。
4、对生命的关怀与珍爱。大量资料表明,瑶族服饰图案多出现在衣物的头帕、领口、肩胸、袖口、裤脚等部位。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因人的经常活动而易于磨损的地方。故而,服饰图案的产生除了重要的装饰美化功能,那一份对人、对生命的关怀与珍爱,让它的实用功能具有非常感人的人性温暖。
二、精益求精的“匠艺”
所谓“匠艺”,是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表达。《诗经》有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见,对精益求精的追求从古至今,由来已久。
瑶族服饰图案的传承,得益于口传心授者的耐心、细致和完美的教授。瑶族服饰图案造型精巧有致、色彩浓淡相宜、构图灵动多变,表现形式或织或绣或染更是复杂多样,无论是细节还是整体效果都令世人惊艳。
广西龙胜红瑶服饰素有“花衣”之称,即是因讲究服饰图案与色彩的丰富绚丽而得名。每件“花衣”的纹饰平均达到二十多种,多的可达三十余种。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等各种图式生动形象、错落有致、繁而不乱;色彩以红色为主兼有紫、绿、蓝、白色的点缀,将“瑶好五色衣”的特点渲染得淋漓尽致。“花衣”图案多以挑花刺绣,工艺细腻且耗时颇长,即便是日常穿着的织衣,也要花费数月经年。制作“花衣”需要选用植物染料蓝靛染布做底布,挑绣多为反面绣;织衣则直接用纺车纺线织就,其间巧妙地利用经纬线的交叉间隔,有微微的浮雕感,既能增添美感,更重要的是厚实感对居住在高寒山区的瑶人有更好的御寒保暖实效。
从红瑶“花衣”、织衣图案的表现过程中,瑶人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良苦用心与精湛技艺随处可见,是货真价实的中国精造,这种 “匠艺”态度值得所有现代人钦佩、反思与学习。
三、专注持久的匠魂
“匠魂”则是一种情怀,是专注而持久的坚守,是工匠精神的最高境界。
瑶族服饰图案的生成与呈现,是瑶族文化生态的一种具体反映,它能完整地保留与传承至今,离不开千百年来瑶族人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坚守。瑶人无论身居何处都难忘自己的先祖与习俗,即便是在交通不便利、经济不发达、教育不深入的情况下,服饰图案这一重要媒介都以自己的方式诉说着、传达着同根同源的文化记忆。
“盘王印”是瑶人最为推崇的图案样式之一,瑶族妇女幼时就在耳濡目染中熟悉了它的存在,稍长时便开始穿针引线,描摹图样、绣挑织染。或在头帕或在衣襟亦或在裙边,或单独或连续或群化,一套服饰图案的完美呈现,常常延续数年,但她们没有抱怨、不问名利、不偷工减料,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心制作。这种专注持久的行为来自于内心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源于一种本真的情怀,是令人骄傲的中国制造。
结语
匠心即为初心、匠艺应是保障、而匠魂则是升华。工匠精神特质的产生,远非一日之功,而是来自于长期的文化沁润、人际交流与行为感染。对广西瑶族服饰图案的传承与发展,关注的不应仅仅是显性的形式内容与表现技艺,同时,更重要的是沿袭那份难得的初心与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抵御商业社会中弥漫着的大量心浮气躁与急功好利,产生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中国精造和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 张明学,姚蔼萍. 广西白裤瑶民族服饰及图案探究.艺术探索.2012.12
[2] 刘小红.瑶人―一个志愿者的田野调查[ 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6.
[3] 薛栋. 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职教论坛.2013.34
[4] 粱宏章. 瑶族服饰研究综述.艺术探索.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