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赵信在北宋绘事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赵信在北宋绘事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北宋徽宗赵佶,初入朝政,尚能听取朝臣意见。后起用蔡京等并信奉道教,士风目下,吏治腐败,导致北宋灭亡。徽宗在位时,研究书画,兴办画学及画院,编撰画谱,创写瘦金体等。由于他的作用,在北宋历史上形成了一个艺术高峰,给中华文化遗产增添了光彩的一页。

关键词 益兴画学 技艺卓绝 瘦挺秀研

从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说起,从人类劳动与生活的遗迹看,人们已开始独立于物质生产之外的精神生产,为了美化自身和美化生活而已制作装饰品,并使用染料等等。经过青铜时代及战国、秦汉、南北朝、盛唐,一直发展到宋代,对于中国书画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成熟和兴盛的朝代了。北宋书画的成熟及思想理论方面的学术记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宋徽宗赵佶在北宋时期,应该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子,生于元丰年(1082)。绍圣三年(1096)、赵佶十四岁的时候被加封为端王。赵佶虽然生活在荣华富贵之中,但并未像其他亲王那样,每日里游宴取欢、骄姿玩世。而是常常整日迷恋于书画之中,待人谦和、文温而雅,认为他在诸太子中比较聪慧贤明、仁义孝顺。就在元符三年(1100)正月,在太皇与向太后的主持下,受命继位,拥立十八岁的赵佶为皇帝,名徽宗。

十八岁的皇帝徽宗,初掌朝政时还是比较清明的。元符三年(1100)三月,下诏求直言,表示自己说:“年轻的我,刚担起社稷重任,不知如何才能不负天下重望。四海之远万机之烦都是我所难以全面掌握的。希望公卿士庶尽言所知帮我分析时弊,免铸大错。凡是我个人的过失,或大臣们的忠邪,以及政令的谬误,风俗的好坏,民间的疾苦,都可直言奏来,不要忌讳。我要大开直言极谏之路,消除欺瞒饰非之风……。”(见《徽宗诏书》)。言立随法,当时赢得了朝野的一致拥戴。

不久,臣僚中结党成派,上章论事常常分为两种势力,你来我往,针锋相对,无论听那一派意见,都会激化党派矛盾,影响国事,政令难施。经过反复权衡,下决心消除朋党,整顿朝纲,结束党派斗争,臣服天下,树起朝廷德威,稳定大业。徽宗赵佶改号为“建中靖国”。在这方面徽宗,任人无党,不听偏执,禁戒结党营私,要求同心协力,靖国安民。一时党争暂息,政务颇有起色,显示着徽宗雄图治理的大略,足智远谋的君主思想,连着做了一些好事。

但不到一年多的时间,围绕变法、党羽分争。公元(1102年),徽宗改号为“崇宁”,为局势需要,起用贬职于杭州的蔡京。蔡京比徽宗年长三十五岁,是神宗时的旧臣,擅长书画,宦官童贯向徽宗推荐蔡京返京入相,徽宗接纳,以后蔡京与童贯结为死党。渐渐掌握了军政大权,篡改新法,姿意搜括,士风直下,吏治腐败、将宋王朝推向了败落的深渊。这不能说不是徽宗的过失。

更甚者,宋徽宗迷入道教,把自己封为“教主道君皇帝”,置通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当时“拿俸禄的道官多达六七万人。”道徒横行天下,欺世感众,连一般官僚都害怕他们,这样宋朝吏治就更加黑暗了。

徽宗推蔡京为相后,以实行新法为名,立了不少敲榨和盘剥人民的法令,如《方田法》、《免役法》、《榷茶法》、《钞盐法》等。并以扩建皇城及搜罗各种奇花异石来满足朝廷一伙穷奢极欲的生活。据说“私家所藏,多于府库”。由于这些,宋朝大厦的倾倒已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靖康元年(1126)冬天,金兵攻进了汴京,宋徽宗及钦宗都作了金国的囚徒(1135),最后病死于北方“五国城”,享年五十四岁。

在八百多年前,宋徽宗赵佶,在政治上无能,生活上奢侈极欲,在北宋皇室中确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三百多个黄帝中,他确又有着光彩照人的另一面。那就是他在书画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应该肯定他是北宋艺术高峰时期应运而生的一位大画家和大书法家。

宋徽宗赵佶自幼热爱书画,刻苦钻研,临摹名迹,不知疲倦,当了黄帝之后仍日日醉心临习,永不满足。他在二十二岁时,就已经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书法――“瘦金体”。到了大观(1107―1110)年间,他的花鸟画作品,已是朝野收藏的珍品。据宋代邓椿《画继》记载:徽宗集累起来的写生稿成册,叫《宣和睿览集》多至千册。题跋后以存千古。

流传至今宋徽宗绘画的代表作品有:

《柳鸦芦雁图》两米横卷,采用《没骨画法》。

《芙蓉锦鸡图》是一幅院体画艺术风格的代表作。

《瑞鹤图》表现的是一座稳重辉煌的楼阁顶上,一群仙鹤在盘旋,象征和平、康宁和吉祥。

《腊梅双禽图》画幅不足一尺见方,勾勒细致生动。

《枇杷山鸟图》像似团扇小品,构图丰满,工整精细,明静淡雅。

《鸲鹆图》鸲鹆又名八哥,徽宗扑捉了飞禽争斗之间的情节,激烈生动。

《听琴图》有徽宗题字、蔡京题诗。

《祥龙石图》工笔淡彩,出于《宣和睿览集》,是徽宗写生后的创作。

《竹禽图》构图巧妙,淡墨淡彩晕染有趣。

还有《桃鸠图》、《五色鹦鹉图》、《雪江归棹图》、《溪山雪霁图》、《红栏敕鸟图》、《双鹊图》、《荷鹭惊鱼图》,《三马图》由明文学家王世贞题跋。《双蟹图》由明人项笃寿题跋,《十八学士图》由蔡京题跋。《漫游化城图》由《六研斋》记载,《摹卫协商高土图》由蔡京及董其昌、陈继儒题跋,《摹唐人明皇训子图》由赵孟 题跋,还有他临摹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等。

中国绘画的黄金时代,起于唐,落于宋,北宋书画的成就与积累,在质量或数量上,都达到了最高的水平。南宋偏安一百年,另起炉灶,在书画方面又推进了一个高峰。当时朝廷的“中兴馆阁”藏品约有一千零九十八轴,其中宋徽宗的有二十二轴,写生墨画十七幅等。宋徽宗的绘画作品中,表现的有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等,各个方面都是技艺卓绝。后来由于战乱浩劫,十不存一。在北宋中国书画这个高峰期,宋徽宗赵佶的绘画应该说是高峰上的一颗明珠。

宋徽宗赵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不仅只是表现在他个人的创作成就,而在他统治时期,还做了其他很多好事,如兴办画学、扩充画院、提高画家的地位,组织创作活动等,使中国书画艺术走上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画院的出现,始于五代。到了北宋又建立翰林图画院、广纳画家,名手云集,制度也比较完备,规模庞大,是北宋书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集中京都汴梁的画家有黄筌父子,高文进父子以及袁仁厚、夏候延祜等,南唐来汴京的有周文矩、董羽、顾德谦、历照庆、董源、徐崇嗣等,当时还有高益、王道真、燕文贵等。所以北宋初年的画院,就有一个比较雄厚的基础。翰林画院是为宫廷王室服务的,隶属于内侍省、设内侍二人管理。画院的画家职位,分画学正、艺学、祗候、待诏等级。未得职位者称画学生。到了徽宗时画院扩大,人员倍 增。徽宗还规定每日要有一名“待诏”在睿思殿值班,以待宣唤。画院的画家不仅在画院进行创作,同时还要接受宫廷庙宇的壁画绘制任务,以级高级官署家的有关绘事,如画像等。画院还负责鉴定民间名迹的工作。自此之后,益兴画学,画院繁盛,成为宋代画院的鼎盛时期。

宋代画院录用画家,采取考试的办法,命题作画,每年一次,应试者多至数千人,入选者不过百人,其盛况可想而知。画院考试的标准是:“笔意简全,不摹仿古,而尽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意高韵古为上:模仿前人而能出古意,形色象其物宜,而设色细,运思巧,为中:传摹绘画,不失其真,为下”。(《云麓漫抄》卷二)。

宋徽宗常摘引古人诗句为题,测试人的思维与智能,择优录用。

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乱山藏古寺”。

“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踏花归来马蹄香”。

“落日楼头一笛风”。

“午阴多处听潺溪”。

“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等。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六月,兴办书法与绘画的学校,培养宫廷御用的绘画人才。到大观四年(1110),将书学并入翰林书艺局,画学归入翰林图画院。分科教学,《宋史・选举志》中提到:“画学之业,曰佛道,曰人物,曰山水,曰鸟兽,曰花竹、曰屋木”六个专业,非常重视学生的观摩与临摹。季中考试,二年会试,根据成绩,分别授予官职或参加殿试,优秀者可以及第,入翰林书画院。宋徽宗这种书学画学,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书画专业学院了,应该是历史上一个创举。

赵佶还敕令编撰《宣和书画谱》,单就《宣和画谱》就有二十卷,详分为十门,并加以品第,给中国美术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宋徽宗的另一个创举,那就是他的书法“瘦金体”。他的书法,不仅在宋代皇帝中是杰出的,而且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也是卓绝的。在那个历史氛围下,以他的学养和悟性,独具匠心的创造出表达自我艺术个性的书体――“瘦金体”,在历史上独树一帜,为中国书法增添了光彩的一页,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书体瘦挺爽利,豪气儒雅,字体结构内宫紧密,四周张开,表现着气足笔老,神韵飘洒,恣态秀妍。“瘦金体”和他的工笔重彩画风,相映成趣。

在宣和四年(1122)徽宗四十岁时,他书写了狂草“千字文”(宽一尺,长约三丈有余),书体气象开阔,光彩夺目,长篇大观,倍受后人仰慕,传为稀世珍宝。

对于宋徽宗赵佶在历史上的评说不一,政治与艺术,难与摄合,其实这正是历史成败的产物,我们应该用正确的历史观,否定其腐败的一面,肯定其成功有用的一面,对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