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ICEAS工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优化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ICEAS工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优化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分析某污水处理厂现有iceas工艺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效果,深入挖掘ICEAS工艺提标潜力,优化提标改造工艺设计,使出水水质由原一级B标准提高至一级A标准,且系统能耗下降了0.117kW・h/m3。

[关键词]ICEAS工艺;提标改造;脱氮除磷

中图分类号:T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039-02

1 污水厂运行现状分析

湖北某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15000m3/d,2003年4月投产运行;二期工程扩建规模为5000m3/d,2009年投产运行。均采用粗/细格栅-旋流沉砂-连续进水SBR工艺(ICEAS工艺)-消毒工艺,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目前该污水厂出水基本能满足一级B 排放标准,CODCr、BOD5和SS的平均去除率能达到80%以上,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为70%以上。根据该县环保部门长期监测结果,对污水厂2008年至2012年进、出水水质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其中出水水质指标CODCr、BOD5和SS取90%涵盖率,其它指标取85%涵盖率。

一级A 标准相对一级B 标准要求更严格,特别是TN 和TP的去除是关键。分析污水厂运行状况:①经实际调查县城新建小区基本都设有化粪池,致使污水厂进水COD、BOD5较低,BOD5/TKN=1.5

2 提标改造工艺优化选择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基本思路一般为:优先考虑采取非工程措施,其次选择强化生物处理等措施,再选择深度处理措施,确保处理效果[1]。

2.1 强化生物处理措施

对于SBR类污水处理厂强化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有[2]:增加系统内有效微生物的数量、提高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活性,并增加其有效工作时间。增加系统内有效微生物数量可通过在生化段增设填料、提高污泥浓度来实现;提高硝化菌、反硝化菌活性可通过增设缺氧搅拌设施;增加微生物有效工作时间主要是指调整运行周期,即提高池容利用率。

在SBR生化池主反应区内放置填料,在填料上培养生物膜,能增加系统内有效微生物的数量,同时增加利用生物膜的传质阻力,在膜内部形成氧浓度梯度,实现在同一反应器中缺氧、好氧环境并存的状态,为达到同步硝化反硝化创造条件[3]。赵玲等[4]在SBR反应器中放置YDT型弹性立体填料培养生物膜,并在运行中将溶解氧控制在3~5mg/L,取得了很好的脱氮效果,TN去除率达到80%。

传统SBR工艺运行方式“进水、曝气、沉淀、滗水和闲置”很难达到理想的脱氮处理效果。因为降解有机物和硝化反应都在曝气阶段完成,但等硝化反应完全结束后再进行反硝化,污水中剩余有机物已不能满足反硝化菌对碳源的要求,反硝化反应无法继续。同时,硝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NOx-N在浓度较高时,对亚硝酸菌和硝酸菌活性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如不及时通过反硝化反应去除部分NOx-N会导致硝化反应效果不理想。

郭航向[5]提出提高脱氮效率的运行方式改进流程为:进水曝气停曝搅拌沉淀排水排泥。他认为在停曝搅拌阶段,虽经曝气后的混合液中有机底物已基本被氧化,反硝化作用并不十分显著,但与基本运行方式相比,由于其全部混合液均进行反硝化,因而十分有利于总体脱氮效果的提高。一般而言,这种运行方式可使脱氮总效率提高70%~80%。

综合在以上研究结论,结合考虑污水厂现状运行存在的问题,本工程改造ICEAS工艺措施主要为:①在预反应区进水阶段停止曝气,采用缺氧搅拌方式,以增强反硝化菌活性;②污水进入主反应区后,在曝气之前增加一个搅拌阶段,以充分利用进水中丰富碳源,在短时间内可反硝化去除生化池中上一周期剩余污水NOx-N,提高了反应器的脱氮效率;③将曝气分两次进行,曝气中间增加一个停曝搅拌阶段,搅拌段中反硝化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污水中未降解完全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曝气阶段产生的一部分NO3-N还原为N2去除,既能提高系统的反硝化效率,同时也能减少后续曝气段硝化反应的阻力。④增设碳源投加装置,补充投加甲醇1.53 t/d,确保去除TN所需碳源。

2.2 深度处理措施

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主要根据前端处理出水水质要求确定,当出水的TN和NH3-N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时,利用化学药剂强化悬浮固体和TP去除,同时还能进一步降低出水的CODCr,可采用微絮凝过滤或混凝过滤工艺;当二级出水T N和NH3- N不能稳定达到一级A 标准时,可采用曝气生物滤池进一步去除TN、NH3- N和SS,同时辅以化学除磷。

本工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采用接触过滤工艺。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和水力高程要求,选择纤维转盘滤池。

最终确定本工程生物段采用强化ICEAS生物工艺,核心是强化生物脱氮。深度处理采用微过滤技术,设计采用纤维转盘滤,过滤精度达到10μm,保证出水TP、悬浮物达标。

3 提标改造工艺设计

本次提标改造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

3.1 格栅间与提升泵房

一、二期工程土建、设备已按2×104m3/d建成,设计流量为0.231m3/s,总变化系数为1.49。粗格栅2组,配置2台B=1000mm的回转式粗格栅;细格栅2组,配置2台B=1000mm的回转式细格栅。本次不予调整。

提升泵房一期配备4台潜污泵,型号WQ300-11-22,扬程H=11m,3用1备,二期替换2台潜污泵WQ600-12-37,其扬程H=12m。考虑到后面增设深度过滤滤池的内部水头损失为0.3m,经过核算4台提升泵仍然可以满足本次提标改造工艺流程的提升要求。本次不予调整。

3.2 沉砂池

旋流沉砂池共2座,每座直径2.5m,处理能力246.5L/s(887.5m3/h),沉砂池采用机械排砂泵排砂,本次不予调整。

3.3 ICEAS池

一、二期工程已经建成4座ICEAS池,分预处理区和主反应区2格,单池尺寸40×15×5m(最大水深4.5m,最小水深3.0m),其中预处理区4×15×5m,总有效容积10800m3,水力停留时间13h。污泥龄按15d,污泥浓度3gMLSS/L,总剩余污泥产量2077kg/d,所需的总曝气量为88.5m3/min。

一、二期工程每座ICEAS池中已经安装设备有,膜片微孔曝气器曝气头2000个,性能2.5m3/h一个(范围1~5),曝气头氧转移效率>25%;潜水搅拌机2台,直径D=0.64m,功率N=7.5kW;滗水器(采用液位和时间控制系统运行)1台,排水量2000m3/h;潜污泵(排泥)3台,单台Q=60m3/h,H=10m,N=4kW。运行方式为,每天运行5周期,每周期4.8h,每周期内混合搅拌0.4h,曝气2.4h,沉淀1.0h,滗水和闲置1.0h。

ICEAS单池改造工艺如下:

①在预反应区增设进水缺氧搅拌段,停止进水曝气,增加2台潜水搅拌器,单台功率1. 5 kW。

②在主反应区增设填料,填料采用弹性填料,单池填料体积891m3。

③根据计算降解单位BOD5需氧量OC=1.15kgO2/kgBOD5,需降解BOD5总量St=3400kgBOD5/d,需硝化的氨氮量Nht=730kgN/d,反硝化的硝酸盐量Not=630kgNO3/d,实际需氧量O2=OC×St+4.57Nht-2.86Not=5461kg/d=227.545kg/h。

校核现有风机型号C80-1.5,风机流量80 m3/min,开启曝气时间80min可以满足ICEAS池除氮需氧量,因此调整原来的运行周期设置,如表2所示。

④根据调整后的运行周期,调整升级中控系统,精准控制曝气。

⑤考虑到BOD5/TKN=1.5,碳源过低,且污水厂预留有空地,补充碳源采用甲醇,设计用量为1.53 t/d,在进水泵房处增设COD及TKN在线检测仪来控制实际碳源投加量。配置甲醇加药装置4套,加药量0.5~1m3/h,N=4KW,投加于进水预处理区,连续投加。

3.5 深度过滤间

本次提标改造工程增设过滤间一座,尺寸L×B×H=12.8×9.6×7.2m。池内配置纤维转盘滤池成套设备1套,设计处理能力为2×104 m3/d,滤盘直径3m,过滤网孔孔径≤10μm,每个滤盘过滤面积≥12.6m2,驱动电机0.75kW。滤池进、出水设置堰板,可根据滤池水位变化微量调节出水阀门的开启度。反冲洗、排泥根据液位变化,PLC 自动控制,反冲洗水直接排入厂区污水管。另配备1台PAC加药装置0.5~1m3/h,N=4KW。

由于纤维转盘滤池自身工艺构造,其抗冲击负荷能力强,ICEAS池间歇出水方式并不会引起过滤间出水水质波动,仅会带来反冲洗频率的变化,通过系统PLC自动调控反冲洗频率即可,因此可以不设置调节池。

3.6 校核鼓风机房风量

二期工程已经配备4台离心鼓风机,3用1备。风机型号:C80-1.5,N=110kW。风机性能:流量80 m3/min,进口98kPa,出口151kPa。

计算ICEAS工艺实际需氧量=227.5kgO2/hr,修正系数K0=1.75,标准需量=5310 m3/h=88.5m3/min=127441.6m3/d。

一共4组ICEAS池,每天运行5个周期,单池每周期供气量=6372m3/周期,每一周期内曝气时间为80min/周期,单池风机风量=79.6m3/min,所选离心鼓风机满足要求。

风机工作方式配置为:单台风机为2组ICEAS池交替服务,单池曝气时间6.67h,实现风机2用2备的工作组合方式。4组ICEAS池运行的电耗为2934.8kW・h,折算吨水电耗比调整运行方式前降低了0.117kW・h/m3。

4、结语

本污水处理厂改造工艺流程简洁,总投资为812.23万元,增加的单位处理水经营成本为0.117元/m3,单位水处理总成本为0.183元/m3。

本工程仔细分析运行现状,优化工艺设计,尽力挖掘现有工艺潜力,通过升级改造后大大提高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采用更为合理的运行方式,使出水水质由一级B标准提高至一级A标准,而且处理系统能耗降低了0.117kW・h/m3,可为当前SBR工艺类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阿华.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技术探讨[J].南京市政,2009,(3):1-7.

[2] 沈晓铃,张万里,梁汀,等.SBR类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艺选择及运行[J]. 给水排水,2010,(7):38-41.

[3] 高锋,杨朝晖,曾光明,等.提高单级SBR系统总氮去除率方法的探讨[J].工业水处理,2005,(10):6-9.

[4] 赵玲,张之源.复合SBR系统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及其脱氮效果[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2,33(2):4-6.

[5] 郭航向.传统SBR工艺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广东建材,2010,(1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