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考语文阅读训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考语文阅读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有人敲门

[美]伯纳德・杰克逊

凯琳和波拉正忙着测量凯琳房门上的锁洞。

“唉――”波拉说,“但愿咱们这次做得对。”

“现在太晚了,”凯琳大笑。她又揣摩起了那张图纸。她身边的地板上到处是螺帽、螺栓、木屑。

波拉也低头去看那张图纸,“也许我们一开始就该什么也不参考才是。”

那天早上,她们一致认定凯琳的门上需要安把门锁。最近这里已经发生了两起杀人案,闹得人人心惊胆战。但是,波拉和凯琳两人谁也不知道门锁怎么装。

“哇,”门口传来一个声音,“你们两位搞得可真乱。”

凯琳和波拉一惊,抬头看去,只见一名青年男子正倚着门框站在那里。他冲她俩微微一笑说:“看来你们需要个帮手。”

“噢……是的,的确需要。”凯琳说,“你知道,最近有杀手出没,所以我们想……”

波拉一只手按了按她朋友的胳膊,“等一下,凯琳。”她对年轻人说道,“你有什么事儿吗?”

年轻人又是微微一笑:“我在《西雅图时报》做事。我正努力拓展自己的销售路线。希望你们有兴趣购买这种报纸。”

“我想我不需要,”凯琳说,“我通常没有时间读报。”

“可本月我们正在搞一项活动。你可以免费获得前两周的报纸。过了这两周,如果你想取消,只消打个电话说一声就行了。没有任何压力。干吗不试试呢?又不会失去什么。”

“是的,一笔不错的交易,”凯琳说,“可我没有兴趣。另外,你也看到了,我们正忙得一团糟。我们得继续干活了。”

“当然,”年轻人低头看了看地板上的木材和工具,“你们正在装门锁吧?我过去在五金店干过,我很乐意替你们效劳。你们会看到这该有多么简单。”

凯琳起身站起来,两手在一起相互搓着。“多谢,”她说,“有人帮忙,我们实在感激。我会付给你报酬的。对我来说,只要今天把这把锁装上,比什么都值。”

“噢,不必付费。”年轻人摆摆手回绝了她的提议。他抄起锁部件,放到门上。

“这不会花费很长时间。”他的动作麻利而又娴熟,不一会儿,便搞定了。

凯琳微笑着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谢你,我好像觉得至少欠你一份报纸的订单。”

“你不一定要马上决定,”年轻人说。他停顿了一下:“当然,我要对你说,你干吗不考虑考虑呢?回头我再来。”

“好,”凯琳说,“再次多谢。”

两天后,电话响了。凯琳从沙发上站起身,拿起电话。

“凯琳,我是波拉。听着,我给你打电话,是因为今天早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你看了吗?”

“不,没有。我没有订报纸。”凯琳端着话机,回到了沙发上。

“听着,凯琳。这很重要。昨天晚上你们那儿又有一个妇女被人杀了。到现在总共3个了。就在你住的那条街上的那座公寓楼里。你知道吗,楼前面全都是树的那个。”

“天哪!谁是凶手?”

“我不知道。整篇报道我还没有看完。我只想着立马给你打电话了。凯琳,我很担心。我觉得,如果你能来我这儿住一两天是上上策。”

“别急,波拉,”凯琳说,“我不会有事的。记着,现在我已经安了门锁。再说,门上也有猫眼。我不会给我不认识的任何人开门的。那几个女的被杀不就是因为给陌生人开门吗?她们让陌生人进了屋,对吗?好了,我不会那么做的。”

“好的,好的。但今天早晨的报纸上说,他用的是一种新策略进了那女的房间。他装扮成一名……让我看一下。在这里第三版。我一看到这篇文章就给你挂了电话。等一下,我来找找。”

凯琳能够听见波拉把电话放下、翻看报纸的声音。与此同时,她听见有人在敲她的门。

“波拉?”凯琳对着电话说道,“不要挂断,有人在敲我的门。”凯琳端着电话来到门前,她通过猫眼向外看去。

波拉的声音从电话线上传来。

“找到了,”她说,“我找到那篇文章了。上面说――”

凯琳打断了她。

“是那天安锁的那个人,”凯琳说,“他当时说他会再来的。他想要我订报纸,还记得吗?我这就让他进来。我开始需要看报了。”

“凯琳!”波拉大叫,“不要叫他进来!报上说杀手就是装扮成一个送报纸的。凯琳,你听见我说的话了吗?报上说杀手就是假扮送报纸的人的!凯琳?凯琳!”

【赏析】

鳄鱼将要袭击猎物时,总要将自己隐蔽在污浊的泥水中;狮子将要袭击猎物时,总是将自己潜伏在茂密的灌木丛中。而人类的作恶者比动物要善于伪装得多,也狡猾得多,复杂得多。

小说中那文质彬彬、曾帮助过凯琳的青年,竟然是个杀手,真是匪夷所思,令人震惊!【请你思考】

1.文中的年轻人为什么在凯琳决定订阅他的报纸时说“你不一定要马上决定”?是为了给凯琳足够的思考空间,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请你说明理由。

答:____

2.在波拉打电话给凯琳的过程中,凯琳突然“听见有人在敲她的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

3.为什么在文末要描写波拉焦急地呼唤凯琳的情节?

答:____

4.作品中的凯琳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

答: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吃菜根

孙犁

人在幼年,吃惯了什么东西,到老年,还是喜欢吃。这也是一种习性。

我在幼年,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是吃蔬菜和野菜长大的。如果说,到了现在,身居高楼,地处繁华,还不忘糠皮野菜,那有些近于矫揉造作;但有些故乡的食物,还是常常令人想念的,其中包括“甜疙瘩”。

甜疙瘩是油菜的根部,黄白色,比手指粗一些,肉质松软,切断,放在粥里煮,有甜味,也有一些苦味,北方农民喜食之。

蔓菁的根部,家乡也叫“甜疙瘩”。两种容易相混,其食用价值是一样的。

母亲很喜欢吃甜疙瘩,我自幼吃的机会就多了,实际上,农民是把它当作粮食看待,并非佐食材料。妻子也喜欢吃,我们到了天津,她还在菜市买过蔓菁疙瘩。

我不知道,当今的菜市,是否还有这种食物,但新的一代青年,以及他们的孩子,肯定不知其为何物,也不喜欢吃它的。所以我偶然得到一点,总是留着自己享用,绝不叫他们尝尝的。

古人常用嚼菜根教育后代,以为菜根不只是根本,而且也是一种学问。甜味中略带一种清苦味,其妙无穷,可以著作一本“味根录”。其作用,有些近似忆苦思甜,但又不完全一样。

事实是:有的人后来做了大官,从前曾经吃过苦菜。但更多的人,吃了更多的苦菜,还是终身受苦。吃巧克力奶粉长大的子弟不一定能领悟其道;能领悟其道的,也不一定就能终身吃巧克力和奶粉。

我的家乡,有一种地方戏叫“老调”,也叫“丝弦”。其中有一出折子戏叫“教学”。演的是一个教私塾的老先生,天寒失业沿街叫卖,不停地吆喝:“教书!”“教书!”最后,抵挡不住饥肠辘辘,跑到野地里去偷人家的蔓菁。

这可能是得意的文人,写剧本奚落失意的文人。在作者看来,这真是斯文扫地了,必然是一种“失落”。因为在集市上,人们只听见过卖包子、卖馒头的吆喝声,从来没有听见过卖“教书”的吆喝声。

其实,这也是一种没有更新的观念,拿到商业机制中观察,就会成为宏观的走向。

今年冬季,饶阳李君,送了一包油菜甜疙瘩,用山西卫君所赠棒子面煮之,真是余味无穷。这两种食品,用传统方法种植,都没有使用化肥,味道纯正,实是难得的。

(选自《孙犁散文》)

【赏析】

《吃菜根》一文开头说“人在幼年,吃惯了什么东西,到老年,还是喜欢吃。这也是一种习性”,这一哲理性的叙述,引出书写对象,为下文的展开作好了铺垫。接着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予以说明:自己幼年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到老年还是喜欢吃故乡的“甜疙瘩”,常常想念。为什么呢?接下来,作者为我们说起了“甜疙瘩”,一种是油菜的根部,一种是蔓菁的根部,食用价值都一样;幼时“我”是当作主食吃,现在是偶尔享用,不强求新的一代也吃。这些内容与本文的写作意图有关,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寻根意识。

作者又联想到“古人常用嚼菜根教育后代”。以吃菜根的方法来教育子孙,教育者可谓煞费苦心,可这样的教育方法成效如何呢?“事实是:有的人后来做了大官,从前曾经吃过苦菜。但更多的人,吃了更多的苦菜,还是终身受苦。吃巧克力奶粉长大的子弟不一定能领悟其道;能领悟其道的,也不一定就能终身吃巧克力和奶粉。”作者没有直白地说出自己思考的结论,而是列举了一堆事实,貌似论据的一段话,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吃菜根与否,与事业的成败没有必然的联系。文中还举出地方折子戏“教学”的例子,旨在说明作者不忘根本的同时,也不忘解放思想。这种形象说理,给人以亲切感。

【请你思考】

1.第九段写到戏中演的教私塾的老先生,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

2.有人说,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过去苦日子的留恋之情,写作意图在于批评青年一代不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也有人说,文章主旨是表达对精神家园的归属感,宣扬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寻根意识。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答:____

《2013年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题突破训练

参考答案

1.A(B.质疑c.审定D.紊乱) 2.D(“违反”应为“违犯”) 3.C(A.考察B.调解D.融解) 4.D5.B 6.C 7.A 8.B 9.C 10.A 11.B 12.B 13.D 14.C 1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