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长兴发现大型越国贵族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兴发现大型越国贵族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兴县地处浙江的最北境,东临太湖,西、北面分别与安徽、江苏两省接壤,南连湖州市和安吉县。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主要是越国之地,留下了众多越国时期的遗迹、遗物和墓葬。2003年末,在长兴县城郊区的雉城镇五丰村,发现了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越国贵族墓。

大墓坐落在五丰村北面的鼻子山上。鼻子山山势低矮,地面相对高度仅5米左右,实际上是一条由北向南伸展的小山脊的尽头。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山上垦荒种树,谁也不曾料到山腹中竟埋藏着一座巨大的墓葬。与其他的许多考古发现一样,这座大墓同样是在偶然中发现的。

此墓未经盗掘,是浙江地区难得的一座未遭盗掘的战国大墓

2003年12月 17日,在五丰三村农民新村的建设工地上,施工机械突然在鼻子山北坡挖掘出一大批形状怪异的陶瓷器,随即遭到一群村民的哄抢与毁坏。长兴县博物馆闻讯后立即赶往现场,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逐户收缴了出土文物,收集了散乱在施工现场的大量已被毁坏的残碎片,发现是一批仿青铜的原始瓷与硬陶的乐器――甬钟、磬、D、钩S、丁宁、T于和悬铃。根据对器物出土情况的了解和对周围的调查,判断这是一个墓外陪葬器物坑,其南侧山顶尚有一座地面封土隆起十分明显的墓葬存在。2003年12月29日-2004年4月14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长兴县博物馆共同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后的发掘表明,此墓未经盗掘,是浙江地区难得的一座未遭盗掘的战国大墓。

这是一座带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岩坑木椁墓,墓上堆筑有高大的封土。封土墩呈长方形覆斗状,底部长32、宽18、中心高3.7米。基本可分上下两大层,上层封土厚1米左右,下层封土中心厚2.7米,夯筑极其坚实,夯层清晰平整,显得十分讲究。

墓坑呈东西向,规模巨大。在墓坑东壁正中,设有7米长的斜坡式墓道。墓内棺椁和尸骨已腐朽无存,但从清理迹象看,墓内原先有巨大的木椁(长11.8、宽2.6、高2米左右),坑底留有两条垫置木椁的纵向枕木沟。木椁底部垫有一薄层用于防潮的木炭,木椁四周填膏泥填炭。

该墓的特别之处是墓外设置有陪葬器物坑。器物坑设在靠上坡面的墓葬北侧,在封土墩以外4.7米处,并未被封土覆盖。根据机械施工破坏后残留部分的清理结果,系一个长方形岩坑(长3.75、宽1.8、深0.5米),呈东西向与墓坑并行分布。坑内满置器物,惜因机械施工发现而导致一部分遭到彻底毁坏。根据收缴的完整器和对收集碎片的整理拼对,残存器物47件,主要为原始瓷或硬陶质的仿青铜乐器。可见,这是一个专门用于陪葬的乐器坑。

这些仿青铜的礼乐器无疑都是原始瓷制品中的精华

墓内出土的随葬器物共62件(组),以玉石器为主,其次是一些陶瓷器。玉石器有玉璜、玉带钩、小玉璧、玉剑首、玉管、玉珠和滑石瑗等各种器形。

墓内出土的陶瓷器包括原始瓷的碗、罐和瓿,印纹硬陶的罐,硬陶的器盖和羊角形器,夹沙陶的三足盘,泥质陶的纺轮等。原始瓷普遍质量较差,大多烧成温度较低,或釉未完全烧成玻化,或失釉脱釉现象严重,釉面较好者很少。

墓外陪葬器物坑出土的器物显得最为精美。47件残存器物中,包括原始瓷的甬钟7件、D3件、钩S8件、丁宁1件、T于3件、悬铃6件,硬陶的磬13件、悬铃6件。这些原始瓷或硬陶的乐器,作为墓葬随葬的专用明器,并无实用价值。但从形态特征上看,这些乐器均与实用的同类青铜器相同或相似,从个体的大小到形式特征都惟妙惟肖地仿自实用的青铜器,纹饰上则普遍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戳印C形纹或刻划的S形纹。原始瓷是越人的发明与创造,与成熟瓷器相比,只是在烧成温度和胎釉的稳定性上稍欠一筹。以精美程度而言,无论是器形,还是花纹,这些仿青铜的礼乐器无疑都是原始瓷制品中的精华。

以瓷代铜仿制礼乐器随葬,是越人埋葬习俗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越人务实精神的体现

根据出土器物判断,这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墓葬,是继绍兴印山和东阳六石之后发现的又一座越国贵族大墓。

墓外陪葬器物坑的发现在浙江尚属首次,是越国墓葬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新的收获。或可认为,墓外设置陪葬器物坑可能也是越国贵族墓葬的一个特征。这一发现为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战国时期越国贵族墓葬的葬制葬俗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新资料。

大量仿铜陶瓷乐器的出土,是浙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墓葬考古的又一次重要发现。原始瓷或者泥质陶与硬陶的仿铜乐器,浙江地区过去已在海盐、余杭、德清、鄞县、安吉、绍兴等地战国墓葬中曾有发现,但从出土数量上比较,鼻子山墓无疑是浙江地区迄今为止出土最多的一例,也是器类组合最为丰富最为完整的一例。迄今的发掘资料表明,商周时期,南方地区越人发明的原始瓷,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同样的珍贵――中原地区只有贵族大墓中才出现原始瓷器与青铜器一起随葬的现象。越国贵族大墓中不用青铜礼乐器,而用仿铜的陶瓷礼乐器随葬,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越国大墓的一个显著特征,成为越国贵族大墓与中原或其他同时期贵族大墓的明显区别。已可认为,以瓷代铜仿制礼乐器随葬,是越人埋葬习俗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越人务实精神的体现。越国贵族大墓中随葬的这种仿铜陶瓷礼乐器,与中原贵族墓葬随葬的青铜礼乐器有着相同的意义,同样是一种等级、身份和地位的反映。

鼻子山墓仿青铜礼乐器的原存遗迹大部分已遭破坏,出土时一部分器物已被毁掉,收缴和拼对起来的甬钟、磬、D、钩S、丁宁、T于和悬铃等乐器,肯定已少于原来的埋藏数,但原先各自成组成编也是可以肯定的。它们的出土应较大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吴越地区乐器的实际配伍情况和个性特点。一般认为,甬钟、D和磬,是中原系统的乐器,而钩S、丁宁、T于和悬铃显然是属于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越系统的乐器。1983年浙江海盐黄家山大量陶瓷乐器的发现,已证明越地乐器在钟与磬配伍共存的同时,也有成编的钩S和T于的加入。本次鼻子山墓的发现进一步表明,越地实际使用的乐器中,除了甬钟、磬、D、钩S、T于和悬铃外,还有丁宁这种颇具地方特色的器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