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兴趣 特长 特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有高中阶段阶段的美术教育地位尴尬,深化新课改给美术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做好、做大、做强,首先应考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选课,校本课程才能从无到有;其次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特长凸显和人生规划,有针对性的建设一批美术课程;最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打造精品选修课程。
【关键词】美术 校本选修 兴趣 特长 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08-02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形势下,高中阶段阶段的美术教育,处在十分尴尬的地位,有的甚至沦为边缘学科,致使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很不乐观。
自2012年秋始,省教育厅出台方案,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实现学生"共同基础、个性发展",这是美术教育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近几年,笔者一直在尝试实践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编写了《风景速写》《校园创意美工》二册选修教材,积累了些许经验与感受。认为要把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做好、做大、做强,首先应考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选课,校本课程才能从无到有;其次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特长凸显和人生规划,有针对性的建设一批美术课程;最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打造精品选修课程。
兴趣――从选题到教材编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就其分支来说,就有书法、素描、版画、速写、漫画等进二十来个分支,相对于单一的国家课程,具有十分丰富的学科课程开发资源。与其他文化学科相比,美术学科重操作而不依赖严密的逻辑,重多样而不强求统一的标准。美术学科的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能激发学生兴趣。在课改形势下会变成的热门课程,成为学生热捧的课程。
课程开发首先是选题,教师可以依师生双方的兴趣,进行选题。确定选题以后,就要制定课程纲要。这里包括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安排课程实施建议,制定评价方式。本人编写的校本教材《风景速写》目标定位:掌握一般的构图要领和透视知识,尝试艺术创作,表达艺术感受和思想,提升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课程主要内容是掌握构图要领、透视规律、空间层次感、画面经营和表现技法等知识。俗话说,蛇无头不行,有了这个课程纲要"头",就可以自编教材了。我依据纲要设计了概述(常用的工具、取景与构图、透视规律),风景速写的表现技法(常见景物"树、桥、船、亭子"的临摹),课外实践写生三章共10节教材。有了纲要指引,充实教材内容就容易多了。从开课的情况看,学生对这门课程都比较感兴趣,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不少同学以前没有真正绘画过,通过课堂作业的表现,发现自己其实也能画画,而且画的不错。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这门课的兴趣。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意也使得这门课的开展非常具有意义。
特长――课程品质化的提升方法
目前,我们美术组已尝试开发了《藏书票制作》《风景速写》《名家名作品评》《漫画》《篆刻》《校园版画》《创意拓印》《校园创意美工》等8门校本选修教材。这些美术校本课程内容广泛、题材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和拓展学生思维。但反观这些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受教师开发能力的影响,课程比较粗糙,课程的教学内容、形式距离真正的"三级课程"还有一大段差距,二是有些课程美术特色不明显,距离满足学生特长凸显和人生规划有较大差距。从目前开发的美术课程来看,课程内容划分不清,培养目标指向模糊,课程特征不够明显。
为弥补不足,可以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整合、补充,使得美术校本课程系列化、规范化。必修课程中的"欣赏"与"绘画"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美术校本课程的可以开发以培养审美能力为主的"欣赏类"课程,以及培养艺术专业技能的"绘画类"课程。"欣赏类"课程注重关注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想象力。可以以观赏美术作品为主,侧重于作品内容的理论阐释与形式解读,以美术作品、艺术风格、作品主题、表现形式与技术语言为教学重点,对中西方美术的流派、主题、种类等进行欣赏,从而达到理解美术文化,养成一定的美术鉴赏素养。已有的《名家名作品评》校本课程就是此类,但也仅此一门,无法满足培养全体学生审美素养的需要,建议可以在这类课程上做些补充。"绘画类"课程注重关注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以临摹美术作品为主,侧重于学生对绘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技法的提升。学生专注几个内容学习,由"博而杂"变成相对"专而精",从而有可能形成相对熟练的某种技能。《漫画》《篆刻》《校园版画》《创意拓印》等课程尽管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性,但也不能满足学生特长凸显和人生规划。校本课程开发应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可以开发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比如《色彩》《素描》《速写》《设计》等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完整扎实的绘画基础和美术基本功,圆一些特长生的艺考梦。
特色――课程精品化的必然之路
校本课程它旨在弥补单一国家课程开发机制难以满足学校独特性与差异性的缺陷,更好的满足学校的实际条件与发展。它所贯彻的是本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应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这既是校本课程特色化的过程,也是精品化的必由之路。
要开发出真正的特色精品课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一是利用地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余姚地处四明山脉,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这里人杰地灵、古风纯朴;这里是当年革命的地方,留下一串串红色的脚印;这里还有美丽的四明山、古老的河姆渡等,余姚当地的人文资源、文物、自然风景、文化设施就是极为丰富的校外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课程的一块有效空间,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二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校本课程的评价。努力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努力实现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即评价主体间进行双向的、多向的评价;努力实现评价主体的激励性,即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创作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校本教材精品化进程中,需要逐步完善评价的目标体系,积累测评的素材,选择测评的方案,编制测评试题的范例,来激励学生学习和改革教师教学,把评价改革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