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疫情的沟通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疫情的沟通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了许多抗击“非典”的报道和相关资料,我对那些日夜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医务人员自有一种敬意,对不幸而罹“非典”的患者也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然而我的心情仍是沉重的。这不仅仅因为我们正面临着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更在于我们在突发的时疫来临时真实信息常常受阻。

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遭遇许多难以逆料的灾祸,而应对得如何却与信息的传递大有关系。远的我们就不说它了,就说这次的“非典”事件,我们在疫情沟通的环节上是否有值得检讨的东西呢?

一些资料表明,我国“非典”最早出现是在去年11月的广东,这种不明病因的疾病很快开始传染,并导致了一些患者死亡。一时流言蜂起。然而这样一种突如其来的疫情,媒体并无及时而准确的反映。到3月下旬,此疫已蔓延到北京,报道尚说北京输入性“非典”得到有效控制。世界卫生组织对此密切关注,北京随即被定为疫区。4月2日,有关部门首次披露中国的疫情,称病原并没有向社会扩散。然而人们对疫情的严重程度仍有疑虑。4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再次将北京列为“疫区”。20日,北京的新闻会说,北京确诊“非典”病例为339例(从37例一下子到339例,前后只相差5天)。有关部门还将原来五日一报疫情改为每日公布。如果我们把4月20日作为我们抗击“非典”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那么这一天距离去年11月在广东最早出现此疫病例,已经五个月。

对于这次“非典”疫情沟通的迟缓,当然会有许多原因:或者这种疾病前所未遇,一时不明致病之因,没有结论性信息可供;或者顾虑公布疫情会引起人们的恐慌而影响稳定;或者还有其他种种因素。然而迟缓的结果是什么呢?在此期间,各地的人们因为对正在蔓延的疫情浑然不觉而毫无防范,人口照样在流动,甚至连医护人员也不知此疫的凶险,从而进一步加速了此疫的传染与扩散。截至4月30日,“非典”在我国涉及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其他国家,也出现类似的疫情。国际舆论对此严重关注。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国内媒介才开始大量报道有关“非典”的疫情。这就是说,以许多人的健康与生命换来了姗姗来迟的信息公布。接着又用巨大的财力来遏制疫情的蔓延,各个行业与领域为此而蒙受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与损失。

那么我们再回过去讨论,对疫情的及时将会如何?由于我们缺乏这方面的实践和相应的调查数据,也仅仅只能作一点推测。假如我们的各种信息渠道真正是畅通的,当这种从未遇见的“非典”时疫初露萌芽时,立刻反馈到有关的主管部门;尽管其致因并未完全弄清,而媒体也能在最早的时候相应的消息。这当然很可能一时会引起人们的恐慌与骚动,但倘辅以种种有效的安定人心的措施,诸如防范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应急治疗措施的加强,社会供应的保证与充沛,那么人们在经历了一阵恐慌之后,紧张的心理就会逐步缓解。此时的信息反而具有很好的公信力,因为人们会想,政府有什么必要吓唬我们呢?各种流言自然平息,而代之以一种积极主动的“非典”防范意识:人们就会自觉减少流动,规避疫区;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换句话说,倘若开诚布公的“4月20日”能够提前两个月乃至一个月到来,或许“非典”的蔓延恐怕就不是如今这样的局面。所幸亡羊补牢未为晚。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是客观反映社会各种状况的重要工具,也是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可惜媒体在这次应对“非典”的事件中并没有充分履行及时传播信息的职责。当然,其中有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不宜深论。

多年来,我总觉得我们媒体的新闻报道常常“犹抱琵琶半遮面”。关于抗击“非典”的报道宣传,直至今日,似乎仍然想在遮盖些什么东西。比如,上海的第三第四例和第五第六例的4个“非典”病人,媒体的报道均说“来自北方某‘非典’发生地区”。颇为滑稽的是在报道上海的第三第四例的两个病人时,旁边还有一则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告,称“此两人曾于4月15日乘坐过13次列车”,有关的乘客应去“报告登记”云云。“13次”列车从哪里来,是个常识。北京早已经成为仅次于广东的一个疫区,这是公开的事实,有什么可以讳言的呢?还有,对“非典”病人的居住地似乎也讳莫如深,那篇《一场与病毒的“殊死”赛跑》的报道(刊于5月7日解放日报与文汇报),看了半天,不知那位为防止“非典”传染的医生究竟追踪了哪些地方,而这恰恰是读者所最关心的。有文章介绍说:香港卫生署网站的每日疫情通报,“对于类似淘大花园等高感染率的危险地带,政府也在网上予以详细公布”。新加坡的政府网站除了每日公布新增、治愈的病人人数外,还列出“有可能和他们染病相关的公共场所”。相比之下,我们的报道总给人一种缺少诚意的感觉。

我们历来强调“应该相信群众”,然而做起来,往往总会露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思想尾巴。当前,在全国上下一致、和衷共济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信息的沟通只有开诚布公,才能真正稳定大局与人心,才是制胜之道。改善行政透明度,建立健全的信息流通传播机制,此其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