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学习比“电脑游戏”更吸引孩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这也就印证了孩子们容易痴迷于电脑游戏的事实。
在我的班上有一个孩子从四岁玩电脑游戏至今,整整四年,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而且游戏过程中从不会分心。反之,课堂上他很少能静静地坐着听讲,因为游戏比上课有趣,他更喜欢游戏。由此,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低年段的教学中,与加强养成教育同样重要。
第一、教学时坚持语言平实易懂,明确要求,让孩子轻松“入门”。
教师的课堂语言,其作用就是引领学生,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可以平实、幽默或富有智慧,如果能使学生的思维有深度,便是有用的语言,但如果没有这个作用,那无论多么深奥的,多么华丽的语言都只是炫耀卖弄而已。低年段的孩子由于年龄、心智及阅历等多方面的原因,交流与倾听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只能听懂简单的语言,接受明确的指令,于是,我想到了“平实”一词,平实的语言,平实的课,并不是就一定不好。相反,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平实的语言反而能被孩子们接受。
此外,低年段老师在布置任务是必须明确,有时甚至是手把手的。如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任务,说“孩子们,这节课请小朋友们画一只无尾熊,下面请大家开始画画吧。”然后老师开始在教室里一圈一圈的巡视,发现好多孩子一脸茫然,无从下手,然后老师一定会说“孩子,快画,你可以的。”这话好似在鼓励孩子,可是你知道吗,孩子其实不知道什么是“无尾熊”,当然无从下笔。针对这样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所谓的鼓励,而是出示无尾熊的图片,让孩子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有形象地感知,让他们知道要画的是什么。
第二、指导时注重分步进行,逐步提高,让孩子不断“闯关”。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的说话、写话练习指导就必须采用分步指导,逐步提高的教学方法。对于刚从幼儿园走出来不久的孩子而言,能说一句完整的话已经很好了,更何况是几句话,甚至是一段话,所以还是要从一句完整的话开始。如让孩子们写一段关于春天的话,你可以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说与春天有关的事物,如小草、花、鸟……;接着让孩子们说说跟春天有关的词语,如碧绿、灿烂、春暖花开……;再让孩子们说词组,如碧绿的小草,蓝蓝的天空;进而把词组写成一句完整的话,如:春天到了,地上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如此一番指导后,写话训练就变成了较为简单的句子排列了,孩子们自然喜欢,原来够到“果子”跳跳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孩子们便有了摘更高处“果子”的“梯子”,写话甚至是今后的写作都会变得得心应手,兴趣也就由此产生。
所以,一开始的分步指导是必须的,但要逐步提高,低处的“果子”终究是有限的,要让孩子们在我们的分层指导中不断“闯关”。
第三、评价时贯彻鼓励激励性评价,让孩子体验“成功”。
在孩子有好的表现时,若能及时地被认可,给予相应的表扬,就会让孩子心理很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他的好表现会延续甚至向更高层次发展。因而,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赏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更喜欢学习。
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对话很关键,而孩子们的表达良莠不齐,就算只是朗读,也有优劣之分。身为老师,我们要给予孩子及时合理的评价,既要能指出学生回答好的地方或不足之处,也要起到激励启发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对或错,也不是对孩子回答错问题或表现不尽理想后的失望与责备。
所谓的“好孩子”一定是表扬而来的,孩子的任何回答都应该得到您的肯定,哪怕答案是错的,起码他的态度和勇气是值得肯定。一次公开课执教《小鹰学飞》,我上得激情四溢,可以孩子的反应没能达到我的预想,后来只能匆匆收场,这是新手老师常犯的错误。仔细想想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在指导孩子有感情朗读小鹰的话这一环节时,“我已经会飞啦!”“我真的会飞啦!”孩子读出的小鹰高兴、兴奋的心情总是不够,他们不懂得“喊”出来,我只是反复的指名读,一次次的失望与无奈,多么希望有只会“喊”小鹰能解救我。其实能解救我的是自己。当第一个孩子起来试读完后,我便可以对孩子说,“你很会读书,老师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小鹰高兴的心情,你愿意读得再大声点,让更多的人听到吗?”孩子显然是受到了表扬,也明白了老师希望他如何做,一定会很乐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甚至全班小朋友都能感受到小鹰的兴奋,读好小鹰的话。
相信每一位孩子都会玩电脑游戏,都很乐意玩,但却不是每一位孩子都喜欢学习,都能学得好。如果因为我们不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在学习的起点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进而丧失学习的能力,成为一个“学不会”的学生,那是教育的悲剧。但如果我们能让学习变得跟“电脑游戏”一样指令明确,一关比一关难,并有源源不断的奖励去刺激孩子继续深入,那么学习一定能比“电脑游戏”更吸引学生,孩子的学习兴趣自然浓厚,慢慢便成了真正“会学”的学生。
【作者单位: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