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些名字,几条线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些名字,几条线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以1842年被清廷割让予英国作为香港历史的起点,在二十年间,这昔日渔港已发展为一个“灯火连宵,笙歌彻夜,繁华几过于珠江”的城市。说这话的是王韬,时维1862年。再过十二年,香港文学的苗头开始冒现。因上书太平天国而为清廷缉捕的王韬逃到香港,1874年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循环日报》设有固定的专栏,选刊王韬辑述的小说及创作的诗文,配合他鼓吹变法自强的社论,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而有学者誉他为香港文学的“鼻祖”。

新文学的萌芽

但王韬的诗文,用的是传统文言。1924年英华书院学生刊物《英华青年》上的五篇白话文小说,才算是香港“新文学”的萌芽。1928年创刊的纯白话文艺刊物《伴侣》,是香港文坛“第一燕”。香港十分重要的一位小说家侣伦(李林风),开始在该刊发表短篇小说,当年他才十七岁。

其后,《岛上》、《红豆》、《诗页》、《今日诗歌》、《时代风景》等新文学杂志陆续诞生;许地山、侣伦、张吻冰(望云)、岑卓云、杰克(黄天石)及刘火子等作家,都曾在这些刊物上发表作品,成为香港新文学最早的果实。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至三十年代初期,《南华日报》、《华侨日报》、《大同日报》、《工商日报》等报章先后刊行,都辟有副刊。自此,报章副刊成为培育香港作家的主要土壤。

由抗战爆发到香港沦陷前,多份报章由内地迁到香港复刊或在香港创办,计有《星岛日报》、《大公报》、《文汇报》等数十份。副刊主编不乏名家,如戴望舒曾主编《大公报・文艺》、《星岛日报・星座》;茅盾及叶灵凤先后主编《立报・言林》。夏衍、萧乾、聂绀弩、司马文森等,都曾为报章的文艺园地出力。

现代主义的发端

日据时期文艺报刊“万马齐喑”的局面,在抗战胜利后一下子回复热闹。现已少人提及的《新生晚报》于1945年创刊,出版超过三十年,其文艺副刊《新趣》收纳了不少知名及新进作家,包括:三苏、十三妹、董千里、望云、平可、西西、戴天、胡菊人等。其中三苏及梁宽等以“三及第”文字(文言、语体和广东方言并用)撰写“怪论”,成为另类富有香港特色的书写风格。及后,梁羽生和金庸先后在《新晚报》连载《龙虎斗京华》(1954年)及《书剑恩仇录》(1955年),融合武侠与人情,开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也是香港副刊催生的新文类。

如果说四十年代以前香港文坛由“南来作家”主导,则五十年代可说是“香港文学”的新起点。侣伦、夏易、舒巷城、昆南、王无邪、叶维廉等第一代本土作家固已渐见成熟,新一辈作家如西西、古苍梧、也斯(梁秉钧)等也整装待发。由诗人马朗(马博良)主编的《文艺新潮》(1957年),积极引介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和作品,学者认为是“香港早期现代主义的发端”,流风所及,对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产生一定影响。另一份综合性刊物《中国学生周报》(1952年创刊,1974年停刊),孕育了不少香港重要的青、壮年作家。同样以年轻人和学生为对象的《青年乐园》、先后由黄思骋、力匡、齐桓主编的《人人文学》及《海澜》月刊、慕容羽军主编的《文艺新地》、黄天石创办的《文学世界》、夏果主编的《文艺世纪》,也激发了不少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

商业狭缝中的茁长

香港是个商业社会,主流报刊莫不以娱乐、消闲文章吸引读者,但仍有不少有心人尽其所能培育年轻作者。足为代表的是刘以鬯,他主编《快报・快活林》副刊期间,腾出空间让年轻作家练笔,西西的《我城》及也斯的《剪纸》便分别于1975年及1977年在《快活林》连载。在商业狭缝中,刘以鬯扶掖了不少文坛后进,对推动香港文学发展卓有贡献。他在报章撰写通俗小说之余,也持续发表高格调的创作,《酒徒》1962年于《星岛晚报》连载,成为香港文学的其中一部经典。

连载小说以外,专栏散文在七八十年代也进入全盛期,报章副刊纷纷引入“名家”以增加号召力。既有学者型如小思、梁锡华、潘铭觥⒊乱南等;也有才子才女型如倪匡、黄、亦舒、林燕妮等,都各具强烈的个人风格,反映香港文学的雅俗兼容。

同人刊物的继起

随着电子传媒日渐普及,几份晚报先后结束,日报的文学空间也日见萎缩,报章推动文艺创作的功能已大不如前,文艺杂志在这形势下倒能薪火相传。五十年代中期昆南、王无邪、叶维廉、卢因及蔡炎培等创办的《诗朵》,为香港现代主义诗歌奠定基础。六十年代是香港文学期刊出版的高潮,涌现了风格和路向各异的刊物,足证新一代文化人已趋于成熟。

七八十年代可说是“同人刊物”的天下,“同人”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出钱出力,在公余抽空从事刊物编辑和出版工作。由关梦南与李家升等创办的《秋萤》、黄国彬及羁魂等创办的《诗风》、也斯、张灼祥、西西等创办的《大拇指》、香港青年作者协会主编的《香港文学》双月刊,以至稍后周国伟、何福仁等的《素叶文学》、陈德锦、唐大江等的《新穗诗刊》、洛枫、林夕等的《九分壹》诗刊,都属同人刊物。

在同人艰苦经营的另一面,也有不少刊物托生于大机构之下,如林以亮(宋淇)、陆离及也斯等主编的《文林》,得到星岛报业机构的支持;由宗教团体资助的有黎海华编的《文艺杂志》;由文化机构、团体或基金支持的刊物有黄继持等编的《八方》、古苍梧等的《文学与美术》,以及由刘以鬯创办、现由陶然主编的《香港文学》等。1994年香港艺术发展局成立,资助文学杂志出版,其中2006年创刊的《字花》,由年轻作家邓小桦、张历君、郭诗咏、高俊杰、李卓贤等担任编辑,承接推动和推广文学的重任。关梦南主编的《中学生文艺月刊》,今年创刊未几销路即突破四千,是近年仅见的良好反应。

本土意识的浮现

上面提及的“南来作家”,指的是因政治及经济等种种原因由大陆北方南下香港的作者,他们许多只视自己为香港的“过客”,作品内容大都缅怀大陆的人与事,作品主角也往往以回到大陆为最终“归宿”。直至居港日久,才接受以港为“家”的现实。也等到香港土生或土长的一代成熟,香港文学才开始展现明确的“本土”意识。

舒巷城的《太阳下山了》可说是六十年代富本土意识的代表作,以四十年代贫民区生活为背景,勾勒战后香港基层市民的艰苦生活,流露鲜明的香港地方色彩及生活气息。刘以鬯的《酒徒》,以近乎梦呓的笔触写出“笙歌彻夜”的都市中文人的困窘境况,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时代意义。西西的《我城》以开朗明快的笔调写七十年代香港的社会众生相,以乐观态度提出“城籍”的说法。西西也是最早关注香港“前途”问题的作家,《浮城志异》写出了回归前人心虚浮的现象,但也寄寓她对这个城市的盼待和关爱。也斯则始终以善于反省的目光,展现香港社会的多元并存,《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藉旅行见闻、社会观察、文化比对,带出此地的虚浮与实在。

强韧活泼的文学生命力

香港虽然是个极商业化的都市,文学作品往往乏人问津,文学的生命力却也极强韧。前辈作者保持笔健,新一代作者也继起有人。董启章宏大的叙事结构,游走于真实与虚构之间,《地图集》以考古学式书写,点染香港的殖民沧桑;近年的百万言“自然史三部曲”,构合多学科知识扣问人性以至世界的本质,更具野心。他也坚持在作品中渗入广东方言,以挑战读者的成见,并示其立足所在。谢晓红的《好黑》,以深沉而带抒情的笔调,于零碎的生活片段中试图重组人际关系。既写文化评论也写小说的潘国灵,以时或轻盈时或沉重的笔法刻划世态,而不失对人性善良一面的信念,《亲密距离》正好显示相反相承的吊诡共存。最近被台湾出版界“册封”为“新天后”的韩丽珠,一开始便关注都市中的人际疏离,以及生活的空虚,《风筝家族》、《缝身》以卡夫卡式的奇诡与荒诞,呈现不可思议却又真实不过的人生处境。中学还未毕业便出版第一部小说《据报有人写小说》的黄怡,在年轻作家中鲜有地写得轻盈跳脱。

其实,最能展示香港文学特质的,还是诗与散文。香港的诗人与散文家,可说是一人一种风格。散文领域中,小思的敦厚与淮远的反叛,陶杰的泼辣与董桥的儒雅,各走极端,也各有读者。李国威的情感丰富、绿骑士的亲切、陆离的直率、康夫的苦涩、邓小桦的尖锐,都个性鲜明。近年来,杜杜、叶辉、欧阳应霁的饮食书写结合文学与文化关怀,也别开生面;梁文道的书话和文化评论更风靡大中华地区。诗方面,力匡的传统、昆南的现代、关梦南的生活质感、王良和的亲切、饮江的社会触觉、廖伟棠的民谣风味、黄灿然的讽喻、钟国强的平实……通过文字都可触可感。可惜的是,除了特别著名的几位,他们的作品在书店中并不容易找到。

后记:以上陈述,主要资料取材自香港公共图书馆2001年8月出版的《一步一脚印:香港文学纪行展览资料汇编》。因篇幅关系,只能提供一种鸟瞰式的概观。所举的名字虽未必为大陆和台湾读者熟悉,所提的线索如报章杂志推动文学的作用、多元风格并存且个性鲜明的特质,或有助读者追迹香港文学时掌握一点头绪,发掘一点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