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光伏产业:在阴霾中迎来春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光伏产业:在阴霾中迎来春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2011年以来,我国的光伏产业真可谓是危机四伏――先是多晶硅生产爆出环境污染问题,太阳能光伏行业的“绿色能源含金量”遭到严重质疑;紧接着,2011年年底美国决定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近日,又有消息称,欧洲企业将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类似调查。这一消息绝非空穴来风,有媒体报道称,已在美国申请对中国光伏企业“双反”的德属SolarworldAG正联合欧盟光伏企业,为向欧盟委员会竞争机构发起“双反”做准备。

针对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种种危机,业内人士认为,多晶硅污染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积极寻找多晶硅替代品、完善提纯技术、加强生产程序监管等来解决;而美国由于不是我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其“双反”举措并不会带来太多影响。据了解,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制造基地,全球最大的15家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中,有接近三分之二来自中国。然而,每年消化我国80%~90%光伏出口量的欧盟,一旦跟风加入美国的“双反联盟”,则将给我国光伏产业以毁灭性的打击。

2011年11月底,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牵头,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等国内14家光伏企业,在北京举行应对美国太阳能产品“双反”调查新闻会。据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介绍,作为光伏产品生产关键原料的多晶硅,全球产量从2004年的不足2万吨增加到去年的16万吨,正是来自中国企业的需求推动了全球光伏产业供应链的发展。

中国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也表示,中国光伏企业应对美国“双反”调查组成的联盟力量正在不断壮大,企业总数已经达到160多家。“国内光伏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也做了充分准备。‘双反’调查对我们而言不尽是坏事,也是一次转型升级的机遇。现在虽然是光伏产业的低谷期,但也是最好的发展期。今年一季度预计完成产量1.1吉瓦,是去年全年产量的60%,今年全年的生产目标是3.6吉瓦,为英利前25年产量的总和。”据了解,为迅速适应全球光伏市场的剧烈动荡,有效调控市场,英利把光伏市场分为欧洲市场、美国和新兴市场、中国市场三大区域,并根据不同的市场分区制定针对性很强的销售策略。这种快速反应机制,让英利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争取到大量的订单,英利公司宣布三季度出货量增加20%就是最好的例证。2012年1月30日,英利收获迄今为止最大一笔订单:与德国IBC SOLAR AG(简称“IBC”)签署一份组件供应协议,英利将在2012年为IBC提供180兆瓦多晶和熊猫单晶组件。

由于上半年意大利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出现长时间的不确定,加之下游价格战激烈,全球光伏行业过去数月遭遇严峻考验,市场前景一度晦暗不明。“任何一次市场波动都会带动光伏产业的整合,而整合有助于改善行业供需结构,有利于上下游更合理发展。”光伏行业资深人士高周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他看来,短期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利润分配可能不均,但长期来看,一定会取得平衡。

同时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决策部门也正在通过调整相关的优惠政策,以促进光伏产业的重组、整合和调整。

2012年2月1日,财政部、科技部、能源局联合了《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今年金太阳示范工程的支持范围和补贴标准。《通知》中将2011年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的补助标准由9元/瓦调整为8元/瓦,将2012年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补助标准更进一步下调到7元/瓦。

“金太阳示范工程”是我国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光伏发电技术在各类领域的示范应用及关键技术产业化的具体行动,计划在2~3年时间内实施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与目前英国、德国等欧盟国家对太阳能发电项目降低补贴金额不同,我国采取的是降低补贴标准的做法。同样是“降低”,但两者存在本质之分――欧盟国家之所以缩减补贴金额,更多的是受到了欧债危机的影响,政府为减轻财政压力,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放缓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并没有削减光伏行业终端的补贴金,而是主动采取了逐步下调补贴标准的做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光伏企业积极淘汰落后差能,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并通过政策的利好趋向,加快行业内部的淘汰、重组和洗牌,实现光伏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性发展。

一直以来,多晶硅提纯核心技术和光伏终端市场均在国外,国内企业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中下游产业链。可以说,对海外市场的过分依赖是制约我国光伏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如今,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萎缩和低迷,以及这些国家在经济非常时期保护本国贸易的极端做法,已经给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带来“断奶”的危险,导致大批光伏企业的破产。而国家对光伏补贴标准的下调,则更清楚地传达出一个信号,即光伏企业必须加快优化整合和技术的提升,降低光伏入网发电的成本和价格,否则无法享受任何的优惠政策。换句话说,只有技术高、效率高、资金充足的企业才有生存空间。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光伏产业急需解决产能过剩的大问题。2011年全球光伏需求量预计为22G瓦,但是今年全球产量超过30G瓦,其中中国光伏组件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0%~70%。工信部也在酝酿一系列针对光伏产业的扶优扶强政策,借此去除光伏产业中的“泡沫”,形成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彻底改变目前光伏产业散而乱的局面。

“痛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尽管欧盟有可能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制裁,尽管全球低迷的光伏市场似乎已然将我国的光伏产业逼入绝境,然而,只要我们的光伏企业懂得痛定思痛,转换自身发展机制,在国家优惠政策东风的指引下,通过规模经营和能效提升,降低太阳能上网成本电价,加大国内光伏电装机容量和规模,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必将迎来健康、高速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