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在秩序中表现”到颠覆秩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在秩序中表现”到颠覆秩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到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家对“非理性”的认识和处理,由在作品中表现“非理性”、将其合法化,发展到承认世界本身就是“非理性”的。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这两部作品,分别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对“非理性”的这两种不同的认识。

关键词:非理性;结构;语言;人物;情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01-01

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一脉相承,在继承与发展现代主义的同时,后现代主义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与颠覆。乔伊斯作为现代主义作家,将写作转向“内”,打破传统小说结构,重视读者的参与,体现出现代性。其作《尤利西斯》被视为现代主义小说的里程碑,而其最后一部小说,《芬尼根的守灵》体现出作家在思想上从现代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分析两部作品在文本结构、语言选择和人物情节的不同之处,则能发现现代和后现代西方文学对“非理性”的不同认识和处理:“也许《尤利西斯》代表了一种将形式赋予混乱的最艰难的尝试,但《芬尼根的苏醒》本身就是混乱和深渊,并构成了我们所拥有的一个最令人畏惧的形式飘忽、语义不清的文本。”

一、文本结构

在《尤利西斯》中,作者承认“非理性”,通过意识流这一最接近于人的非理性的思维本质的手法,将“非理性”呈现在作品中。小说随跳跃的意识流展开,故事显得混乱、无章法,但读者还能够找到故事,叙述视角相对清晰。它借用了史诗《奥德赛》的人物谱系和故事结构,具有较清晰的框架。小说的三个部分分别为3章、12章、3章,这种对称的布局安排也体现出作者试图用理性的秩序统筹“非理性”。

《芬尼根的守灵》中则没有连贯的故事,部分之间、语句之间失去关联,象征、隐喻、暗示、时空颠倒等手法的混合运用,更使整个文本混乱无序。从整体框架上看,小说的文本结构与维科的历史循环学说的对应关系不再明显,通过零乱的意识流反映生活的循环反复和琐碎无趣。小说的四个部分分别为8章、4章、4章、1章,布局不再讲求对称,只是通过“非理性”的、无秩序的形式呈现出生活的真实,彻底颠覆了秩序。

二、语言选择

《尤利西斯》的语言以当时的英文为主,同时运用了古盖尔文、古拉丁文和方言俚语,以及法文、阿拉伯文等外语。对读者和研究者而言,多种语言和文体、风格的运用,神话、《圣经》、古典文学作品情节等因素的植入,意识流手法,均是理解该作品的障碍。尽管语言问题在《尤利西斯》中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但其所使用的语言仍属于世界语言体系,借助相关工具书基本可以解释。

《芬尼根的守灵》正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现代主义”向“以语言为中心的后现代主义”的过渡与转折。作者混用18种外语,有时还根据表达需要自己造词,如周一到周六被他变成:moanday,tearsday,wailsday,thumpsday,frightday,shatterday,在模仿原词发音的基础上,赋予了它们情感色彩。作者正是通过这种新的语言实验,创造既定语言范畴之外的语词,构筑一个非理性的世界。

三、人物情节

在《尤利西斯》中,作者通过人物的意识流淡化了小说情节,使小说看起来零乱晦涩。但读者能够看到具体而真实的细节,了解人物的经历,发现人物间的关系,找到连接故事的大逻辑。尽管情节被淡化了,小说中人物形象仍然突出:布卢姆是一个忠厚平庸的广告兜售员;莫莉是一个的歌手;斯蒂芬是一个耽于幻想的无为之辈。他们有自己的特点和身份,其意识流构成了小说的“情节”。

《芬尼根的守灵》的整个文本就像一盘散沙,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比如第一部分第四章,作者在一个自然段中,一会写闪电洪水,一会写谣言,一会写爱尔兰战争,一会又写幽灵……在叙述过程中,广告、插语等不相关因素的插入,使小说的情节被彻底地“淡化”掉了。没有了情节的同时,人物也被淡化了。小说中的人物纷繁复杂,但没有明确的性格特点,常以士兵、昆虫学家、司机、侍者等社会身份出现,即使是HCE和ALP,也没有典型的性格特征或偏好。作者正是通过具有跳跃性的意识流,通过零情节和零性格的人物,呈现出一个最真实的非理性的世界本身。

四、结语

后现代主义小说呈现的是“非理性”本身,因而不再像现代主义那样,在既定的理性的秩序中表现“非理性”,而是彻底否定“理性”的合法性,并且将其颠覆。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混沌的文本结构、新奇的语言实验以及淡化了的情节和人物,正是“非理性”世界自身的真实显现。

参考文献:

[1]李维屏. 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李维屏.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