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情”说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评论文章的语言是说服力、感染力的体现。这篇评论将“情感”贯穿全文,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但处处体现出真挚而动人的情感。也恰恰因为语言的平凡质朴,使得文章具有了感染力。
评论《带着感情推进助学贷款》,以独特的角度对推进助学贷款的问题加以评论,引起民众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评论二等奖。这篇评论为其立论――“助学贷款”选择了一种特殊的论证方式:以“情”动人,在动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用“情”说理是该评论的特点。
让著名人物为评论点题
这篇评论写在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有关助学贷款的报道之后。该评论的作者从系列报道发现,被媒体报道的主角,即那位1961年的豫西贫困学生,就是现在教育部主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副部长张保庆。张保庆此前发表的关于助学贷款使用的批评意见,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他的副部长的身份、他的贫困生的经历,加上他关于助学贷款正当使用的轰动性言论,这些新闻价值的要素都为写这篇评论奠定了写好的基础,作者及时抓住了这个很好的评论切入视角。
如同新闻一样,新闻评论也需要一定的新闻价值要素来支撑。以张保庆作为评论的由头,同时具备了几种吸引人阅读的理由:张保庆这个人物的显著性、张保庆早年贫困生的经历与现在所论话题的贴近性,以及话题本身的重要性。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贫困生比例大约在20%,特别困难的占5%,总人数将近300万。助学贷款问题关系到数百万学子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大问题。文章以“带着感情推进助学贷款”为标题,将“感情”二字贯穿全篇,使略显乏味的主题鲜活起来。论述情理兼备,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作者本人也在写作中倾注了自己对贫困学生的感情,因而,笔触的论点显得尤为突出。
新闻价值要素加上动之以情的写作方式,是这篇评论得到好评的基本原因。
清晰的论证结构
这篇评论的立论,以一幕历史情境来启动,于是,贫困家庭、1961年和豫西三个关键词将读者带入“助学贷款”的立论中。张保庆早年的贫困生经历、他的田老师的雪中送炭,以及他对助学贷款意义的深刻认识,使得张保庆总是带着一种感情、一种责任、一种党和政府代表的身份,来力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评论借助张保庆的身体力行,以“带着感情推进助学贷款”作为标题,围绕立论架构了三个论证的方面:助学贷款是什么――为什么进行助学贷款――如何搞好助学贷款。论证层次分明,层层递进。
含情的论证方式
1961年的豫西事例,从历史的角度告诉读者,贫困生问题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已经显现,但是那时没有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性措施,只能依靠像田老师那样的普通乡村教师,以个人的微薄之力向贫困孩子伸出援手。随后,评论将助学贷款的“雪中送炭”作用,提升到社会保障机制的层面来论述,使人们在对比之下能够更为深刻地认识这种制度的重要意义。
然而,评论不是简单地用空话强调这种机制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张保庆这个人物、通过新京报组织贫困大学生回家过年的事例,回过头来强调制度的执行依然需要对人的善心和热情,“带着这种感动去有所行动”,从而昭示了一个道理:一双援手、一次资助……都有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这使文章说理有了生动的论据,事例中的感情真实而质朴,说理融在感情之中,顺理成章。
评论文章的语言是说服力、感染力的体现。这篇评论将“情感”贯穿全文,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但处处体现出真挚而动人的情感。也恰恰因为语言的平凡质朴,使得文章具有了感染力。
评论的首因效应不佳
这篇评论抓住了张保庆这个人物的显著性,启动评论,结构设计本身很好。但是,文章伊始是这样一句话:“一个家徒四壁的贫困家庭中的学生。在1961年的豫西该如何继续他的学业呢?”可能作者对张保庆少年时代的报道十分清楚,但一般的读者,特别是没有看过中国青年报报道的读者,如何能明白这个一下子退回到40多年前的情境呢?文章的第一句话,必须能够让尽可能多的读者明白并且立即进入情境,如果评论的第一句话让相当多的读者莫名其妙,评论的传播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助学贷款制度的执行者和受惠者,评论可以有侧重,但不能完全忽略受助者这一主体。大学生由于受资助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和应该如何面对、迎接和处理来自社会的帮助,同样不可小视。
(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贾宁,该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