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出迅猛的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非常多,其中融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对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来说,融资陷入困境是一个极为现实又棘手的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从企业本身、金融机制、政策三个层面对陷入融资困境的成因进行理性分析,使中小企业尽快摆脱融资困境,步入健康正常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我们知道,中小企业在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战略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约有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70%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员、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但是这一群体却长期被融资困境所困扰。并且随着金融危机的袭击,中小企业面临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以广东来看,部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利润下降、现金流紧张,甚至倒闭的现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决不是单独哪个方面的问题,而是企业自身融资能力有限、金融体制不完善、政府制度供给及金融扶持不足等微观和宏观约束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进行理性分析,其发展才能突破瓶颈,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给予这个问题足够重视。

一、企业层面

(一)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是造成其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许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缺乏应有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缺少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督;有的甚至长期同时准备几本帐,用于应付税务部门和国家各级检查部门或者投资单位。帐目不清,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是企业信誉缺乏的基本原因。另外,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财务约束力不强,常常改变借贷资金用途,这样即使获得第一次贷款,却又失去了“二次贷款”的可能。

(二)中小企业大多资产和经营规模小,发展趋向盲目,自身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差;经营缺乏稳定性,产品单一且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市场潜力小。面对大型企业的挑战,他们往往缺乏竞争力,这一点使得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大打折扣,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能力。

(三)中小企业缺乏人力资本,以每年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就业选择为例,自愿到中小企业工作的寥寥无几,人力资本的短缺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融资能力。

(四)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许多企业缺乏有关财会信息的书面或计算机存储的资料,导致金融机构不愿发放贷款。

(五)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及其高倒闭率,加上它在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中显现的脆弱性,使得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银行不敢向它们放款。

二、金融机制层面

(一)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各银行也在推行小额贷款,央行对商业银行贷款不再进行管理,还在有些地方组建金融公司等。但这都不能收到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方面银行为了防范风险不会放松对中小企业贷款审查,特别是在目前市场变数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回款信心不足,银行要自保,会更加惜贷,加之银行客户增多,审查费用增加也不好管理,贷款难的问题不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另外,目前推行小额贷款的金融公司困难很大,发展很慢,已组建起的小额贷款金融公司开展业务也很困难,所以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作用有限。目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金融改革的30条,意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问题,但在目前市场低迷的条件下,企业产品订单减少,市场启动不起来,作用有限。

(二)体制政策上的失衡直接影响银行贷款与直接融资的渠道。我国金融机构仍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主,银行业的高度垄断与产业的高度垄断相一致,导致四大银行只愿给国有企业贷款。这主要是企业与国有银行在所有制上的差异,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制度障碍。此外,国家还规定对银行的逾期、呆帐等不良贷款实行追究制,因此银行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放贷自然多一份谨慎和小心。现行的《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严格要求,“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针对家庭式企业,尤其是非国有科技企业的“二板市场”,基金组织及其其他形式的融资尚处于初建阶段,使得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很难实现。

(三)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并不能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它与资金的使用者(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带来了矛盾和问题。通常,中小企业资金在经营管理状况方面比银行拥有更多信息,因此,中小企业就有优势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或事后的资金使用过程中损害银行的利益,使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保证、抵押能力上的差别,以及贷款规模导致管理成本上的差异,使银行缺乏为家庭式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的动力。

(四)缺乏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组织体系中,还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虽然我国已有遍及城乡的中小商业银行如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但由于他们没有得到政策性融资权,自身问题还没有解决,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贷款需要。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从成立开始,并未从国有企业的体制中解脱出来,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发展能力不足,从而减弱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金融体制的改革是相对滞后的,从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金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有效地解决,抑制了中小银行、民营银行发展。

(五)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渠道也不畅通。我国《公司法》规定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500万元,上市公司股东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等等,这些硬性条件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阻碍着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我国《公司法》还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债券其净资产不得少于6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不得少于3000万元,并且必须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担保,不允许企业私募发行,这一系列条件也限制了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空间。

三、政府部门层面

(一)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府部门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观念,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实行向大企业倾斜,尽管这些年来国家政策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特别是国家现阶段对国有企业实行大规模的优惠政策,而对中小企业仍然不能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在我国,中小企业虽然采取了差别利率、两免三减或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中小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本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在实际中往往最终无法实现。

(二)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民间借贷的扶持。民间借贷目前实施的是非管制的状态,致使担保行业、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旨在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非金融机构业务混乱,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既需要中小企业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与银行的联系,也需要国家尽快制定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并借鉴国外的经验为中小企业开辟较多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陈乃醒,傅贤治,白林.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08-2009)》[R].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孙雪敏.《中小企业金融与财务研究》[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3]钟田丽.《中小企业发展与信用管理》[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黄泰岩,秦志辉 .《中小企业研究热点》[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5]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与成长》[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李莉.《中国企业投资融资管理案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