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的完善与提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普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的完善与提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主要必修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剖析了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以后更加完善有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普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实验课程;教学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2.010

实践性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践教学形式不仅使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这符合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普通植物病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随着全面人才培养的需要,日益成为农学、园艺、植物科学等大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性教学在课程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4]。普通植物病理学实践性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和教学实习两个方面,实验课程随教学计划开设,与理论课程同步;教学实习为集中性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在野外进行标本采集、制作以及病害发生调查等[5-6]。笔者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学实验室工作期间,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了植物病理学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环节,发现尽管目前的教学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于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植物病理学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达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同时也为农业类高等院校相关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实验课程教学

1.1 加强开放性实验课程,增加开放性实验比例

目前面向植物保护、园艺、农学等专业开设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等实验课程,均以验证性实验为主[7]。验证性实验可以引导学生较快地掌握一些病害的发生症状、机理等,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仅仅进行验证性实验教学,学生只是一味照书本按步骤进行实验,十分不利于学生开创性、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实验课中应该加开一些开放性实验,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试着自主设计、自主执行相关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全程操作,这样一个实验周期做下来,学生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步骤,而且能够初步了解科研的过程,这样不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开创性、发散性思维,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以及团队意识,为进一步从事科研工作提供基础。

1.2 验证性实验课程应加强学生自主能动性,强化课前预习

验证性实验以教师引导为主,主要是让学生观察病原物玻片和病害标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该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病原的形态特点[8]。然而很多学生并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对于课堂上要观察什么并不清楚,有的即使观察到了,也并不能对观察内容作出正确的判断。更有学生“走马观花”,对教师准备的材料缺乏认真细致的观察,把心思都用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上,参照课本或教师课件画出一幅“漂亮”的形态、症状图,但课后对这些症状的印象很快就模糊了。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做好认真的预习,掌握实验中要观察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注意事项,力求在不翻看书本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实验过程,而且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增多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

1.3 对于不同性质的实验课程,应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践性教学实验性课程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9]。基础性实验以深入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为主,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素质和实验技能,是能力创新的基础。综合性实验涉及一门或多门学科,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多方面知识、多种实验方法手段和技能来解决问题。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能够自选实验内容,拟定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实验用仪器药品等,从而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及组织能力,为以后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奠定基础。在基础性实验的教学课程中,要督促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比如在实验课开始前可以提问本次实验中涉及的病害病症特点的理论知识等,课堂上教师要不断来往于学生中间以便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同时督促那些“走马观花”的同学要用心完成实验。鼓励更多学生参与综合性设计实验,可以从由教师设计实验、学生操作完成的传统教学模式延伸到教师辅助设计实验、学生操作的教学模式,进而还可以发展为学生完全独立设计、独立完成实验的教学模式,这样一个渐进过程,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到田间采集生产上发生的病害标本,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对该植物病害做出诊断。

另外,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还出现学生基本操作不严谨甚至不会的情况。比如显微镜的使用,很多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粗、细准焦螺旋,高低倍物镜的转换;不会调节光圈;不能运用徒手切片得到适合的薄片样本;甚至更有学生在实验完成后没有把破片从载物台取下,忘记关闭显微镜电源等,这不仅给实验管理人员增添了麻烦,更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科研态度。这就要求教师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素质。

2 实验室标本建设

植物病理标本是实践性教学中必备的直观材料,为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提供了原始资料,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植物发病的原因及机理[10]。标本室建设不会因为年度和季节的原因而导致课程教学无法正常进行,而实验室植物病害标本的储备类型、种类及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植物病理实验教学的质量。

近年来,本实验室在标本的使用和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大量腊叶标本在长期保存过程中易出现虫蛀、变色、损坏,或因查阅、搬运造成标本缺损等;活体浸渍标本长久放置会发生变色、保存液浑浊、性状改变等;玻片标本损坏、丢失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势必会对正常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不同的外部环境条件对植物病害的发生及流行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标本的搜集和补充具有很强的年度差异和季节变化。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以下改进措施,效果良好。

(1)编制数码彩照图谱。由于每种植物发病都有其特定的环境,不同年份可能会采集到不同植物病症标本,为了使学生更加全面认识各主要病害的特征,我们利用数码相机,将每次采集观察到的植物病害的各种典型症状、植物病原物形态结构以及该植物病害采集地、生态环境等做好拍摄记录,这样慢慢积累,将对植物主要病害有一个更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学生对该病害有更全面的了解。

(2)提高标本的制作水平和加强对标本的保存及管理。标本的制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因此,参与标本制作的实验技术人员应不断加强其制作标本的业务水平,学校应定期选派实验技术人员到相关学校或专门的标本生产企业去进修、参观、学习交流。在加强对标本的保存及管理方面,对于浸制标本应注意避光、控制其保存温度,及时更换保存液和标本瓶等;对于腊叶标本,应分类放于标本橱中,保持通风干燥,并使用钢制樟脑丸等,此外,还定期对标本进行消毒,以延长标本存放时间。

3 教学实习

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是将课堂“搬到”田间,使学生初步学会田间诊断病害的基本技术,掌握重要病害的大田发生发展规律,并深入了解生产中总结积累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理论联系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校教学实习主要是以年级为单位,按班级分组进行。每个班级的带队教师1至2名,而学生却有30人左右,在田间实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一味地跟着别人走,并没有对田间植物病害进行细致观察,甚至老师在讲解某一种病害时也无暇去听,还有些学生本人想听,但却因距离教师太远听不清楚,继而失去了兴趣也变成了“走马观花”一族。针对这种情况,应增加带队实习教师数量,减少每组学生数,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与任课带队教师交流。

实习过程中尤其是采集标本整理过程中,很多学生把不同病害的植物标本放于采集夹的同一张采集纸上,这样很容易造成病害间相互污染,同时污染了标本纸。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编号和分类,这样既避免了标本间污染,也减少了对标本纸的污染,还有利于学生室内整理。

另外,也要改革实习考核方式,目前教学实习课程考核以上交实习报告为主,很多学生对实习中见到的植物病害并不了解,只是盲目地去抄袭他人实验报告。这就需要在保留原有实习报告成绩的基础上,增加病原物鉴定、技能操作和田间考核的内容。比如,实习结束考核时,教师随机拿出几种学生采集到的标本,让学生指出该病害名称,病害的主要辨识特征等,这样才能真正检验出学生是否掌握了诊断和识别该植物病害症状的要点。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并促进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单一上交实习报告改为实习报告和病害辨认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实习过程,加深对植物病害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杜娟. 植物病理实验室教学标本的制作、保存和管理[J]. 安徽农学通报, 2012, 18(7): 213-215.

[2] 魏国荣, 王晓杰. 东南窑植物病理实验室管理问题及思考[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3(6): 53-55.

[3] 张淑颖. 建立植物病理学开放性实验室的探讨[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104(2): 25-26.

[4] 詹刚明, 钮绪燕. 植病研究技术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 科技信息, 2010 (2): 383.

[5] 朱宏建, 周鑫钰, 周倩.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 价值工程, 2013, 20: 303-304.

[6] 台莲梅, 张亚玲, 靳学慧.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 (10): 118-119.

[7] 高峰, 彭小玲, 张伟. 植物病理学课程实验课教学体会[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 (8): 97.

[8] 高小宁, 黄丽丽, 谢芳琴,等. 植物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 (3): 7-10.

[9] 朱明旗, 张浩, 谢芳琴, 等. 植物检疫学教学过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信息, 2009 (32): 423-425.

[10] 王桂荣. 植物实验室标本管理初探[J]. 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6(5): 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