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师德――学校文化之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师德――学校文化之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师德学校文化之魂。学校文化的积淀与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于,以其潜在的独具特色的方式熏陶、感染、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要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使学校人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其学校文化必须要以德行为先。

关键词:学校文化;学校人;师德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2-0005-02

作为一名教师,从教二十七年来,深深体会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深刻感悟到,学校文化积淀与传承的一个主要途径在于以其潜在的、独具特色的方式熏陶、感染、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要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使学校人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其学校文化必须要以德行为先。学校的德行是决定其文化质量的首要因素,包括校德和师德。《礼记》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古往今来,但凡为师者都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而传德尤为根本。为师之道,重在学养,贵在师德。

一、师德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一名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古人云,“师范端严,学明德尊”,德以导能,能以表德,教师德能并重,才是为师之道,才有可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二、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师爱为魂。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师爱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崇高情感,是教师以其奉献牺牲的方式与学生密切相处并在相处中完善自己、完善学生的教育活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解、包容而不是放纵无度;是关心和支持而不是包办宠爱;是既要关爱学生更要对家长尊重和理解。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诸如:“三人家庭”的增多,离婚率的增多,使得一些孩子们变得孤独、冷漠;生活优裕,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宠爱,使得一些孩子心理脆弱,意志力不强……必然会在孩子们身上表现出来。为此,在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时,我们应特别注意情感的投入。只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才能“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能将思想观念、精神品质和职业道德等意识形态内容规范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并通过对学生无怨无悔的大爱表现出来,那就是爱与责任,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汶川地震灾区英雄教师夏晓燕舍弃自己的孩子保护学生的生命,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舍弃父母亲人去救学生等,就是对“爱与责任”最好的诠释!“爱施者,仁之端也。”好师德造就好教师,好教师培养好学生,好学生谱写好未来。

学高为师。教师对某一学科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即“师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横向要拓展自己的思维,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在纵向要延伸自己的专业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乐学,这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要把学习和思考两者结合起来,不惟书,不惟上,多与别人交流,才能产生新的思想,才能进一步的提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教师不仅要向名师学习,向专家、向书本学习,更要向身边的同事和学生学习。同事的一些教育经验,往往更具针对性,更易于借鉴,更管用,更实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每一位教师都应注意时时处处扎扎实实学习研究教育规律,进而形成有自己个性风格的教学艺术。

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以德育德,言传身教。“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人。”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作风本身就是一本无形无言的教科书,对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是由诸如教师的言谈举止、生动活泼的活动、随机事件的处理等这样一个个过程连缀起来的。因此要取得教育的实效,就必须重视每一次教育的过程。“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个聪明、合格的教师既不损失人才,也不白费口舌,应该将“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要“讷于言而敏于行”。罗曼・罗兰说:“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事实上,不管教师自觉不自觉,情愿不情愿,对学生的影响都不可能是“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的文明、勤勉、包容、爱人、朴素、节俭……等等都会影响学生,这就是所谓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生活点滴皆寓教。

三、以师德引领学校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

走进一所学校,校园里整洁雅致,书香弥漫;教师精神饱满,团结进取;孩子天真烂漫,乐学向上……细加解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中稳定的核心驱动力量,其高品位来自于学校的文化、精神、特色和底蕴,来自于教师的精彩和学生的出彩。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学”,而“学”的主导力量在教师。学校必须不断挖掘和传承学校教育之精华,并结合时代的发展去打造学校教育的新特色,形成教师培养的新经验,攀升学校教育的新平台。

传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畴内那种有能力向前流淌的跨时空的文化流程。传统的魅力,不在固守旧巢;传统的落点,不是在过去;传统的传承,也不只是靠已有文化的积累,从根本上说它是靠积淀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创造。学校文化必须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师德引领学校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首先,强化精细管理,着力打造师德建设中的务实精神。这不但是一种有效的现代管理,而且可以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特征。其次,更新理念,着力打造教师核心师德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宗旨,打造“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真知和真爱,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奠基”的核心价值观。师爱的行动是最好的诠释;师爱是育人的最佳途径;用爱的互动来验证师爱。再有,提高服务意识,为学校的师德内涵注入新的文化营养。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就要打造出一个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师魂和校魂。最后,牢固树立“师德,创新之力量”的观念。良好的教育应该以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总之,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更是学生们道德基因转接的源动力。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强化内在素养,才能更好地教导、帮助和影响学生实现“知识、能力、人格”的可持续、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