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阅读教学模型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阅读教学模型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阅读教学备受关注,其教学模型凸显出从教师所知高位到学生所知低位的信息传导特征。因不可避免存在信息耗损,学生依靠听讲和记忆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有限。这种被动的认知状态与阅读教学的低效有相关性。为此,从阅读的行为分析入手,察觉在既有阅读模型中的限定,并进行合理教学模型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在深刻度与延展度上两面受阻,这是阅读行为的有效性受到质疑的两个重要原因。

就阅读的深刻度而言,一般阅读行为发生在课堂,是针对课文的阅读。课文是信息的容器,之于学习,我们的期待是学生可以从中有较多的发现。这种发现,来自学生自主还是教师给予,这历来被学术界争论。目前的主流意识,认为这个发现需要是学生自主获得的。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教师获取信息,传达给学生会出现信息耗损,因此这个教学行为导致的结果不是高效的。可是在实践中,我们有相反的证据: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常常缺乏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也提不出问题,无所发现。面对学生缺乏主动行为和一无所见,教师的行动策略无外乎有两条:一是,我来告诉你我所知道的,即采取讲授式的教学;二是,我来告诉你我是怎样有所发现的,即引领着你走我的发现之路,最后接受我的阅读发现。这是牵引式教学。无论是讲授,还是牵引,都建立在一个基本条件下,认定学生无阅读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在理论上看,这个判断显然有局限性,即不是完全真理。

若不走教师讲授和牵引这两条路,回到学生主体学习这条路上,即构建一种学生乐学和会学的机制,我们来看是否具备适应性的条件。当新课改触动了教师观念,大多数教师意识到行为变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的时候,他们也自觉或非自觉地服从主导舆论,尝试以不教或少教来让位于学,然而在学生也已经构建其听从的学习模型并且形成习惯的情况下,教师的变革举措缺乏另一方的积极呼应。(后面我们要专门分析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型的构建)

课文阅读中学生冷漠性的表现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教师所认定的文章的“好”,学生是看不到的?语文课程缺乏吸引力,症结到底在哪里?这些问题也是语文教学界长期困惑而争鸣的。讨论的结果是,大家认为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他们看不到选文之美可以理解,而教师若也一无所见,缺乏美的发现,这是不可原谅的。所以针对问题的追责,归结于教师的阅读发现力不足,即教师被大众话语局限,没有自己作为独立阅读者有个性的阅读经验。所以,教学中教师的给予或者引领,都是无效的行为。这个基本认识有合理性,但是这不代表获得了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在传统阅读模型里,我们希冀获得的阅读经验,或者叫阅读发现,是什么?课文解构有三个维度:结构、内容和语言。一篇课文,其结构脉络是怎样的,在这个语言流动状态里,作者先说了什么,又讲了什么,由此推断他要传达一个怎样的思想,这就是文章内容的理解了。最后,借助语言分析,认识传情达意具有怎样的美感。这就是鉴赏层次的行为了。

在以课文解构方式构筑的教学模型里,我们需要假定课文的结构、内容和语言分析得出的结论,一定存在一个正确的东西,即大众普遍认可的,所谓标准化的思考。就考试应答而言,这就是标准答案。阅读教学求取答案的思维,注定是唯一性的共性认知。

如此教学语境下,阅读行为指向求同。这个同一性的认识表现为一些表述性的语言,也被认定为阅读获取的所谓知识。这个知识被反复强化记忆,要求能够重新复现。当语文学习定位于获取某些知识的时候,我们就热衷于总结出若干可表述的答案。语文学科与理性思维学科的学习成果有本质性差异,这是容易理解的。理性学科的结论表现为公式、定理等,即可以实现知识迁移;而语文学科的学习往往是一题一解,即相对每一个问题的解决,这个求索的答案不具有普及性。这需要我们进行延展思考,语文教学执着于获取每一题的答案,即得出表述性结论,是否是一种偏执思维?语文学习的最大价值不在结果,而在求索的过程,即解决问题中的思维运行与行为方式。这才是语文学习探究的必要性。由此看,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过于重视结论是一种偏误认识。

语文学习中基于问题讨论的最终结论,被写在若干地方,教辅读物和网络随处可见。而且学生初步阅读也是可以直接获得的,这样的认识一旦成为枯干的几句话,脱离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便具有肤浅化特点。即在学生可以到达的认知点上,教学展开了。如此的施教是缺少增值效应的。

以学可以得到的,何必去教?这就是教师的教缺乏引领性的原因。所以希冀于教师的认知具有独特性,他以较高的认识占位以及新鲜的见解,才能重新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获得课文解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课文解读的三个维度,也许在结论上有规定性,可是在关注的细节上却有灵活性。结构是固有的,而内容的理解会因为思维角度的差异以及生活经验的不同,而个人眼里的文本一定折射出不同的色彩。在语言分析上,更有多处细节可供解剖,也就是说,在语言规律的把握中个人也有不同的认知。阅读的差异性与读者的个性化思考客观存在,阅读中缺乏学生个性化的参与,以及教师个性化的经验补偿,如此教学中就缺少新鲜感。

课文解构的阅读模型,注重知识教学,强调共性认知,其未来发展更需要发展个性化思考。即依靠教师个性化认知,以及学生个性化经验的补偿,来进行阅读的深化思考。

此外,阅读的输入信息若是单一的,主要依靠教师告知,或认定一个固定答案,那么学生基于这个信息基础所得出的结论也是被限定的。所以,课文阅读的视域应该广泛,而且信息发散应该是多元的,包括教师解读信息、学生对此的思考信息以及其他读者阅读信息等。辐射信息面越是广泛,提供学生思考的内容越是丰富,则学生的思维延展就会深远。

由此,就文本解构角度看,阅读提高质量的一条基本思路是突破课文阅读,扩大阅读视域。什么是阅读视域?阅读时眼界所及,这个范围就是视域。因此,视域不是针对一篇文章而言的,要在单篇阅读时补充若干阅读资源,以丰富阅读的认知内容。这个拓展范围可以是课文所在单元的,也可以是单元主题所涉及的阅读内容。如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经历、文章鉴赏文字、相关比较阅读等,都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的延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