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目标在普通高中的实现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目标在普通高中的实现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浙江省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而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权。高中阶段是学生认识自我、形成专业兴趣与职业倾向的关键时期,本文针对普高中职业技能类课程的开设,对学生以后高考和择业提出相应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分析和探讨,期望能够提高普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开发、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是浙江省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和特色之一。《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指出:“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包括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地方经济技术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培养学生的专业倾向。”这一“旨”,在《浙江省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实施方案》具体为:“高中阶段是学生认识自我、形成专业兴趣与职业倾向的关键时期。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目的是通过‘做中学’,转换育人模式,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对今后所学专业或从事职业的认识与体验,为形成专业兴趣与职业性向奠定基础;通过生活技能学习,增强生活情趣与生活能力,提升生活品质。”可见,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课程目标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①动手实践能力;②专业兴趣与职业性向;③生活情趣与生活能力。为此,《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比例不少于10%。”这充分说明了省教育厅对包括职业技能类在内的选修课程在培养多样化、自主化、个性化学生的清晰认识。

我校从二一三年九月开始,实施走班学习制度,开设了144门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学习。其中,职业技能类43门,占开设选修课程的29.9%。为了保证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质量,我们一方面建设了香榧园、果园、茶园、竹园、菜园和珍珠养殖塘等“五园一塘”职业技能实践基地,引进职校的20多门课程,另一方面开展省级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地方发展性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在课题研究和课程实施中,我们一直在关注如何实现省厅制定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目标。随着课程实施的规范化,课题研究的深化,我们认为实现“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形成专业兴趣与职业性向奠定基础;通过生活技能学习,增强生活情趣与生活能力,提升生活品质”的路径,就是在选修课程的开设中,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普通高中的现实条件,决定“职业素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路径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阐述了调动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意义。《浙江省特色示范高中评估标准》第十四条“学生成长”规定:“学生一人一张课表,学生间选课有较明显的差异,70%学生掌握一项经系统选修课培养的职业技能”。据此,我校开设了《淡水珍珠的养殖技术》、《蔬菜栽培技术》、《特种蔬菜种植》、《校园果园护理》、《香榧的栽培》、《香榧生产的现状与香榧文化发展》、《香榧的加工与后续研发》、《香榧的植物组织培养》、《茶艺》、《茶叶的栽培与制作》、《草莓种植》、《竹园护理》等地方特色鲜明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并开展以“地方发展性”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在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70%学生掌握一项经系统选修课培养的职业技能”弹性很大。职业技能,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若是掌握一门珍珠养殖、蔬菜栽培、香榧加工等初级职业技术,难度不是很大。问题是,这些技术,有着天生的缺陷:技术含量不高,职业能力要求不高,学生将来是否会用到是未知数。若是计算机软件开发、工程建筑监理、律师、会计师、证券经纪人、汽车维修、平面设计等中高级技术,以普通高中的师资设备很难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因此,我们主张在“技术”与“能力”中,以“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路径,实现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目标。这是当前普通高中的现实条件所决定的。

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习惯,凸显了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

2010年7月29日《中国青年报》刊登麦可思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211”院校是22%,非“211”本科院校是33%。200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平均工作单位数,“211”院校为1.7个,非“211”本科院校为1.9个,平均每人换过将近两次工作。其中,俗称“跳槽”的主动离职竟占到了88%。而北京市曾对96家用人单位做过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后3年内跳槽率高达70%。毕业生3年人均换2次工作 主动离职高达88%。

2011年12月28日《中国教育报》转发了《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生通过调查发现:七成大学毕业生五年两跳槽。调研发现,学生、学校对就业的认识与用人单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错位现象。在校大学生更注重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实践能力,而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有七成大学生工作五年内至少跳槽两次,很多企业表示“不能忍”,认为大学生普遍缺少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跳槽”现象是一个集中的体现。

2014年10月17日《现代快报》刊登的《经济学“荣膺”坑爹指数五颗星》转载了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2014年度大学生全景调查报告》。报告对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国9个城市20所大学的2128名在校大学生调查,发现学习历史学和文学的大学生想过退学的比例最高,分别为17.9%和17.4%,经济学专业的“退学意向”紧随其后,为14.2%,经济学则被选为学生心目中“坑爹指数五颗星”的专业。

毕业生的就业期待需要调整,但是大学生毕业之后更换工作单位、工作岗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频繁跳槽的大学生而言,尽快适应新工作,胜任新工作,仍然离不开职业素养的培养。具体的技术可以通过相对短暂的岗位培训等形式,容易学到,也是容易更新的。但职业素养是长久的,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慢慢培养。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尤其缺乏责任意识、敬业精神,三心两意,频繁跳槽,最好的技术也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很难对人生产生推进作用。

三、普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低下,是严峻的现实问题

围绕职业素养,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就“沟通能力”、“执行能力”、“责任心”等十八个职业素养要素,设计了调查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请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素养开展自我评价。调查对象为高二学生。为了获得尽量准确的数据,尽量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自我评价,课题组对调查结果进行实验班、普通班的分类统计。学生的自我评价结果如下:

表1 职业素养调查表(普通班)

表2 职业素养调查表(实验班)

调查数据表明,十八个项目中,“责任心”、“执行力”、“诚信”等十五个项目,普通班学生的自我评价良好率要高于实验班学生,平均高出14.01个百分点。只有“决策能力”、“抗压能力”、“坚韧性”三个项目,普通班学生的自我评价要低于实验班学生。

学校在吸收实验班学生时,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诸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无论是寝室教室的纪律、卫生、安全,还是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上,实验班学生都高于普通班学生。调查表明,普通班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自我评价都很乐观。乐观的背后,其实是认知误区的存在:在“责任心”、“执行力”、“诚信”等方面,实际表现比较低下的学生,认为自己做得不错;实际表现不错的学生,却认为自己还不够好。我们取各项自我评价数据最接近普通班平均数据的某个班级,从政教处调取“勤学、卫生、纪律”三项竞赛累计表比照,发现其每月的三项竞赛都在年段中等偏下的位置,跟职业素养自我评价数据明显相反。三项竞赛扣分的原因,基本集中在同学吵架、垃圾没有及时清除、上课睡觉、晚就寝聊天、忘记值日、没有及时关灯、床铺杂乱等。出现这样的反差,根源在于学生对自己的不同要求:素养越高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越高,自我评价更加严格;素养不很高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自我评价盲目乐观。调查数据,恰好说明了普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不容乐观,亟需学校正视,并设法予以整体的提高。唯有这样,普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才有现实的可能。

以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实现“为形成专业兴趣与职业性向奠定基础;通过生活技能学习,增强生活情趣与生活能力,提升生活品质”的课程目标,才是真正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我们正在通过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实施,重点培养“责任意识”、“敬业精神”、“执行能力”等学生最需要的职业素养。